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最毒“半老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最毒“半老粗”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4

经验值: 519191


文章标题: 最毒“半老粗” (1218 reads)      时间: 2007-8-07 周二, 下午9:17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最毒“半老粗”


芦笛


“黄蜂尾上刺,
毒蛇口内针。
两般皆不毒,
最毒妇人心。”

但凡看过章回小说的人,都该记得这烂“诗”吧?我从八九岁便开始看章回小说,那年岁当然什么批判力都没有,作者说什么就信什么,包括入云龙公孙胜那些神通,一律信之不疑。饶是如此,在看到这烂话时,还是本能地反感。有次我和一位同学作了什么怪,被女生告了,受到老师惩罚。过后咱俩臭骂那些万恶的女生,他背诵出这烂诗来,我立即变色,质问道:你妈你姐姐不是“妇人”?她们毒么?他给呛住了,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

这大概是我一生所作的最早的“验算”吧。万没想到几十年后上网,才发现竟然有许多成年人连顽童的智力都没有。无论是什么弱智至极的理论,不管是“伪善也是善”也好,“观点不是事实”也好,都能引来万众欢腾。非但提出者不知道验算,拥护者不知道验算,甚至就在常智辈如我者为他们作了验算后,还就是不能理解。您说咱们的“高级知识分子”究竟有多蠢?

可就这种人,竟然也能去我党顶级刊物上发表政论,还要来此沾沾自喜,扬扬自得,感谢我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好像这种常人决计无法望其项背的蠢笨功夫是我教的;在海外当倒共义士,回国去作文痞伥鬼,无耻巴结他发誓推翻的我党的伪善功夫也是我传授的!这都什么事哪?天下究竟还有无公道?

因此,为照顾这些矮智高知的特殊困难,似有必要指出上面那烂诗错在何处,那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阴毒妇人当然有,例如吕后在汉高祖死后把他的宠妃戚夫人的四肢斩了,眼睛挖去,再灌之以哑药,把躯干扔到厕所里去,谓之“人彘”,还下旨令她年幼的儿子惠帝前去观赏,惠帝问手下那是什么怪物,得知真相后当下就吓出大病来,卧病年余才起,病愈后效信陵君以醇酒妇人自杀,几年后就死了。若说是吕后害死了自己的亲儿子,似乎也不为过。

但这种毒辣的妇人,24史上似乎就只有一个,比她狠毒的男性君主不知多出了几百倍去。若说那是女性作不了君王,那武则天和慈禧也不曾显示过令人无法想象的阴毒吧?

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造化把残杀斗殴留给了雄性生物,把育儿归给雌性(某些生物如帝企鹅例外),女性自然要比男性更温柔,更富于仁爱,哪有倒过来说的?那烂诗的作者多半是个丑鬼,虽靠包办婚姻混来个老婆,可人家始终看不上,这才把满腔怨毒发泄到全天下的女性头上去。

至此读者应该发现了我那标题是从那烂诗里来的,诗曰:

“黄蜂尾上刺,
毒蛇口内针。
两般皆不毒,
最毒半老粗。”

何谓“半老粗”?那就是略识之无,粗通文墨,自尊心超强,野心勃勃却又郁郁不得志,备受他人冷眼,因而养成了深重的自卑情结的政客。这种人心态极不正常,一旦发了迹,普天下的人就统统成了他的报复对象,其报复范围之广,手段之毒辣,决非一般统治者可比。换言之,天下最可怕的开国君主或流产开国君主,乃是落第秀才。

中国历史上就有三位这种落第秀才,第一名便是据说杀了八百万百姓的黄巢。此人最有名的“诗”就是他去长安考试落第写下来的。那“我花开后百花杀”,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他的变态复仇心理。后来他果然也就把这“杀百花”的复仇大志兑现得十足。

第二名是洪秀全。此人微时多次到广州考试不第,最后一次落第后竟然给刺激得生了一场大病,发迹后自然要大规模报复。据现代学者研究,发匪之乱导致中国最富庶的区域上亿人民丧生。但那包括战争伤亡和其他间接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内,发匪具体杀了多少人,恐怕永远也考证不出来。不过光从洪秀全给宫女规定的那些严苛规定和可怕的惩罚,也就足可看出此人心理变态的严重了。

第三名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据他的同学萧瑜(萧三的哥哥)在《我和毛泽东一起讨饭》中回忆,毛17岁才去东山小学堂念书,同学都比他小得多,自然成了大家嘲弄的怪物。他又是山沟里钻出来的老土,家里又穷,备受少爷们的鄙视欺负。就连老师也不待见他,因为他认定《三国》、《水浒》是信史,多次据此驳斥历史老师。

一个人在最敏感的青春期受到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的合力歧视,必然要使他养成进攻性的自卑情结、反社会心理和复仇心理,这些变态心理和毛固有的“俄狄浦斯情结”(亦即恋母仇父情结,希特勒身上此情结表现得最明显,斯大林也有此情结)纠结在一起,就造出了个心理怪物来。

此后毛在北大当图书馆员,无比敏感娇嫩的自尊心又受到无情挫伤。看过《西行漫记》的读者都该记得,多年后毛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他受到的轻慢:他倾慕胡适、傅斯年等名人,人家来图书馆时便想攀谈一番,“但他们都是名人,太忙,没兴趣听我的湖南土话”,历史上可与此话比酸的,大概只有刘邦扬扬得意的“吾业所就,孰与仲多?”

当时的青年翘楚中有一位是梁漱溟。此人和毛泽东和毛同龄,而且也只有中学文凭。但毛泽东靠走杨开慧他爹杨怀中的路子,才在北大当上了图书馆员,而梁则是蔡元培专门礼请到北大去教印度哲学去的。杨怀中乃是梁在哲学系的同事,所以梁时常光顾杨宅,来给梁开门的,则是寄住在杨家的毛泽东。讲师岂会注意到前来开门的人?多半只会把毛当成杨家的下人,几曾梦见这轻慢竟在那野心勃勃的“下人”心中燃起了熊熊妒火?

下面摘一段《中国共产党新闻》(
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72/85037/85038/5858234.html)的有关文章:

“毛泽东一见到梁漱溟,就对他来延安表示热烈欢迎。毛泽东热情地问候完毕后,首先提到当年的往事说:‘梁先生,我们早就见过面了,您还记不记得?’梁先生一愣,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毛泽东。毛泽东接著说:‘民国七年,您是北京大学的讲师,我在图书馆当管理员,我听过你讲的课。那时,您常来豆腐池胡同杨怀中先生家串门。总是我出来开门。后来杨怀中先生病故.我也成了杨家的女婿。’毛泽东这样一说,梁漱溟想起来了。他向毛泽东频频点头,连声说:‘是的。好记忆,有这事,有这事。’”

这老梁竟然迟钝到这个地步,当真罪该万死。他当然不可能记得那个开门的区区“下人”,可毛既然这么说,您好歹得装模作样一番吧:“对。我对您一向是久仰的,只是无缘亲近而已。至今才能聆听您的教诲,当真是平生恨事!”他老兄还要搜刮枯肠,望空呆想,直到毛说出那屈辱的一幕,这才如梦初醒,还不作恨无地缝可入状,要天真到赞叹对方的好记性!好什么鸟的记性!你是人家巴结不上的名人,是印证人家失败的生动对照,那还有不刻骨铭心的?梁后来成了“比西施王嫱还美”的大美人,祸根不在他为农民打抱不平,而在当年没有注意到那个前来开门的面目黝黑,不修边幅,从不洗澡的乡下青年。谁都知道,忽略比侮辱更有伤害力。

毛投身革命后的经历又一再刺激加深了这一系列心理变态。如所周知,苏共乃是老子党,中共乃是儿子党(这其实是我党在中苏大论战中自己使用的术语,虽然是对当时苏共的指责,但无意中说出了两党在历史上的关系)。党书记从来由莫斯科指定,人家当然只会指定自己熟悉的海龟。

可惜毛泽东非但未到过莫斯科,而且平生只看线装书,唯一能记住的马列主义就是从《共产党宣言》上取来的四个字“阶级斗争”(这是毛的自供)。列宁留给共产党人的传统是,谁懂理论,谁就掌握了真理,谁才具备当教皇的资格。靠“阶级斗争”四个字,是绝对镇不住能把《资本论》倒背如流的王明同志的。毛泽东一生受过的最大的羞辱,大概应该是博古那句话:“你懂什么马列主义?你不过懂点《孙子兵法》罢了!”

其实博古大大抬举润之了。他老人家几十年后自己承认:“我打仗靠《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是后来才看的。”假定毛表达能力正常,这儿的“后来”当然只能指和平时代。由此可见,博古说那话时,毛还没看《孙子兵法》呢。

尽管如此,这也就够让毛仇恨终生了。他在延安整风的演讲中怨毒四溅,充满了土包子对“言必称希腊”的知识分子的鄙视和仇恨与反智主义叫嚣,什么“所谓知识分子,其实是世上比较没有知识的人”,什么“看书比杀猪还容易”,就连农民“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都成了圣母头上的光环。这些彻头彻尾反文明的奇谈怪论非但在中国经典中见所未见,更直接是反马列主义的。

毛当国后的主要“施政行为”之一,就是对全国知识分子的系统性报复,最后竟然延伸到知识青年身上去。虐杀读书人有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先例,但强令知青中断学业去从事原始农业劳动,用牛屎来改造思想这种咄咄怪事,古今中外并无二例,绝对只能以毛独特的心理变态来解释。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最毒半老粗”,世上再没什么人比暴发的心态失衡的半老粗更可怕的了。这也就是我为何要出来抨击高寒的“延安整风”。在两人身上,我看到了惊人的平行。

我知道,“局外”一类毛共式“民粹分子”又要出来贩卖媚俗毛货,为大老粗打抱不平了。用毛骂梁漱溟的话来说,你是班门弄斧!你知道什么大老粗?你有什么资格代工农说话?谁是工人阶级?我就是工人阶级!这网上除了芦某,有谁比我更懂他们,更和他们终生血肉相连,息息相通?!

当了大老粗,是不幸而非耻辱。但身为大老粗还要冒充作家就是耻辱,冒充作家后还发动痞子革命,千方百计要抢那笔会主席或秘书长的“职务”则是奇耻大辱。“局外”之类小丑出于政治立场,不许内行出来打假,揭穿事实共特的犯罪行为,就更是无耻之尤。

其实高寒之心,明眼人一闻即知。此人反共乃是手段,在海外出人头地才是目的。他与众不同的特长,乃是不但能把中共迫害异议人士当成显示他的革命风骨的“亮膘”机会,而且能巧妙地化为揭发同一阵营首领“变节”的权力斗争手段。从他在网上多次兴风作浪都能看出这一以贯之的脉络来。

刘荻女士入狱后,一干人在海纳百川网站成立了个义工小组。十来个人躲着切磋了半个多月或是个把月(准确时间记不住了),写出一封公开信来。那种活到我手上,顶多也就是一个小时。可一干人却埋头苦干了那么长时间,干什么呢?内斗。

高寒干这事,乃是一箭数雕:变成刘小姐的恩公,赚取政治经济资本(他曾在事前承诺“民运人士只干活不出头”,但过后以公开信起草人身份到处发文章,上电台),藉此推翻“旧民运”,让他这“新民运”崭露头角。

就为这封信,高寒和安魂曲打成了乌眼鸡。他大规模披露义工小组内坛隐私,甚至张贴私人信件,其中有一封是写给茉莉女士的,其中说什么:安魂曲和他后面的那个人败了!永远地败了!他们代表的旧民运永远地败了!

我不知道安魂曲后面的那个人是谁,总不至于是胡平吧。也不知道民运还有新旧之分,两者的区别是什么,而安及其后台何以又代表了旧民运。我知道的就是民运确有先来后到之分,肥缺都让先来的人把持住了,而且决不会放手。所以,高所谓“新旧民运”,其实是“先后民运”

我这点体会还是王司令启发出来的。那阵子茉莉发动倒刘运动,司令虽然没有直接介入,却也引用毛主席语录作了间接支持,并娓娓诉说了“后民运”向雄踞大藏省各战略位置的“先民运”要钱之难。于是我当场顿悟,原来“中国人权”之争,不过是“先后民运”争吃打闹。此所以凡倒刘者均是后民运,而拥刘者都是先民运。

这里顺便说句闲话,司令虽然也是半老粗,但心态远比高寒健全,人也颇爽直,所以我还是挺喜欢这浑人的。有天在《博讯》看到阮铭文章,题目是《王希哲,你不要把泛蓝阵营染红了》,当场就几乎笑昏过去。其实这才是司令的可爱处,他这生绝对不可能漂白,虽然可悲,但毕竟不失光棍本色。

这其实也就是高寒一有机会就要兴风作浪,构成了民运内部震源的经济原因。当然,钱不是主要原因,和其他人不同,他还不光是个来晚了的问题,更是眼高手低造成的心态极度失衡。

众所周知,无庸置疑,高寒文化水平实在太低,恐怕连半老粗都算不了,顶多只能算3/4粗或4/5粗。民运秉承了共运传统,讲究的是理论家作教皇。可惜高就连《明报》都看不上,民运圈内又有谁会买账?自然要和毛润之当年一样备受冷落。这结果,就是养成了他对那些因文字轰动天下而作了异议人士领袖(如刘晓波、余杰、王怡等人)或民运领袖(如胡平)的嫉恨。

这就是他为何要借余王事件发难,愣把它赖到毫不相干的笔会头上,践踏笔会章程和一切文明规矩,勾结郭罗基一类“老而不死是为贼”,公开在网上发动暴民运动,宣布“罢免余王”。就连盲人都能看出来,他要夺取的战略目标,乃是刘晓波那把一个大子不值的“交椅”。

这次他又再度发难,矛头直指刘晓波,甚至就连刘当年“变节”的事都有本事拿来做文章。不但高大吹自己的光荣坐牢史,强调他没有出卖任何人,而且有人竟然用化名在网上广贴郑义当年痛责刘的文章。那卑鄙动机就连智障人士都能看出来:既离间了刘郑关系,又借郑之口痛责刘胆小怯懦,变节投降,衬托出高自己的铮铮铁骨来。

这就令我这旁观者忍无可忍了。尽管我对民运没什么好印象,但疾恶如仇乃是芦某天性。争权夺利乃人类天性,没什么可耻的,但必须争之有道,讲究起码的政治伦理,不能把别人坑在火里。我在有关旧作中早就反复指出,中共之所以不动刘、余、王,忌惮的无非是他们的名声。把这些人在海外搞臭了,剥夺了他们的道义资本,中共以后要收拾他们也就没有投鼠忌器之心了。

这就是我为何要出来抨击高寒的丧天良行为。有人说我报私仇,我跟这无赖素昧平生,他即使在网上公开披露了通过RR刺探去的本人隐私,但那不过是假情报,对我并无伤害,有何私仇可言?我只想制止高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以他人白骨为向上爬的台阶的犯罪行为。

我知道民运乃是个四分五裂瘫痪了的伪势力,奈何高寒不得。倒共分子又多是丧天良辈,绝对听不进我的大声疾呼。既然不能晓之以理,当然只好动之以利。我想最后劝告高寒一句:抄袭毛泽东的延安整风套路绝对不可能让你如愿以偿,因为你没有他的枪杆子,只会把更多的国内异议人士送进监牢去。既然得不到任何好处,为何还要以损人不利己为你的终生事业?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397842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