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建立和谐社会”……胡锦涛主义初试啼声? |
 |
即兴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7/15 文章: 895
经验值: 10271
|
|
|
作者:即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建立和谐社会”……胡锦涛主义初试啼声? 即兴
中国共产党的六中全会着重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口号。作为一个政治口号,我觉得比什么平等、自由、公正、正义来得实际,有些跳出旧思维的希望。我的理由是,和谐社会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社会状态,有较明确的标识可衡量。例如,和谐社会总不应该经常地听到炸药的爆炸声吧,总不应该不时地出现警民冲突吧,总不应该盗贼出没夜无行人吧,总不应该高楼之侧棚户林立吧。比起那凭个人感受而定的平等、自由、公正、正义口号实际可测得多。
自从伟大领袖毛泽东获得了理论家兼政治家的称号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好像没有一个理论家的封号总有些不够风光的感觉,于是邓小平明明是个精于权术疏于理论的领导人凭着“白猫黑猫”、“摸着石头过河”两句话也硬是要搞个什么邓小平理论出来装门面。但他终于没有敢用思想两字来与毛泽东抗衡也算有些自知之明。一旦成了风气,下面抬桥的,无论如何也非得为江书记搞些名堂,于是乎先是“三讲”没成气候。接着又出了个“三代表”,但终究中气不足,到最后也没弄清楚,那是思想,还是理论,还是论述。原是为了在将来的共产祠堂里立一块神牌,结果给人的感受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为什么理论上会出现这种不景气的现象?还是那句话,你压制理论上的对立面,没有了论争,实际上也压抑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就拿毛泽东来说,在反右时期因为还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对立面。所以,他还有一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可以称得上理论的文章。以后,对立面被压下去了,从此,他还有那篇可以称之谓理论的文字?除了指令式的语录外,最后只能写写大字报了。理论与政治是两回事。我无论对邓设计师的改革冒险精神,或是江总书记为维持中国稳定发展十来年所作出的政治贡献一直是十分地敬重的。我只是想说,政治家不必定要自弄个理论家或思想家的桂冠才显得伟大的。理论问题一般来说还是让理论家们通过论争来解决的好。
自毛泽东以来每次最高领袖提出了一个口号,都被称为是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但是从没有人来论证一下,这理论与马列主义、究竟有哪些联系。尤其是毛泽东以后的应时的口号,到底那些地方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那些是超越了马列毛的新论点。更见不到认真分析一下那些口号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有何相关的论述。最后天天听到,看到的“三代表”,“三讲”成为小和尚有口无心念的经文。我相信,现在连能完整背出哪三代表,哪三讲的也寥寥无几。这种理论硬要天天叫,人人喊伟大,便真的会很伟大了么?
今天胡总书记又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口号。如前所述,我认为,这可以是个很好的口号。但是,如果不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不要说把他放入党章之中,即使把他放入宪法里,也只能和“四个坚持”、“三讲”、“三代表”一样成为一句空头的口号,而不可能真正成为深植于广大党员或民众心中的行动指南。
要成为理论,首先要解决是哪个体系中的理论。如今的共产党还是强调四个坚持的共产党(我相信到底哪四个坚持早已很少有人说得全的了)。那么新口号就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根据共产党以前的宣传,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阶级斗争。那么“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还要不要阶级分析,要不要阶级斗争?我以为,要阶级斗争就不能“以人为本”,不要阶级斗争就不能说是继承马列毛的思想。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应该把“以人为本”置于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在处理政治议题的领域中仍旧当将“以民为本”作为建立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指导思想。我们今天如果还要强调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话,有许多理论就没法跳出毛泽东的论著,就没法彻底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索缚,要解决好承继与突破的关系,就应将共产党恢复原来的本义,定性为共产主义政党,而不是狭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政党。这样就可以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共产主义的特定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现在,共产主义发展到了新阶段,也即胡锦涛主义阶段,疾风暴雨的阶级斗争阶段已经过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邓小平主义也基本实现,三代表的江泽民主义已经过时,现在已到了要建立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新阶段了,该以胡锦涛主义为指导思想了。这既符合共产主义原则,又不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还可破除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的不良传统。提出胡锦涛主义是否太狂妄了,是否搞个人崇拜呢。并非必然,由于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分别作为共产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所以胡锦涛主义也只是特定时期的主导思想,只具阶段性的指导意义,本身也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我们要改变共产党领导人生前被捧为白璧无瑕的圣人,死后又被批作千古罪人的极端宣传传统。我们既要肯定前贤的历史功绩又不能以他的言行束缚后继者的手脚。更不要存在现今的领导的思想能成为国家发展永远的指针的妄想。无论如何出色的政治领袖,也只能解决他所处的历史阶段中面临的社会问题。他们不可能是算命先生,预知身后之事,成为历史航程中的万代灯塔。我们不妨看看,现在共产党在提及指导思想时是如何说的:“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又有胡锦涛思想的指导下……。”若干年后单列一下主导思想就得化一个版面了,岂不将成为世人的笑谈?其实,思想这个东西,一个时期一个主义是极正常的。这就如美国尼克松时期有尼克松主义,里根时期有里根主义,肯尼迪有肯尼迪主义,他们互相不存在制约关系但都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指导思想。我们何必把主义看得太神圣,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义,只有当你的主义被大众接受并确实解决了实际的社会问题,才可能在历史上站有崇高的地位。一元化地强制推行自己的主义,最终被历史唾弃岂非徒然。
以某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一种社会形态,或思想流派只会限制这一社会形态或思想流派的持续发展。例如,中国的儒学,如果命名为孔学的话,那么就必定受到孔子言论的限制,后期的许多儒家的思想或许就不宜归入孔学之列。然而,将孔子思想看作儒学的起始点,一个儒学的特定的阶段,这才能有以孔子思想为基础,在各历史阶段,具不同时代特征的儒学长期的存在与发展。孔子思想才会借儒学的发展而流传之今。现在,有人想尊儒,却将孔学当儒学,成为孔子的“凡是”派,也可说极不理智。后浪推前浪,英雄豪杰只能各领一代风骚,一切希望名留青史的社会活动家不可不知这一基本的道理。那些抬桥者也当适可而止。
名正了,言才容易顺理成章。“和谐社会”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色呢。当前由这个口号合乎逻辑地可推出的理论上的承继与突破关系是:共产党仍旧可以继承马列毛的阶级分析,但是强调的是阶级的和谐相处而非互不相容。同时,必然地,要突破长期来一元化的思维方式,如果要坚持社会存在的一元化,那么谁与谁和谐呢?承认社会存在的多元性。按照马克思的哲学,存在决定意识,当然也就要承认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意识形态的和谐相处。那么,社会就要构建畅通的,让不同意识形态表现与交流的信息管道就是合乎逻辑的结论了。
“建立和谐社会”原则可以作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保等领域中的行为准则。这不是一篇短文可以概括的。如果中宣部,不再是中封部的话,如何揭示,论述“建立和谐社会”这个口号既承继了前辈的原则,又与时俱进,有所发展的特性,就是他们当前面临的头等大事了。只有通过认真的论述,而不是干巴巴的吹捧才能将胡锦涛主义送入世界的理论殿堂。
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不同,和谐不等于利益的均分,不等于不再会出现、存在社会矛盾。相反,正因为社会矛盾必然存在,有时局部领域中还可能是相当尖锐的,才需要将“建立和谐社会”作为当前首要施政目标。为此,我们需要深入的理论宣传,广泛的道德教育外,极重要的是需要一个俱全的法制体系来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作为一个起始的阶段,各个阶层,团体应该接受现存的社会状态。同时要允许有批评社会现状的言论自由。主要的是承认现存宪法的权威, 要承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尽早制定明确可行的具体法律以保障各阶层民众由现有宪法赋以的合法权利。使官民的言行都有法可依,是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有了初步的在法制基础上的和谐环境才有可能进一步根据民意逐步地改善法律体制,沿着和谐发展的道路到达民富国强的境界。
我希望一句切实可行的口号,能通过认真的论证,成为胡锦涛主义的核心原则,并化为全国民众共同的愿望,更变成上下一致的实际行动。
作者:即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