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介绍的斯大林有多少“文学夸张”成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介绍的斯大林有多少“文学夸张”成分?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我介绍的斯大林有多少“文学夸张”成分? (718 reads)      时间: 2005-10-14 周五, 上午1:22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介绍的斯大林有多少“文学夸张”成分?


芦笛


答案是:None.

这是小孙提的问题,当然不能不答,并作点详细解释。倒不光是他的面子大来兮,更是文德文责所在,让我在读者提出此类质疑时不能不严肃对待,认真解释。

老芦和某些著名写手不同,不敢而且不屑在网上编故事。那些人竟然连“英国用假情报欺骗美国,导致美国对德国宣战”、“罗斯福在开罗会议请老蒋去进攻日本岛,为此把九洲割让给中国”的神话都敢创作出来,让我非常看不上。举凡写史论,务必要做到言必有据。这在我看来,乃是做人之大节。本人可以在网上无恶不作,见人就打,但这个界限绝对是不能逾越的。

不仅是“言必有据”,而且不是“有据必言”。若是野史,本人一定注明。即使是成说,我也定要根据自己的分析,告诉读者可信度。我无法做到的只有两条:第一,无法给出参考书目。第二,不能保证所有的细节都百分之百的准确。这乃是因为我主要靠记忆积累写作,手上没有参考书。

虽然我已经尽可能汰去了记忆中不可靠的部分,仍然无法确保学术论文所需的这两条。于是本人的史论就只能是杂文而非论文,虽则它们含有的史识,常常是许多专业人士根本就想不出来的。

我之所以有这么深厚的记忆积累,完全是时代决定的个人经历造成的。

那天奸坛域名出了问题,给关在门外,闲极无聊,到“那边”去看了一眼,见到世侄余大郎转贴了一份《我的父亲贝利亚》,老郑居然难得地跟了次帖,问老余其他部分何在,言下流露了浓厚兴趣。我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觉得这反映了代沟:你要问小青年贝利亚是谁,100个有99个大概不知道,剩下来的那个大概还要猜那是个洋婆,歌星什么的。

于是打开那帖子看了一下,觉得无限亲切:作者大概是我的同代人,提到了我们那代聪明颖悟者的必读书: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著《斯大林时代》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共产党党魁著《赫鲁晓夫主义》。

这两本书都是在文革前夕出版的,虽是所谓“内部发行”,但文革期间在民间非常流行。老帮菜中凡对政治有点兴趣的无不读过。中、小帮菜和老帮菜中无文化者如马悲鸣辈没有看过这两本书,自然会对苏联那烂国家怀有天然好感。这大概反映了代沟(老帮菜vs中小帮菜)和智沟(驴vs马)吧。

死壮(Strong,即“斯特朗”)大家都该知道吧?此人乃是美婆,抗战期间跑到延安去,毛著名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讲话就是和她说的。后来她离开延安到苏联去,毛劝她不要去苏联,她没听,结果去了就给斯大林抓了起来,说她是美国间谍。后来又把她放了。此人终生同情共运,即使被斯大林抓过,也毫不怀恨在心,反倒在《斯大林时代》中处处为老斯开脱。

中国人就是通过死壮女士那本书,第一次知道了斯大林的血腥面目。该书有一章,题目是《大疯狂》,报导了斯大林疯狂屠杀老布尔什特的事实。其中有两个数字让我终生难忘:斯大林杀害了90%的党中央委员,80%的16大代表。我那文字里引用了这两个数字,就是从那书里来的。

须知这种事可比不得咱们的大饥荒,后者死的全是faceless的草民,可以轻而易举地被爱党同志赖掉,所以老马才敢造谣,说他多次质问过我能否说出一个被饿死的人的名字来,我都答不出来云云。等我出来辟谣,告诉大众他根本没问过我这问题,并说如果他想知道这种信息,我可以用私人通信告诉他,他却又吓得到现在也没敢来信,更拒绝就公开造谣一事向我道歉。

死壮女士说的可都是大人物,无论是中央委员的名单还是16大代表名单,从苏联媒体上一找就得。如果她敢捏造,立刻就会被塔斯社严加驳斥。就算苏联官方不理睬,西方专家们也不难去验证她的统计数字是否准确。

即使死壮女士公布了这些事实,但她仍然为斯大林辩护,说30年代在莫斯科搞的轰动一时的大审判并非冤案,因为受审者毫无受刑痕迹,而且都是自愿坦白的,就连西方媒体对审判的公正性也没有怀疑,云云。她还说,凡是希特勒入侵的国家都有纳粹第五纵队活动,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唯独苏联没有这种事。由此可见,斯大林的“肃反”是应该的,只是搞过头了。尽管如此,它仍然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起到了肃清内奸、巩固国防的重大作用。

当时限于信息来源,我无法核对她说的是否正确。只是到了西方后看了七八本斯大林传记,其中有一本是苏联解体后,俄国学者根据解密档案写的,其余则是英美作家的作品。根据人家提供的材料,我才知道那公开审讯是怎么回事。

原来,内务部把前党魁们下到大牢里严刑拷打,逼迫他们招供,但老布尔什特们都是滚刀肉,岂是寻常之辈?自然是筋骨断,体肤裂,誓死不招。

斯大林便把他们的家属统统抓起来,说是如果他们不招,就要连家属都要枪毙。如果招了,则斯大林会发布特赦令,在法庭通过死刑判决之后下令特赦。所以,审讯其实是走过场,目的是在公众面前毁了他们的名声,其实不会枪决他们。以后老斯会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从此“到民间去”,隐姓埋名过小日子。

为了让布哈林就范,斯大林还特地修改了刑法,把枪决反革命犯的年龄下限特地下降到他儿子的岁数,秘密警察出示了新刑法的条文后,最顽固的老布就此崩溃。

老布确实是个悲剧人物,是被自己制造出来的革命送上断头台的纯洁志士。据列宁遗嘱,他是布党最杰出的理论家,受过良好教育(布党由知识分子海龟和国内痞子两群人组成,斯大林乃是国内痞子代表。革命成功后,知识分子海龟们统统给他宰了。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大海航行靠船长,发动革命靠知识分子,打江山坐江山靠痞子)。

列宁死后,布党由三驾马车──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斯大林当家。托洛茨基自命不凡,不和他们来往,是三人的共同政敌。斯大林联合两人击败了托洛茨基,将其放逐到国外去,后又派特工在墨西哥把托洛茨基的脑袋劈成两半。此后斯大林又联合布哈林,搞掉季和加。

在这一系列权力斗争中,布都站在斯大林一边,那完全是意识形态的原因:他认为托、季、加的政纲都太左。此人是个书呆子,特别精通马克思主义。他牢记马克思吩咐的那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认为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在苏联那种落后的农业国里建设成功。因此他坚定地站在斯大林一边,反对托、季、加的极左主张。

但斯大林根本就没有什么原则,意识形态不过是他打人的工具罢了。等他打下政敌、大权在握之后,立刻就掉过头来,比政敌还左,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几乎吓昏了老布那书呆子,他对密友嚷嚷:“斯大林疯了!一国怎么能建成社会主义?这是根本违反马克思主义的!”

后来斯大林更使用暴力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集体化,包括抢走农民种子粮,制造人为饥荒的罪恶手段迫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那目的是以剥夺农民来实现原始资本积累。这在精通马克思主义的老布看来完全是犯罪:苏联的集体化应该是在全国完成工业化、农业完成了机械化之后的水到渠成的事,哪能动用暴力手段,甚至人为制造饥荒,在苏联粮仓乌克兰等地饿死数百万农民,以此强迫农民去实行超前的集体化?

于此,老布终于看清了斯大林是什么恶棍,斯大林根本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个毫无原则,权欲熏心,不择手段搞掉政敌的流氓。现在斯大林已经把老革命家们都搞下去了,中央剩下来的列宁的战友就只有他一人。他完全明白自己面对的是斯大林即将举起的屠刀。

此时他完全有机会逃出杀身大祸。但他为了革命大业,毅然选择了粉身碎骨。在他最后一次代表苏联政府到西方访问时,他向国外的密友暗示了自己的险境,悲壮地表示,虽然他明知回去凶多吉少,但不能全身远祸,否则会给苏维埃事业的声誉带来巨大损害。

西方有一部关于大清洗的电视文献片,其中采访了徐娘很老、风度犹存的布哈林夫人。一眼就能看出那老太太年轻时是个惊天动地的大美人。她回忆道,布哈林被捕前已经知道自己的厄运,曾痛哭着跪在她的面前,赌咒发誓说,如果他早在婚前就知道自己会给年轻的妻子带来这么大的灾难,那他只会躲得远远的,绝对不敢和她说一句话,遑论是追求她。让我看了也为之凄然心碎。

不难想象如此感情丰富的同志,一旦在得知儿子被抓了起来后感受到的震动。如果他再抗拒不招,就要连累美貌的妻子和尚未成年的儿子同赴阴曹。于是他便和其他受害人一样,在法庭上争相认罪,把自己骂得狗屎不如,竞相申请枪毙。

但布哈林毕竟是布党优秀的理论家。他在承认自己是西方间谍、犯下了一系列死罪的同时,也使用了晦涩难解的语言,曲折讽示他是为了人类解放事业,为了苏维埃事业的崇高声誉而牺牲自己的,他的名字虽然暂时受到玷污,但历史终将会还他一个清白。可惜那语言太过含蓄隐晦,不但刽子手们没有读懂,而且西方媒体也错过了,一直要到几十年后苏共为他平反昭雪,学者们才再度发现并看懂了他那寓言式的预言。

这就是死壮女士不知道的幕后真情。她只看见被告主动承认,不知道那是以枪毙家属为讹诈手段逼出来的。除了共党国家,历史上一切专制国家都没干过这种下流烂事。她只看见被告没有受刑痕迹,不知道在受害人屈服之后,刽子手们便按斯大林的吩咐,以大鱼大肉供养之,务使他们受刑的痕迹在受审前消失。她更不知道斯大林答应“特赦”完全是无耻的欺骗,而这就是被告们毫无恐惧、争相申请枪毙的原因。可惜等到法庭死刑判决一下,被告们便被立刻枪决了。

当然死壮女士也不是犯错的唯一一人。当时整个西方媒体都给欺骗了,理由也是死壮那个:世上岂有未经刑讯逼供便自动承认死罪的被告?尽管有的记者发现那审讯非常独特:自始至终,法庭从未出示过任何证据,整个判决全是建立在被告的口供上的。此外更出了一件怪事:被告承认在北欧某国首都某旅馆和外国间谍接头,该国媒体立刻大哗,说在接头发生之前,那旅馆早就给拆除了。但这些噪音并未成为西方媒体主流。

总之,我那篇文章引用的史料都有出处:统计数字来自于死壮女士专著。基洛夫案件来自于西方作者写的斯大林传记。赫鲁晓夫就任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时,所有的中央委员都给杀掉了的资料,来自于国内70年代翻译出版的西方作者写的《勃列日涅夫时代》,我至今还记得那原话:“当《真理报》登载了微笑着的尼.谢.赫鲁晓夫同志照片,并报导他担任了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时,读者们并不知道他前往就任的那个中央委员会已经被肉体消灭了。”

斯大林喜欢给被他害死的人抬灵柩,这是某位斯传作者的发现。除了基洛夫外,人家还举了好几个例子,只是我现在已不能记忆,只记得其中有位老布尔什特,锡兰共党党魁写的《赫鲁晓夫主义》中也提到过。该同志乃是斯大林在格鲁吉亚造反时的老战友,目睹斯大林乱杀同志,气坏了,遂去和斯大林大吵,责之曰:柯巴(此乃斯大林搞地下工作时的化名,“柯巴”是格鲁吉亚民间传奇人物),你怎么能把镇压敌人那套拿来对付自己人?你这完全是破坏革命事业!争吵后没几天,该老同志便不幸因病逝世,而柯巴就是为他抬灵柩的人之一。

至于我说的“据野史,斯大林曾和战友们谈论什么是人生至乐”,说他最大的快乐是想出了整人毒招,然后喝下一瓶美酒,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云云,乃是从80年代国内小报上连载的《我曾是斯大林的秘书》上看来的。此人据说是斯大林的秘书,后来出逃西方,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回忆录毫不可靠,所以称之为“野史”。

日丹诺夫案乃是根据西方电视文献片介绍,该片还出示了老日的心电图和医嘱。

对斯大林死前的一系列大清洗和苏共19大的介绍则是根据斯传,结合网上能找到的有关文字,包括该文讨论的梅学者的论文和几篇俄国学者的论文。这些文字都能在“中国冷战网”上查到。

其实,斯大林犯下的滔天罪行,绝不是我那文字可以涵盖万一的,例如他为了强行推行集体化,人为制造饥荒,在乌克兰等地饿死几百万农民;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著名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就是完全靠使用奴隶劳动,由劳改犯建成的,完全是冤魂建起来的大运河。可惜那运河完工之后,才发现挖得太浅,根本无法使用,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同志们要知道斯大林是个什么魔鬼,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是什么样的人间地狱,光靠我这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去看西方特别是俄国学者出的斯大林传和苏联史。

一句话:极左比极右更坏,斯大林比希特勒更邪恶,共产主义乃是比法西斯主义更可怕、更危险、更邪恶的人为灾难。这原因很简单:两者都主张为了崇高目的可以不计手段,但教义的区别,决定了纳粹只向异族施暴,而共产党专门屠杀内部的“阶级敌人”。

写到这儿本可结束了,但又放心不下,为慎重起见,特地又去看了一遍我那文字,发现确有文学夸张之处,但就只有一段:

“在会上,斯大林提出辞呈,说他年纪大了,精力太差,想辞去总
书记职务,把主持会议的马林科夫吓得半死。他绝望地带头抗议,
直至整个大厅被全体代表的恳求声浪淹没,马林科夫这才得救:他
知道,要是代表们劝留的音量未能让斯大林满意,则他的脑袋第二
天就得搬家。”

这段话的主要精神其实来自于某位俄国学者写的论文《斯大林的秘密接班人》,但我确实作了文学夸张,那就是说马的脑袋“第二天就得搬家”。搬家是肯定的,但绝不会是第二天,虽然斯大林杀人效率极高,但也绝不可能那么立竿见影。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4.283432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