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非文人先生请进,顺便把我回云儿的贴子提上来,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非文人先生请进,顺便把我回云儿的贴子提上来,   
所跟贴 非文人先生请进,顺便把我回云儿的贴子提上来, -- Anonymous - (4984 Byte) 2003-7-11 周五, 下午9:21 (531 reads)
灵山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为什么凯恩斯给书取名通论 (296 reads)      时间: 2003-7-11 周五, 下午11:4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凯恩斯(J.M.Keynes,1883一1946)在1936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一个新经济学时代的开始。凯恩斯,在其一生的早期,曾经是旧正统经济学的信徒。但上述的3O年代的世界经济的萧条,使凯恩斯走了和正统经济学决裂的道路,提出了他自己的,反对经济自由主义和可称为“管理的资本制度”的一种国家干预主义的主张。

  凯恩斯《通论)的核心是就业不足均衡(Under-employment equilibrium)的理论。被凯恩斯称之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一直断言在自由竞争下的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这也就是市场自动调节论作为经济自由主义一个重要理论支柱的表现。凯恩斯则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充分就业均衡”是一个特例而“就业不足均衡”却是其通例。他把书名叫做“通论”就是因为书中所涉的问题是通例。他在《通论》一书正文的第一页就明确地指出:“我把这本书题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强调的是前缀词的‘通论’……我将要论证的是,古典派理论的各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例。它所假定的情况是均衡诸可能位置的一个限界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的性质,恰不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经济社会所具有的。如果我们把这种说教应用于经验实际,其结果将是引入歧途,和灾难性的”。(《 GeneraI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uey》p.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068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