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答灵山:现代经济学如何描述雇主对工人的“剥削”(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答灵山:现代经济学如何描述雇主对工人的“剥削”(一)   
yqy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答灵山:现代经济学如何描述雇主对工人的“剥削”(一) (540 reads)      时间: 2003-2-07 周五, 上午8:2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答灵山:现代经济学如何描述雇主对工人的“剥削”(一)



I. 考虑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基本假定为:



1.某雇主是劳动力市场的唯一买主(monopsonist);

2.每个工人的生产能力一样,或者雇主无法识别工人之间生产能力的高下,因此每个工人的工资率一样;

3.不同工人对income和leisure的偏好不尽相同,有些工资率较低也愿意工作,有些则只有工资率足够高时才愿意工作。



II. 劳动力供给



根据基本假设I.3,雇主想要雇佣更多的工人,则必须支付每人更高的工资率,也就是说,劳动力供给曲线有正斜率。如果以纵轴量度工资,横轴量度所雇劳动力,则供给曲线斜向右上。必须注意,雇主如想多雇一个工人,不但要给这个工人比原来雇工所得的更高的工资率,同时还要将原来雇工的工资率提高到同样水平;因此,所谓边际劳动力花费(marginal labor expense)就比这个新工资率水平还要高。



举个数值例子作说明:假定劳动力供给曲线由下面方程给出:



(1) w = 2 + L



其中w为工资率,L为所雇劳动力。那么,劳动力总花费为



LE = L(2+L) = 2L+L^2



而边际劳动力花费为:



(2) d(LE)/dL = 2 + 2L



对比(1)(2)可知,边际劳动力花费曲线在劳动力供给曲线上方。



III. 劳动力需求



容易明白,当工人的生产能力不变,并且消费者对这厂商的产品需求不变时,工人愿意接受的工资率越低,雇主就愿意雇用更多的工人。因此,劳动力需求曲线有负斜率,即斜向右下方。根据产品市场上的边际分析,劳动力雇用量应使得边际劳动产品收益(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of labor)等于工资率。所以劳动力需求曲线同时也是边际劳动产品收益曲线。



IV. 均衡工资



在劳动力市场里,雇佣者的边际成本是边际劳动力花费,而边际收益就是边际劳动产品收益。根据边际分析,雇用劳动量的均衡点就是边际劳动力花费曲线和边际劳动产品收益曲线(即劳动力需求曲线)之交点(L*,w*)。但另一方面,雇主付给工人的工资却在劳动力供给曲线(1)上面,相应点(L*,w`)在(L*,w*)的正下方。



作为一个数值例子,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是:



(3). w = 8 – L



由(2)(3)解得 w*=6, L*=2。将L*=2代入(1),得w`=4。w*-w`=2是边际劳动产品收益和工人实际工资率的差别,称为雇主对工人的“工资剥削”(wage exploitation)。



V. “工资剥削”有点像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但不全一样,他不需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定义。



*** *** ***



注意:下期谈一下“剥削”的极小化。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0126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