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公开信、 蟋蟀、 云儿、 寒暑表: 到底是谁在强词夺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公开信、 蟋蟀、 云儿、 寒暑表: 到底是谁在强词夺理?   
所跟贴 谢谢指点 :-) -- Anonymous - (2360 Byte) 2003-1-24 周五, 上午10:50 (122 reads)
寒暑表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好多了,中国法律其实根本没法看,太多“可以”,很少“必须” (75 reads)      时间: 2003-1-24 周五, 下午5:0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比如“可以取保候审”,但究竟什么情况应该、什么情况又不应该取保候审呢?法律上根本没说,其实这是中共故意在给将来任意解释法律留有余地。



作为一封民间公开信来说,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许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明确规定了“可以”的地方,理论上说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呼吁。在这一点上,蟋蟀是没有太多道理的



对一封特别强调法治的公开信来说,同单纯为某个特定受害人求情的呼吁信又有很大不同。为了使得这种建立在法治思想基础上的呼吁更具备感染力,呼吁改正的应当尽量是那些即使根据大陆司法惯例,也属于不正常特殊情况的地方,否则就难免被别人指责为是对其他犯罪嫌疑人不公平。



总的感觉,这封公开信是在尽力找一个平衡点:既要强调法治,又希望能尽量对刘荻这个特定受害人有一些特殊照顾。其实希望对一个属于政治犯、良心犯甚至因言获罪的体弱小女孩“特殊照顾”,这种要求本身完全无可非议,也完全理直气壮(国外还有呼吁改善政治犯待遇,也就是要求对他们待遇比对刑事犯更好的请愿活动呢),但公开信作者和你本人似乎太想把一切都“纳入法律的轨道”了,所以就多少觉得反驳有些不能得心应手。



这种困境的出现,其实恰恰对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是一种启示,那就是:真的有必要把一切呼吁,尤其是那些人权呼吁和良心运动,全都硬往中共的不成熟法律上去套么??“严格按法律的轨道办事”的情形多了,你们就会慢慢悟出:原来最后你们就只能越来越不理直气壮。怪不得最强调法治的非文人,这次却对刘荻案束手无策,最后仍然不得不求助于要求修改现行法律。



云儿是个明白人,这些话应该一点就通。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34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