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一平:多余之余--再读瞿秋白(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一平:多余之余--再读瞿秋白(一)   
所跟贴 一平: 多余之余--再读瞿秋白 (四) -- Anonymous - (5546 Byte) 2003-1-23 周四, 上午10:34 (62 reads)
zhuan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一平: 多余之余--再读瞿秋白 (五,六) (96 reads)      时间: 2003-1-23 周四, 上午10:3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平: 多余之余--再读瞿秋白 (五,六)







《多余的话》是性情之文字,不是理性思考之文字,因此其有欠缺。瞿秋白只是



脱离了政治,陈诉了他的政治经历,颠覆了政治对他的压迫和控制,但是并没有对



之深入反省和思考--没有反省思考他所“卷入”的中国政治、革命、社会、文化、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和他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当然,我们绝无理由苛求瞿秋白,但他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继之思考。比如,瞿秋白讲“可笑得很,我做过所谓

‘杀人放火’的共产党的领袖(?),可是我确是一个最懦怯的‘婆婆妈妈’书生,



连杀一只老鼠都不会的,不敢的。” 56 这是真话。但是,



他怎么主持“八七”会议,签署了“八七”决议呢?“八七”后,中国所发生的连



续暴动,其给中国社会和民生带来什么灾难和后果呢?瞿秋白想必对之也是“雾里



看花”。“雾里看花”当然容易,但数以万计、数十万计的生命、鲜血却是实在的。



由此知识分子以“雾里看花”的态度参加政治、革命、社会运动,实比军阀更有害。



自然,我们可以说“八七”是俄共对瞿秋白的操纵利用,但瞿秋白本人的责任是什



么?我们应该有什么教训?起码有四点促使瞿秋白参与了暴动杀戮,其需要对之承



付个人责任:1.空洞的理想主义,2.政治的浪漫化,3.个人的权力,4.以社会转化



个人情结。



共产主义运动并非起于罪恶,相反其恰发生于人的美好理想。但当人们将此理想以



暴力强制的方式赋之现实的时候,就发生了可怕的灾难。人、社会、国家、生存,



是有欠缺的,不可能完美。人的存在即欠缺的存在,欠缺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共产



主义理想起于资本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危机,作为人身于其中的艰难痛苦,而发生共



产主义的理想是自然的,可理解的。但是此理想,是人于欠缺生存中所发生的精神



期愿和幻想。其并不能成为生活的根据,更不能成为现实,因为其违背人之本性和



人的可能。由於现实的欠缺,而以暴力颠覆强制社会,实现精神的虚幻,其结果是



毁灭性的破坏,理想转而成为大规模残害杀戮的正义理由。而为了正义的杀戮是最



忍的没有节制的屠杀。这是俄国、中国共产主义给予我们的教育。因为“马克思的



共产社会同样是无阶级、无政府、无国家的最自由的社会”;因为“要达到这样的



最终目的,客观上无论无何也逃不了最尖锐的阶级斗争,以至无产阶级专政” 57,



因此他就可以签署“八七”决议,推动中国各地的武装暴动,杀戮数万人或数十万



人。最后瞿秋白虽然退出了政治,但是对此他却没有思考,也即意味这是对的,我



已经“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人类需要理想,理想平衡人类的欠



缺,为其生存调整提供动力和空间;没有理想,人之现实也即覆灭和崩溃。但是理



想应该对人和社会负责,顾及、适合人性和现实之可能。至於人绝对的理想精神,



为可贵,但其类乎宗教,应该“政教分离”,制止其权力化,限制其行为的方式--

遵守法律。人类的所有的理想都只能是欠缺之现实的补充,而不能本末倒置。



瞿秋白在最后的囚禁中,常常感慨地说:“书生是不宜搞政治的”。58 的确,



瞿秋白不宜搞政治。他的“主义”是由宣传小册子来的,他说自己并非真正懂得,



他不明白他的主义。他即没有权力的能力,又不清楚社会、政情,甚至不明白他的



党和俄国的目的。他的革命和政治是“雾里看花”的革命、政治。中国知识分子应



该关心参与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士”的意义之一即参与权力,管理国家,其由蒙



教即开始学习这门技艺。这是中国文明的传统。但是,知识分子不应该参加他所不



清楚的政治。他参与政治,就首先应该清楚此全盘的政治游戏。他不仅是要对自己



负责,尤其是对他参与的政治、社会、现实和民生负责。政治是国家的、社会的、



生的,也是现实的、行为的、冲突的,其必须对之有高度的责任感,清醒的认识,



充分的能力方能介入。瞿秋白说:“我生来就是一个浪漫派,时时想超越范畴,突



进猛出,有一番惊愕歌泣之奇迹。”作为年青人,此浪漫的激情可贵,其放于许多



方面都将大有作为,尤其是文学艺术;但是此浪漫绝不能用于政治。但是五四后中



国许多知识青年,他们参加政治、革命恰恰是出於浪漫激情。他们即不清楚现实,



又不明白政治,他们在幻想中,把政治、革命当作艺术化。由是,政治也就被他们



情绪化,浪漫化,脱离社会、现实,非理性,不负责任,成为任性所为的破坏,而



当他们掌有权力和武装的时候,就成为社会、民生之灾难。如果说社会危机,民生



陷入绝境,此时发生革命实能避免;但是以浪漫投入革命则是血的游戏,而他们在



中也将毁灭。瞿秋白是一个例子。五四后,将政治浪漫化已经是中国的一个政治传



统,其由共产党到新中国,到大跃进,到文革,甚至影响到“八九”。



瞿秋白组织“八七”会议,推动中国各地的暴动,背后是俄国的操纵。但他参与



此事则是政治与权力的交换:俄国需要他来做此事,他由之得到权力。瞿秋白不是



权力性格的人,他进入共产党中央,一度掌管中共最高权力,具有偶然性。但是瞿



秋白并不是没有权力的要求,其投身共产党本身就是一条权力的捷径,是俄国和革



命使他由难有出头的落魄青年,进入中国权力的顶层。权力、名望、利益是人本能



的要求,求之并无不对。但是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能力,“以其道得之”,而权力的



使用应该有利於社会和民生。如果不问权力的目的,不问得取权力的手段,无顾权



力实行的后果,只问得到和实行,那么社会只能走向毁灭。瞿秋白,无论其本人多



么君子、温和、善良,也不论他的道路多么不幸、误会,但是他进入了他不该进入



权力,他在那一段时间,对中国的国家、民族、社会、民生的作为实为有害。“八



七”会议后,中共所发动的连续暴动,实际是为了俄国的利益,由俄国所操纵。陈



独秀在这点比瞿秋白好得多,但也正是因为陈独秀拒绝俄国的政策,他而失去权力;



瞿秋白因为执行俄国的政策而能取而代之。



瞿秋白的不幸身世,绝望处境,以及他的体质、肺病,都使他有反叛的毁灭心理



和情节。这些在他的早期文字中有清晰的表示。“你要在旧宗教,旧制度,就思想



的旧社会里杀出一条血路,在这暮气沉沉的旧世界里放出万丈光焰...。”59 “-

单由自己的体验,那不安的感觉再也藏不住了。有‘变’的要求,就突然爆发,暂



且先与社会以一震惊的刺激,-克鲁扑德金说:一次暴动胜于数千百万册书报。”

60这是瞿秋白投身砸烂旧世界的共产主义革命的潜心理。此也是教训,人在社会与



政治生活中,需要把个人和国家、社会、公众、他人分开,而不应该以个人取代之,



不应该把个人的情绪、问题转嫁社会。以个人之情绪参与政治,有害于国家社会。















瞿秋白仅仅活了36岁。他是有天赋、有理想、勤奋的人,当然他有其弱点,但终



究是进取向善的人。他本应该成为国家社会的建设之人才,但是他却推动了中国的



暴乱,而他则以为此是救国救民。他的最大悲哀,不在於他参加了其所不该参加的



政治,而在於此。



在中国近、当代历史的波澜中,瞿秋白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但是他却代表了近



代以来中国许多青年、知识分子的悲哀道路。由此个案,我们可以思考我们的许多



困惑和问题,汲取教益。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家、民族、社会、民生、个人、革命、



文化始终纠缠我们,人类各文明从未面临现代之中国如许的困惑和危难。人类未曾



有过这些经验。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困惑我们,且而更复杂,因为其已和今日人类



共同的危难交错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先进的西欧,但是却在落后的东方取得了胜利,出乎马克思的



预料,然而其并非福音而是灾难。相反,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近代历程中,倒转化



为其文明的有益因素,制约了资本的野蛮,促进了社会公正、平等、人权、福利制



度的建立。不在“主义”,而在社会本身应该健全、稳固、平衡,具有因势变化调



节的能力。在於西方近代资本野蛮扩张的冲撞中,中国作为失败的文明,国家瓦解,



社会崩溃,传统丧失维系功能,民生朝夕不保陷於绝境。面对强劲的西方文明,中



国的知性无力于认识,无力于分辨,无力于决择,陷入恐慌之绝望。由是中国的生



存和精神都进入极端状态。前者表现为不断的革命、战争和极权;后者表现为对传



统的激烈批判和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或说就是极端的批判否定精神。二者都是生命



绝境与绝望,不计后果孤注一掷。其是盲目的、一次性、自杀性的,其是毁灭的表



现。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未曾走出这一历史和情节。由瞿秋白的身世、道路到他的



死亡,似乎这也包含一个近代中国文明的隐喻。在中国此大历史背景中,瞿秋白的



命运不是很自然的吗?即使他个人有幸躲过-像许多有幸者,但是在历史的总体趋

势和盲目中,那千百万人也依然是在劫难逃。



02年01-05月 于依萨卡



注释:



1《中国青年》一集六期



2《多余的话》



3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17页



4《多余的话》



5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29.26.31页



6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8页



7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25.26.31页



8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9《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31页



10 《多余的话》



11 《赤都心史》



12 “那个城” 《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300页



13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8页



14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5页



15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15页



16 “自杀”,《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二卷》3页



17 “唉!还不如...” 《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二卷》4页



18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5页



19 “那个城” 《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301页



20 《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一卷》17页



21 司马璐《瞿秋白传》112页



22 《多余的话》



23 司马璐《中国共产党史暨文献选粹.第六部》105页



24“三中扩大全会政治讨论的结论”,《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7卷》 4页



25“三中扩大全会政治讨论的结论”,《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7卷》 5页



26“三中扩大全会政治讨论的结论”,《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7卷》 21页



2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621页



2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609页



29《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217页



30《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418页



3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531页



32 《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五卷》463页



3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125页



3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131页



3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134页



3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647、652页



37司马璐《中国共产党史暨文献选粹.第五部》411页



38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658页



3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662页



40《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671页



41《多余的话》



42《司马璐《瞿秋白传》112页》



43司马璐《瞿秋白传》



44《多余的话》



45《多余的话》



46《多余的话》



47《多余的话》



48《饿乡纪程》



49《多余的话》



50“《多余的话》的两段佚文”,《瞿秋白研究文选》190页



51《多余的话》



52《多余的话》



53《多余的话》



54司马璐《瞿秋白传》



55《多余的话》



56《多余的话》



57《多余的话》



58司马璐《瞿秋白传》



59“自杀”《瞿秋白文集》2卷 3页



60“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1卷 23页



转自<民主中国>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752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