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暂别江湖∶从两张「六四」照片谈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暂别江湖∶从两张「六四」照片谈起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暂别江湖∶从两张「六四」照片谈起 (942 reads)      时间: 2002-6-21 周五, 下午11:17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暂别江湖∶从两张「六四」照片谈起



马悲鸣



一、民运爱好者对待两张「六四」照片的两种态度



最近网上张贴出了两张照片。其一是王希哲唯恐中共不了解杨建利的案情而张贴出来的,杨建利在「六四」现场一辆燃烧着的军车前振臂欢呼的照片。另一张是一组同一个倒卧街头的「六四」死难者场景的照片。其中一张的远处有两辆行进中的坦克。于是就有民运爱好者宣称,这是坦克轧人的直接证据。尸体是被坦克碾死的。



我在呼吁中共从轻发落杨建利时,直指王希哲给中共提供重刑判决杨建利证据,唯恐杨建利不死。他未经杨建利本人授权而张贴出的这张照片甚至能很轻易地就让中共以「六四」烧军车的暴徒罪名而判处死刑。



网上有人指称,欢呼烧军车并不等于杨建利直接烧了军车。因为没有杨建利直接下手点燃军车的照片。这当然也有可能。但问题是,那张「六四」死难者倒卧街头的照片里的坦克也只是从旁经过而已。并不能证明就是那两辆坦克碾死了这些人。



比较这两张照片。杨建利距离被烧的军车比那两辆坦克距离死难者遗体要近得多。从距离上看,杨建利烧军车要比坦克轧人的可能性更大。其次,在无法证实振臂欢呼的杨建利就是直接点燃那辆军车者的同时,也无法否定那辆军车很有可能就是杨建利烧的。但那几个喋血街头的死难者遗体却可以肯定不是从旁经过的坦克轧的。



因为被坦克碾死的人,尸体绝不可能这么完整。从照片上看,这些尸体身上并无坦克碾轧的痕迹。那么大个铁家伙从人身上轧过去,无论怎样拍摄的照片都无法掩饰履带的轨迹。可那几具尸体上却完全看不出来。这几个人确实死了,但与从旁经过的坦克无关。



民运爱好者面对两张照片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杨建利在燃烧的军车前振臂欢呼的照片,并非常有可能(!)就是他本人烧的那辆军车被说成是证据不足。而毫无碾轧痕迹,绝无可能是被旁边经过的坦克轧死的尸体照片却被说成是充足的坦克碾人证据。



这难道不是双重标准?



杨建利振臂欢呼的照片可见

http://freethinking-forum.virtualave.net/wwwboard/messages/27780.html



坦克从死难着附近经过的照片在封从德主办的《「六四」档案》里。因其非要读者登记才能进入,而我在国内时就宁肯无法进入各单位去找人,也不肯登记。所以我也没有进入《「六四」档案》。





二、王希哲对待杀人的两种态度



王希哲说「六四」实际上是一场政变。政变不政变先不去管它。反正「六四」那天军队是开枪打死人了。责任在谁?



前戒严部队下级军官李晓明作证说,不曾接到过开枪的明确命令,但接到过“不惜一切手段”的命令。士兵理解“不惜一切手段”自然包括开枪。这也不去管它。



所有民运爱好者,包括王希哲本人都认为打死人的责任在下令者,而不在执行军令的士兵。这个下令者最终会追到军委主席邓小平那儿。于是他们便自觉很有道理地认为,即使是邓小平手下的发令官下达的命令,责任也在军委主席邓小平本人。



一般人也这么理解。宋教仁遇刺,责任不在直接开枪的凶手伍士英,而在其后面的应桂罄、洪述祖、赵秉钧,直到时任总理的赵秉钧的顶头上司,大总统袁世凯。



光复会首领陶成章遇刺,责任也不在直接开枪的凶手,而在指使凶手的蒋志清(介石公)和指使先总统蒋公的陈其美,直到陈英士的顶头上司孙中山。



偷袭珍珠港是被日本特遣舰队的舰载飞行员完成的,而制定整个偷袭计划的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事发的当时仍在日本本土的海军大本营里等待消息(四本∶日本、本土、大本营、山本司令)。无人认为偷袭是日本海军飞行员的责任或特遣舰队司令南云中将的责任,而就是山本五十六干的。这和九一一恐怖偷袭的成功,美国都认为是本·拉登干的一样。其实本·拉登甚至连山本五十六那样直接参与制定偷袭计划的事都没干。但美国的炸弹仍是毫不留情地倾泻到本·拉登的头上。



在中共发动的土改、文革等一系列致死人命无算的政治运动中,毛泽东没杀过一个人,甚至没下令杀过任何人,他甚至反复强调“一个不杀,大部不抓”,一再强调讲政策。可无人不认为致死这么多人命的责任就是运动发动者毛泽东本人。



身为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是否有权下令开枪,也先不去说它。



王希哲自己的自传《走向黑暗》讲到他在文革期间出任「红警司」里负责组织和指挥武斗等“保卫工作”的副总司令。他们这派抓到了对方一个据王希哲说也是负责组织武斗,与王希哲身分类似的人员张金贵。结果王希哲他们将其装进麻袋里乱枪射杀。



张金贵是否真如王希哲所说那么十恶不赦与罪有应得,姑妄听之。问题是,如果红卫兵武斗算是战争,则张金贵被抓之后就算战俘。战俘享有《日内瓦公约》保护的基本人权。王希哲他们将其装进麻袋里乱枪打死就违背了《日内瓦公约》。罪莫大于杀已降。



如果张金贵算是刑事犯,即使是真有人命的刑事杀人犯,也得将其交给司法当局去审理,去一件件核实其每一条命案的真实性。王希哲他们将其装进麻袋里乱枪射杀算什么呢?难道他们自己随便拉上一派武斗就成了口含天宪的大法官了吗?



张金贵是否有真有人命还没判明呢。王希哲他们将其装进麻袋里乱枪打死却成了证据确凿的行凶杀人。



王希哲在书里也说将张金贵装进麻袋里乱枪射杀是他手下的一个人干的,并非王希哲自己亲自动手。但问题就和刺杀陶成章时的蒋志清、陈其美和孙中山,刺杀宋教仁时的应桂罄、洪述祖和赵秉钧,偷袭珍珠港时山本五十六,九一一时的本·拉登,还有「六四」军队开枪时的邓小平一样,将张金贵装进麻袋里乱枪打死的责任自然应该由时任「红警司」负责指挥武斗等“保卫工作”的副总司令王希哲本人来负。



作为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得到过日本军部授权。作为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有责任在国家出现非动用武装力量无法平息的动乱时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恢复秩序。而王希哲指挥武斗和任其手下将俘虏装进麻袋里乱枪射杀的权力却不曾得到过任何授权。王希哲自任「红警司」副总司令指挥武斗杀人的权力连赵秉均、洪述祖、应桂罄、陈其美、蒋志清都不如,只能与本·拉登并列。



王希哲现在称「六四」实际是一场政变,没有按宪法行事。而其实宪法里明文刊载有总理宣布戒严令的条款(可见当时总理《戒严令》里的引证)。王希哲出任组织和指挥武斗杀人的「红警司」副总司令却真是在根据第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制定的刑事法里所明文禁止的。



王希哲现在指责军委主席和国家总理行使按宪法规定的必须维持和恢复秩序的职守所在是什么政变,连乌鸦落在猪身上和五十步笑百步都不如。整个是颠倒黑白。





三、暂退江湖时再说两句



最后发表我文章的印刷刊物是香港的《开放》,也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最后正式发表我文章的重要电子刊物是《多维观点》及其周刊。我完全知道民共双方其实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行事规则绝没有两样。而且现在共方正在放弃的一些流氓手段正在被民运捡起来发扬光大。



和这些连没毛大虫都不如的民运分子其实没什么理好讲。所以我也已经洗手不写了。但没想到的是,临近「六四」十三周年,他们又跳出来把那些已经被我扫荡净尽的歪理拿出来重讲。我才不得不再战江湖,重开“「六四」大扫荡”。



如今第十三届“「六四」大扫荡”已经过期,应该结束了。战果都在「汉奸论坛」里有存档。我也该再次宣布暂时退出江湖了。



我知道恨我之入骨髓者海了去了。有网友劝我手下留情,别揭民运见不得人的老底太多,以免对我不利。这些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而其实我并不知道什么民运人士的老底。我所引用的证据全部来自公开刊物。比如王希哲他们把张金贵装进麻袋里乱枪打死是他自己写在自传《走向黑暗》里公开发表的,任何书店和图书馆里都能找到。杨建利是国民党员,使用国民党的活动经费回大陆和「六四」时曾参与抵抗戒严的行为我完全不知道,都是这次王希哲张贴到网上揭发的。



另外我确实知道个别民运分子的丑恶行径,包括郑义的打人历史。我也知道龚小夏揭露的,86年中国经济出现危局时建议赵紫阳打印度来转移国内视线的那位高级智囊是谁。但因这些都是我和朋友私下聊天时获得的。人家没有授权我发表,我就绝对不会言及。



郑义没有经过我的授权就把我的信件摘录下来发表,歪曲我原意来诋毁我的名誉。我虽然深恨这种非法行径,我虽然也知道郑义远比写文章用笔名卑鄙得多的劣迹。但只要没有人将其发表出来,我就不能揭露。



郑义诽谤我的文章至今仍在起作用,所有海外重要的印刷刊物和电子刊物一起抵制我的文章就是明证。他在诽谤我的时候不是口口声声说什么文责自负吗?他发表诽谤我名誉的这篇文章的“文责”如何“自负”呢?



郑义这种人不但坏事做绝,而且还要好话说尽。



现在外敌入侵中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也不会有人再相信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一类“狼来了”式的吓唬人的鬼话了。目前中共无法进行宪政民主的制度性改革,民运拒绝伏法,不肯屈服于法律已经成为逼使中共一再恢复专制的主要动因。



感谢这么多网友的叫好与支持。明年第十四届“「六四」大扫荡”是否再战江湖,我现在也无法保证。到时候再说吧。



大丈夫来去分明,就此别过。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象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341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