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呵呵。。。黄药师同学的自相矛盾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呵呵。。。黄药师同学的自相矛盾   
none






加入时间: 2004/10/09
文章: 869

经验值: 158


文章标题: 呵呵。。。黄药师同学的自相矛盾 (384 reads)      时间: 2005-1-22 周六, 下午11:00

作者:none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黄药师说:>用熵的概念来理解:地球吸收的能量等于放出的能量,
>那么这个过程中地球得到了什么好处呢?高能量的光
>子数量少,熵值低,低能量的光子数量大,熵值高,
>地球从这个过程获得了熵的减少,也就是负熵!


如果俺没有猜错的话,h的逻辑大意如下,在光子交换前系统1:地球+低能量多个光子组成的微观态数目 〉在光子交换后系统2:地球+高能量少光子组成的微观态数目 ,因此他认为地球系统的熵减少了,而这种(近似)的黑体接受辐射,再向外辐射是地球负熵的来源,地球上的生物的负熵来源于此。

但是h又说:“如果没有太阳的辐射,地球岂不是得不到负熵”。
的确就是这样(也不尽然,宇宙中还有大量的辐射源,但总的来看,太阳是地球的最大的辐射来源)。

但是如果现在太阳突然灭掉地球难道不会仍然向外辐射光子?如果仍然有光子辐射出系统而没有光子进入系统,难道系统的负熵不会更快的减少?这个结论岂不是和h说的

“用熵的概念来理解:地球吸收的能量等于放出的能量,
>那么这个过程中地球得到了什么好处呢?高能量的光
>子数量少,熵值低,低能量的光子数量大,熵值高,
>地球从这个过程获得了熵的减少,也就是负熵!”

逻辑矛盾?因为基本上就没有光子输入(“最大的辐射来源”都没有啦),却有光子输出,难道系统的熵不会减少?如果系统的熵减少,那岂不是和你说的:“如果没有太阳的辐射,地球岂不是得不到负熵”。 的确就是这样(也不尽然,宇宙中还有大量的辐射源,但总的来看,太阳是地球的最大的辐射来源)。 相矛盾?


作者:none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none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3764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