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可怜的造反派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可怜的造反派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可怜的造反派 (764 reads)      时间: 2004-7-19 周一, 上午12:21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可怜的造反派


芦笛


最近杨小凯先生不幸逝世,引来了一系列大人物的追悼文章,其中王丹的最让我感到意外:此人怎么这么浅薄?写出来的文字似乎还没我中学时代的水平,无论是文笔还是见识都如此。刘国凯先生的则最让我失望,其实我在王希哲先生文字后的跟帖,就是写给他看的读后感,跟在老王臀后,未免张冠李戴了。

倒是王希哲先生和我那情郎余情郎的文字写得比较客观而且心平气和,愚以为文风很好,比老芦的强多了。而且老王说的是对的,李一哲大字报确实是属于57年我党“反右”以后民间第一篇要求民主之作,其历史意义应该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肯定。我在过去的文字里(诸如《先知先觉者的悲剧──兼论“两个文革”》),把它说成了类似《中国向何处去》的“极端思潮”,这完全是错误的,谨此更正,并为在不熟悉文革的青年中可能起到的误导作用道歉。

由此想起了杨先生生前对文革造反派的评价。记得他说过,在某种意义上,文革是“解放”后的一种民主解放运动,因为造反派身受迫害,起来造反,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公民权利意识在民间开始萌芽,以1967年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时期为高潮。王希哲先生似乎也提出了类似观点,并具体化为“两个文革”说,由郑义先生加以鼓吹而获得了相当大影响。

这些看法也影响了我,我有保留地同意杨先生的看法。在拙著《文革: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大革命》中,我对文革的正面影响作了充分肯定。但我至今仍然认为杨先生和其他肯定文革的同志对造反派的正面评价有溢美之嫌,造反派的主流是“奉旨造反”,在许多方面造成的破坏比他们要打倒的党官僚还严重,无论是基本指导思想还是行为实践都不值得肯定。

简言之,文革不过是自辛亥丑剧以来,沿袭国民党、共产党的“以革命求解放”的传统套路,给中国带来一系列巨大灾难的闹剧、悲剧、丑剧之一罢了。虽然这种革命和以前的革命一样,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众觉醒,但破坏作用更大,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造反派的肯定就更没什么道理了。我说过,造反派是个大杂烩,包容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但就其主流而言,他们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用以打倒“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打神鞭,其行动受到中央文革的严格控制规范,稍越雷池就要被痛加修理,如杨先生和省无联然。在这方面,我倒是觉得成方圆(不敢肯定是否说对了名字)等人搞的临时工“临造总”(也不敢肯定是否就是这个名称)更值得肯定,应该说是当时乌烟瘴气中的一枝陈独秀。

为什么这么说?我看中国的历史,常常觉得国人的“道德宇宙观”真是无从突破,什么屁事都要包上冠冕堂皇的道义外衣,哪怕是赤裸裸的争权夺利也如此。

最近对民初史突感兴趣,查了一通军阀之间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通电(彼时可谓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通电时代”),无一不是奢谈大义的。正如王力雄先生在其杰作《天葬》中指出的,辛亥丑剧的第一个苦果就是西藏独立。当时四川和云南的地方军阀(众所周知,无庸置疑,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恶果就是带来军阀混战。但一般人不知道,国民党特别是匪首李烈钧就是率先开了这滥觞的罪魁祸首,而且许多军阀都是同盟会成员,完全是革命的儿子,其总数超过了北洋军阀)为了扩大地盘,攻至藏边,向中央要钱,欲进一步攻入西藏,而老袁迫于英国压力,要他们停战,双方大肆通电,说的全是凛然大义,具体的利害考虑却只字不见,让人看了真是啼笑皆非。

这传统到文革就发扬光大到了极致,也就是所谓“政治挂帅”,无论是什么鸟事,非得包装上政治糖衣不可。造反派就是此道高手,干的是“政治斗争”而不是“经济斗争”。这恰恰就是他们大谬之处。“无产阶级司令部”煽动他们起来的目的就是以之作为权力斗争工具,这就是“斗争大方向”,照这大方向干下去,无非是把党内权斗扩大到全民范围,和“民主”有什么鸟相干?

那临时工造反可完全不在这个大方向中,人家对上层狗咬狗毫无兴趣,关心的是争取改善自身的福利,要求的是和正式工同工同酬,享有同样劳保退休待遇。

这才是正宗的民主斗争,西方人的民主就是通过这种具体而微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实现的。英国13世纪大宪章运动为什么?无非是贵族不满国王乱收税,起来斗争,斗出来个“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收税”的宪法规定。该国后来17世纪的暴力革命为什么?一样是为了国王收税。美国独立为什么?同样是为了英国收税(据英国人说,其实当时英王乔治坚持收茶叶税只是为了象征性地体现主权,收税后的进口茶叶仍然比黑市上买来的便宜);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同样是为了国王收税!

一言以蔽之,凡是真正的民主斗争,都是民众为了争取具体的政治经济权利的抗争。最具体、最常见不过的斗争方式,便是为我党深恶痛绝的“刮经济妖风”,为钱和统治者打闹。似乎可以说,真正的民主斗争就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喻于利”的“小人行为”,而“喻于义”的“君子政治”,全TMD是大而无当、祸国殃民的暴民蠢动。

这道理毫不复杂:社会进步只能通过民众争取自己具体的权益来实现,随着统治者的点滴让步,民众逐渐获得权利,社会的民主化也就逐渐实现了。

中国人似乎到现在还是不明白这个浅显道理,总是无法突破从孔夫子到毛泽东一以贯之的对“经济斗争”的鄙视,总是迷醉于大而无当的煽情口号,这怪现状也就是鲁肃说的“重视理论”,其实那是什么鸟理论?既往和现代中国人根本没有建立理论的能力,无非是喊一通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空洞口号罢了。

由此立刻可见从“李一哲大字报”出笼直到89学运的一贯迷误。我个人脚得,老王参与写的那张大字报,当然对其时的中国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但那无非是一种朦胧的感性呼唤,反映了五四以来直到六四的几代中国人对“民主女神”的梦幻式迷恋,与少男少女对梦中仙女或白马王子的意淫没有什么本质差别,跟民主斗争没有多少相干。这种大字报再写一万篇,也不会促进中国社会进步一纳米。倒是那些临时工不懂什么马克思理论,人家干的才是真正的民主活,正如13世纪起草大宪章的英国贵族什么现代民主的理论都说不上来,人家照样在客观上为推动英国民主化作出了划时代贡献一样。

这就是造反派的可怜之处──他们抛汗水、撒热血,效法革命先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祸国殃民,却直到现在也悟不出自己过去是南辕北辙,现在还在南辕北辙,如果不放弃这种“政治挂帅,制度挂帅,革命救国,总体解决,一步到位”的错误“理念”,将来还是南辕北辙,只会祸国殃民。

前段有人自故乡来,我问起家国事。据说,当年的“老造”如今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倒是当年的“老保”个个飞黄腾达。这早在我的意中:与虎谋皮,自当痛遭老虎的反噬,须怪不得老虎无情。闲谈之余,只觉得内心充满了悲悯之感:我其实一直同情造反派,当年有两个铁哥儿们就是“老造”,一个死于非命,一个锒铛入狱,其他人遭遇没这么惨,可也在什么“清查五一六”、“清查三种人”中受够了折腾。如今大夥儿都进了望六之年了,他们的一生过得比我还窝心,真正是被浪费、被人滥用了的一生。所以,用“58年炼出来的牛屎疙瘩”来形容造反派虽不免刻薄,却十分准确。这些人不值得肯定,但值得怜悯。作为最可悲的牺牲品,他们见证了一个最荒谬的时代。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6327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