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两本书《读书与思考》和《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出现的几个物理错误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两本书《读书与思考》和《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出现的几个物理错误   
Truman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10/12/14
文章: 416

经验值: 15459


文章标题: 芦笛两本书《读书与思考》和《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出现的几个物理错误 (777 reads)      时间: 2015-4-28 周二, 下午9:57

作者:Truman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布朗在下面的一个帖子里要我给出我批芦笛一个物理陈述错误的出处,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868617&sid=a33114cb5770b5c168defa762cba19b6
因此我特地找了一下,我记得我当时好像是在《读书与思考》或者《马克思主义批判》
看到芦笛的那个错误的,因此我就再翻看了这两本书,这两本书每本也只
是看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我曾经想把它们看完,结果一直没抽出时间
来。这次为了找到我前面那个帖子提到的他那个物理错误我又随便翻了一下,

这下还找到另外三个错误,因此一并列在这里。并且再加上上次发现的芦笛说
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的实际创始人的谬误。

第一处:
《读书与思考》

第49页,


“大家都知道,20 世纪初的物理学危机并没有“击倒”经典物理学,如今所有的
机械行当的工科学者还在靠牛顿吃饭,而我们日常生活的舒适条件,除了涉及
生物学与化学外,都是经典物理学提供的,跟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并没什么相
干。经典物理学抛弃了“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的观念,但这修改並没有让它
变成“无法证伪的形而上学”。”


我们现在的舒适生活完全离不开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没有这两个东西就没有
现在的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现在的芯片,现在的手机,电脑,自动化控制系
统,电视广播系统,我们的生活水平立马回到上个世纪20年代,甚至19世纪90年
代。没有量子力学就不会有大规模集成电路。想象一下要是大部分与电有关的科
学和技术没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会怎样?这些与电动力学有关。其实离开
广义相对论都还好点,顶多是不能用卫星通信和定位。而连侠义相对论都不能离
开,因为没有狭义相对论就没有现在的粒子物理,没有现在的核电站,原子弹。

还有,不是经典物理学抛弃了“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的观念,而是近代物理和
现代物理抛弃了“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这里从上下文来看似乎是芦笛的笔误。

第二处:
《读书与思考》

第50页,

“严格说来,哥伯尼其实也是错误的,因为他假设太阳为宇宙中
心,这假设和托勒密其实只是50 步与100 步的关系。地球确实是月
亮公转的中心,而太阳确实是太阳系的中心,但两者都不是宇宙的
中心。不仅如此,如果从运动的相对性来说,确实可以把地球视为
参考系,而宇宙就是围绕它旋转。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说,老托
其实一点都不错。”


上面这段就是我前面帖子里面提到的芦笛关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和地球围绕太阳
转是一样的出处,当然我确实也记错了,记得不准确,芦笛只是说从运动的相对
性来说,这个运动的相对性不一定是狭义相对论下的相对性,牛顿力学下也有相
对性,就是牛顿力学系统的伽利略变换。最通常的例子就是在匀速运动的船内,
如果不看外面,人根本不知道船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但是就是放在牛顿力学系
统下,上面这个说法也还是错的,假如地球作为宇宙中心,先考虑地球和太阳这
个系统,这个系统里地球和太阳都围绕它们二者的质心运动。由于太阳的质量远
大于地球,因此它们的质心离太阳中心位置很近,因此可以近似地把地球看作围
绕太阳运转。如果把它们运动的中心设在地球,那整个系统根据牛顿力学根本不
可能稳定。如果考虑太阳系内其它行星也围绕地球转的话,那这个系统就更不稳
定了,更不要说把整个宇宙都看作围绕地球转。所以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说,
老托说的其实完全错误。

但确实现在的宇宙学认为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是宇宙的中心,或者根
本就没有中心,就比如一个球面上,任何一点都可以说是中心,其实是任何一
点都不是中心。但这个情况和芦笛上面说的不是一回事,因为托勒密系统是认为
整个宇宙在围绕一个中心转动,而现代的宇宙学并不认为宇宙在围绕一个中心
转动。认为整个宇宙是去中心化的。

第三处:
《马克思主义批判》

第42页


“有趣的是,在同一条件下,光或表现其粒子性,或表现其波动
性,不能同时表现出两个特性来。”


这句话的描述是完全不对的,因为在任何条件下,光都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
性,这个是物质本来就具有的属性,或者说量子力学就是这么认为的。其实这
个说法还不够完全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量子力学里的物质运动既不是波也不是
粒子,而是一种我们常识无法理解的东西,只能靠逻辑和数学来描述,数学描
述量子力学里物质运动的属性是波函数或态矢量,是希尔伯特函数空间的态矢
量。称它们为波或者粒子完全是为了表述方便,或者与我们的常规经验相符,
方便我们的理解,特别是方便非物理专业的人的理解。

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粒子行为或波动行为,就是人在做实验对粒子的波函数进
行力学量测量的时候,这个时候会表现出粒子性或波动性。这种表现出来的粒子
性和波动性的其中之一,完全是我们人对波函数进行力学量的测量造成的,也就
是量子力学上常说的波函数的坍缩。

也就是说,芦笛上面这句话如果改为

在实验的条件下,人们观测到光或表现为粒子行为,或表现为波动
行为,不能同时表现出两个行为来。

则基本上还是正确的,因为实验上观察到的确实是这样。但背后的物理规律却
不是这样,背后的物理规律(量子力学规律)需要人通过逻辑或者数学推导出
来,才能完美解释这些实验上观测到的现象。

再加点,我虽然不怎么懂哲学,但芦笛批判辩证法这部分我很认同,辩证法确
实是不讲逻辑,本来中国人就没有逻辑思维的习惯,再加上辩证法这样一忽悠
更是要把中国人变成弱智。这里的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根本不能作为辩证法
中的对立统一的证据,因为我上面说了,量子力学里用波函数描述整个系统的
物理状态,它不是两个东西的合一,它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这样,而是另外一
个东西,只是在测量它的时候,表现出粒子的属性或者波动的属性。

第四处:
《马克思主义批判》

第104页


“解决这危机的是由一大批物理学家完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爱因斯坦。他的狭义相对论大胆扬弃了绝对时空观,提出时间和空
间是随运动改变的相对概念,并且扬弃了所谓以太,提出光是其实
是电磁波,并不需要什么以太作介质。”


在这里芦笛认为爱因斯坦提出光其实是电磁波。光是电磁波是麦克斯韦提出来
的,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导出电磁场的波动方程,其中就会出现一个系数,
那个系数具有速度的量纲,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他认为就是光速C。当然实验
证实的不是他,好像是赫兹做实验证实的,赫兹测出那个系数的值正好是光速,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第五处:
芦笛说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的实际创始人。这个也不准确,下面这个帖子是我
的看法,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868454


不过我上面这个帖子有一个地方错误,就是我那里说爱因斯坦对量子论的贡献
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另一个是用量子论来算固体比热。
其实是三个,还有一个光的自发辐射,这个发现其实比用量子论来算固体比热
还重要。因为自发辐射对波尔的对应原理的提出有促进作用。

我得承认,芦笛作为一个非物理专业出身的人,对物理大体上是知道很多的。只
是有很多细节不准确。可以看出他看了很多物理方面,或者涉及到物理方面的书。

作者:Truman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Truman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0235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