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一層層剝下去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最近心情煩惡,一直都沒進來——對了,不少網友來信詢問我最近在寫什麽,《治國白癡毛澤東》何時出版,等等,這裡順便回答一下:過去一年內,我什麽都沒寫,至今毫無寫作慾望,以後大概不會再寫東西了,起碼是不會再出書。指望讀到拙著《百年史綱要》與《治國白癡》的同志們可以死心了。對不起大家。
剛才進來看了一下,見老馬又在我《興許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後面跟帖出醜。謂該發明若成功,則酒鬼們就會拔掉油箱蓋痛飲。而且,據他說,乙醇含氧多,燃燒值低,不適合作燃料,云云。
當年加人曾寫打油詩,說我“閒來無事,打馬為樂”。的確,在我的上網生涯中,沒有什麽樂趣能超過打馬了,或許這是我從上網中獲得的唯一樂趣與酬報也難說。如今這無知文盲又送上來挨打,不打他天理難容。最近大陸朝野常說的一句話是:“人在做,天在看。”這話用在這場合,大概就是指我若不打馬,老天虎視眈眈地瞪著我看呢。爲了不觸怒老天,當然只能竭力鞭馬了。
我在樓下已經告訴他了,酒精不是美酒,只有白癡才會敢去飲用工業酒精,因為那裏面含有不少未能分餾(這個術語是什麽意思,教不了那麼多了,何況鬼大臘腸系畢業的高材生連起碼化工常識都沒有,從何教起?)出來的有害的化合物諸如甲醇、甲醛等等。連文盲都知道,引用了含有少量甲醇的酒精會導致失明以及急性肝壞死。
那還是用植物發酵而成的工業酒精。如今我們說的是用藍菌靠光合作用合成的酒精,那就更可能含有致命的毒素。眾所周知,毋庸置疑,藍菌已被證明含有若干劇毒的生物毒素。經過遺傳工程改造的藍菌製造出來的乙醇,當然也會含有這些毒素。事實上,個人認為,此發明要最終投入實用,一個重大難題就是將這些毒素從產物中徹底分離開,否則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含鉛汽油還要大。但即使分離再完全,也只會有鬼大臘腸系出來的高材生敢把它當成美酒痛飲之。
當然,老馬也有忽悠對的地方,酒精的燃燒值確實不如汽油。但只有無知無畏的臘腸高手,才只知道初二物理教的燃燒值,而沒聽說過高三化學教的“辛烷值”,當然就更不可能明白為何過去的汽油裡要加四乙基鉛。我這裡為毛共擦屁股,免費給他這個被毛毀了青春的失學老年開下課吧。
所謂“辛烷值”,是對燃料在內燃機中抗提前起爆的能力的量化測定,以異辛烷為100。所謂提前起爆,是說燃料在汽缸中還未點火便爆發。因為沒有達到預定的高溫高壓燃料便燃燒爆發了,如此燃燒必然是不完全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效率也就比較低,排出的廢氣中含有的未能燃燒的燃料也就比較多。這種燃料就算燃燒值再高,使用起來也必然很不經濟,而且嚴重污染環境。
與汽油相比,乙醇恰好沒有這個問題,其辛烷值要低得多。因此若在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一般是10%)的乙醇,製成的混合型燃料的辛烷值就要高得多,比舊式的含鉛汽油效果還要好。這用馬氏隧道眼來看完全無法理解:為何把燃燒值低的乙醇混到汽油裡反而能提高其能量轉化效率?
實際上,馬眼根本沒有、也不可能看到(因為無文化,人還特別傻)乙醇作為汽油的替代燃料的主要問題:一、刻下的工業酒精是用植物發酵製成的,據說投入的能量還比乙醇燃燒後釋放的熱能多,整個得不償失。二、乙醇燃燒後會釋出少量具有腐蝕性的乙酸,因而破壞發動機。三、乙醇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儲存在油箱中會將空氣中的水蒸汽吸入,不但降低燃燒效率,而且會傷害引擎。但我深信,科學家們遲早會想出解決這些技術難題的絕招,就像液晶電視如今終於做成了大屏幕一樣,在二十年前這前景似乎還是不可思議的。
打馬就暫時到這裡,說兩句別的閒話吧,還是那天從BBC的Documentary中看來的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的道聽途說。
高二物理學教過“空間點陣”的概念(當然是60年代那陣的高中內容,不知道現在是哪個年級教這些)。教科書還給出了兩類極端例子,一類是石墨:

石墨在化學上屬於碳單質。其原子在平面上形成六角形結構,與蜂房形狀差不多。因為石墨分子由這種一層層的平面累積而成,層與層之間的聯繫就非常薄弱,很容易被拉斷,如同一本書是由一層層紙裝訂起來的,要翻書毫不費事。這就是鉛筆為何用石墨來作:哪怕是孩子那點微弱的力,也能把鉛筆頭上的石墨刮下幾層來,在紙上留下痕跡。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鑽石(或曰金剛石)。它也是碳單質,其化學性質與石墨具有完全的同一性,但其物理性質卻截然相反,非常堅硬,無堅不摧,因此鑽戒常被竊賊們用為鑽穴逾牆的工具——輕輕一劃就能把玻璃劃開。這是因為它的空間點陣與石墨完全不一樣,原子構成了立方體結構,每個原子都被周邊的其他原子緊緊拉住,其結構非常結實,因此便獲得了極高的硬度:

以上乃是中學教的大路貨,其實也就是科普,卑之無甚高論,這個論壇裡想來只有馬悲鳴那失學愚昧老年不知道。然而我下面介紹的從BBC上看來的道聽途說,可就遠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那個節目介紹說,有一個研究物體結構的實驗室,採用了一種DIY式的科研方法,用毛共的說法便是“土法煉鋼”(如果葡萄皮看見此話,恐怕立即就要歌頌他的偉大領袖之英明偉大了)。研究者們想知道,若是把石墨一層層地剝下去(用形象的說法便是把一本書一頁頁地撕掉),剝到只剩下一層原子,其物理性質又該如何。
為此目的,他們用了一種難以置信的簡陋手法:將石墨樣品用膠布反復粘貼後撕掉,每粘一次撕掉一次,據說石墨樣品也就給扒掉了一層“原子紙”。如此反復撕書,每日撕書不止,直到撕到不能再撕,膠帶上最後就只剩下了僅有一個原子厚的石墨樣品。
這時奇妙的“量變引起質變”發生了。當石墨樣品被減到只有一層原子那麼厚之後,它突然獲得了若干新穎的物理性質,諸如超導性。最出乎研究者們意料的,是它的強度陡然增加了。與多個原子層組成的常規石墨完全不同,它具有非常強大的抗牽拉能力。據那位作出發現的科學家說,如果用這種只有一層原子厚的石墨做個口袋,它的強度足可以裝住一隻貓,而不至於損壞。因為它只有一層原子厚,肉眼根本就看不見。於是若把貓裝在這原子口袋了掛在梁上,看上去就像貓自動懸浮在空中一般,云云。
當然,這只是那發現者的口述,他並未展示這種雖然看不見、卻非常結實的原子口袋,想來他們的研究還沒進展到那個地步吧。但這些說道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本人無學,對材料力學一無所知,死也想不通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種奇特的“量變引起質變”。還望本壇的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需要說明的是,那個電視片我只是漫不經心地看了一遍,後來再去網站找,該片卻已經下架,再也找不到了。所以,以上所說,連道聽途說都算不上,很可能是我誤聽誤記誤理解了。倘若此,還盼內行指正。遺憾的是師爺先生失蹤多年。他若尚在,當可以給我們作個詳細準確的介紹吧。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我一句话,就引来了一千五百字的高调回复。我若再多说一句,还不把你累死。 -- 马悲鸣 - (0 Byte) 2013-5-10 周五, 上午11:47 (213 reads)
- 勇敢的心,你说的是真的假的,怎么那么恐怖?俺成天喝52度的红星二锅头,偶尔喝56度的,照你说的俺岂不是严重中毒了?俺下了 -- 阿萨德 - (23 Byte) 2013-5-10 周五, 上午10:10 (209 reads)
- 百撕不得骑姐 -- lemon25 - (0 Byte) 2013-5-10 周五, 上午2:55 (215 reads)
- 老芦阿,你索要的”高等固体物理-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看得懂么?我是看不懂,都是英文… -- 葡萄皮 - (93 Byte) 2013-5-08 周三, 下午11:01 (289 reads)
- 大师兄,有点奇怪,这镇上不是发过介绍石墨烯的文章吗?且详尽得多。见下: -- 7171 - (261 Byte) 2013-5-08 周三, 下午4:09 (271 reads)
- 你在讲石墨烯,这俩哥们儿已经是诺奖入袋了 -- 害人虫 - (0 Byte) 2013-5-08 周三, 下午3:48 (217 reads)
- 中国传统白酒(包括名酒)全部甲醇超标——转帖的,希望懂得的大佬给评价一下 -- 勇敢的心 - (1833 Byte) 2013-5-08 周三, 上午9:54 (303 reads)
- 谢谢你给我的知识 -- 加人 - (0 Byte) 2013-5-08 周三, 下午10:35 (183 reads)
- 哈哈,刚来就赶上芦先生发新贴了,先板凳,后欣赏 -- 勇敢的心 - (0 Byte) 2013-5-08 周三, 上午9:30 (195 reads)
- 为什么不写呢?现在国内自由派和毛左派正在开展新的一轮思想斗争,如火如荼,好不热闹。芦老等海外华人,可以以客观中立的身份, -- 沧浪之水 - (10 Byte) 2013-5-08 周三, 上午6:11 (231 reads)
- 目前已经有不少发动机可以烧乙醇了 -- kingsmill - (81 Byte) 2013-5-08 周三, 上午5:54 (262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