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提上来答别提网友,关于音乐欣赏的社会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提上来答别提网友,关于音乐欣赏的社会性   
土土007






加入时间: 2008/04/19
文章: 780

经验值: 28579


文章标题: 提上来答别提网友,关于音乐欣赏的社会性 (324 reads)      时间: 2009-4-19 周日, 下午2:46

作者:土土007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嗯,兄台说的很有些道理

但是欣赏梁祝这样极端典型的标题音乐是不可能脱离开强大的历史人文背景的,甚至向外国人介绍的时候也会首先说故事先于音乐。对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所以欣赏和音乐创作很多时候是个和社会互相反馈的过程,在音乐系统和社会系统间是相对独立又互相搭接的关系。社会对音乐的欣赏就是其中一个接口。

毫不夸张的说,除非你是从纯粹形式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和欣赏梁祝,否则是不可能不受影响的。我当然不反对你把梁祝理解成并非爱情那样的普世主题。不过,哪怕你故意要和大家的欣赏习惯拧着来,把它设想成抗洪救灾之类,你还是受了梁祝标题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之中最大的一种。道理很简单,流俗的东西迫使你努力去回避它,反而破坏了一开始应该有的欣赏之开放性。

+++++++++++++++++++++++++++++++++++++++++++++++
别提网友的发言:


也来说两句:俺理解不了《梁祝》表现的是普世价值。 (9 reads) 时间: 2009-4-19 周日, 下午12:49

俺始终认为,音乐叙事就是瞎掰。《抗婚》一折,为什么不是“抗洪”,“抗震”,“抗日”?
用音乐来阐释“价值观”,就更理解不了了。难道只因为题目提示了那个爱情故事,就可以认为那个曲子表现了价值观吗?
俺认为,音乐是不同于语言,逻辑,甚至具体形象的另一种思维形式,它是人的另一个“维度”。

+++++++++++++++++++++++++++++++

SHWJ网友的发言:

也不全是瞎掰,“抗婚”确实可以改成“抗洪”,“抗震”,“抗日”,但是无法改成“庆祝金婚”,因为傻子都能听出乐曲里的情绪是不一样的。

音乐的叙事,就是用能表现不同情绪或情境的旋律来“叙事”,但不是像语言叙事那么精确。

不能说每个音乐作品都体现价值观,但是叙事性的音乐作品,典型的是歌剧或舞剧的音乐,肯定是要体现某种价值观的。

++++++++++++++++++++++++++++++++++

芦笛网友的发言:

我不认为《抗婚》可以理解为“抗洪”、"抗震”,当然可以理解为“抗日”——“抗”马家少爷之“日”,因为若我记得不错,《抗婚》先是一段“邪恶”音乐,表示有阶级敌人破坏,然后是大段抗议和诉说,极尽曲折缠绵,跟抗洪抗震完全是两回事,抗洪应当有描写洪水的音乐,抗震也应当有象征地震的旋律,若是抗日本人,则应有金戈铁马之声,不必苦苦哭诉。当然,所谓哭诉云尔,也是戏曲音乐早就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不知道鬼子是否也会听出那是哭诉来。

作者:土土007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土土007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298422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