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腊子口战役的谎言”是什么?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腊子口战役的谎言”是什么?
芦笛
刚才在某老相好的网站上浏览(这里特地表扬该相好最近有改恶从善表现,停止成批剽窃拙作以支撑其网站的做法了,而且更绝口不提我,特此通令嘉奖,希望保持下去,放弃肆无忌惮地盗窃还要辱骂失主的下流习惯,学着作个正派人,朕有厚望焉),看见某位“博讯螺杆”先生写的《腊子口战役的谎言》,其中说道:
“近来有网络写手芦笛先生云红军‘伤亡逾千’,但查遍资料也未见有‘伤亡逾千’的记载。也许,在中共早期的《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等回忆录上有这样的记载,伤亡逾千(超过一个团)属于重大伤亡,但如果伤亡逾千,那几米宽的隘口岂不堆尸如山?伤员又怎么抢救呢?”
窃以为,螺杆先生的话说满了一点,“查遍资料”云云,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敢讲得出来的。大概螺杆先生吃准了我的网文都是信口开河,所以才敢这么说。其实这也不错。本人过去不拿写网文当回事,很多事都是凭记忆讲一通,心里总想这反正不过是网文,并非正式论文,何必去特地查资料?
但后来金唢呐网友光顾此地后,对此提出了批评,说我写作态度不是很严肃,其实引用的资料去查一下也并不费事,这点案头准备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云云。我觉得很有道理,“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不管你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查遍资料后,发现此语录原来出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只是作了倒装)。何况是老金?再说,既然要写史论,讲究的不但是“无一字无出处”,还要对资料进行辨析。
所以,本人现在凡引用史实,都是有出处而且认为比较可信,才会使用。我之所以不注明出处,倒不是开不出参考书目来,而是因为拟出版的该书准备走易中天的通俗趣味路子,面向普通读者而非学者,用不着这么做。
这“腊子口伤亡逾千”自不例外,其出处乃是杨奎松所著《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该书第26-27页上有这么一段话:
“自腊子口一役后,仅有的数千红军减员竟又‘超过一千五百人’,使中共领导人深感震惊,就连毛泽东也叹息道,损失如此严重,就是过雪山草地也未曾有过。”
根据作者的脚注,这段话来源于1935年10月的《毛泽东关于行动方针的报告》。我无法享受国内学者的便利,无法核实这报告是只有杨才能看到的内部档案,还是业已发表的公开资料。但可以肯定:
第一,它不会是作者杨奎松捏造出来的,杨既没有作案动机,更会因此身败名裂。因此,可以认定,这史料是genuine的。
第二,它的内容也是truthful的,其时毛泽东已经当上了实际上的最高军事决策者(当然正式当上军委主席乃是洛川会议上的事),绝无可能捏造在他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遭受的重大伤亡,尤其那将有助于张国焘证明北上是错误的。恰在是年是月,徐向前和陈昌浩就曾联衔致电警告林彪、聂荣臻、彭德怀,谴责中央在毛周张会议包办之下,企图用数千名战士来掩护各个中央委员跑到蒙古苏联去找出路,预言不出两三个月,红一、三军团必然会在冰天雪地中不保(《徐陈给林聂彭电》,1935年10月11日,查遍资料后才发现这史料出于上引同一本书),现在还在同一个月内,“北上先遣队”*还没逃到中蒙边境,便已损折一千五,这岂不是证明了毛的主张是错误的?他还会夸大或甚至捏造红军的伤亡么?
(关于如何鉴定史学研究中的硬事实和软事实,我老人家早就作过一系列教导了,这儿是其中一篇: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665052
以上也是如何鉴别文献证据的genuineness and truthfulness的具体演示。)
第三,由此可知,腊子口战役确实发生过,而且相当激烈,使红军遭受了难以承受的重大伤亡。
第四,中共官方大肆渲染红军在该役中的机智勇敢,却隐瞒了红军遭到的惨痛损失,不能排除腊子口是红军使用臭名昭著的人海战术,靠一波波冲锋拿下来的,这才造成了超过一千五百人的伤亡。
所以,螺杆先生那斩钉截铁的结论:
“所谓腊子口战役和那个‘飞夺泸定桥’一样,都是夸大事实的谎言。”
只怕经不住推敲。我党夸大红军的机智勇敢是必然的,但若为了否定这点,便毫无根据地否定红军遭受了重大伤亡,连“如果伤亡逾千,那几米宽的隘口岂不堆尸如山?伤员又怎么抢救呢?”的昏话都说出来,那就是搞笑了。螺杆先生到底有何证据,认定红军的伤亡人员只会悉数倒在隘口,不会是在险阻外面?莫非那是白刃战,因而没有远距离杀人的可能?至于要想知道红军怎么“抢救”伤员,根本就用不着“查遍资料”,只需看看《张国焘回忆录》就够了。
大概螺杆先生看我掰“飞夺泸定桥”的谎看得热闹,也想来掰上一掰。可惜啊,恕我直言,这活看着容易,不幸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能力。不会严谨逻辑思维并有广泛阅读积累、感情又压倒理智的同志,能做到的无非就是如小安子安魂曲一样,玩点阴谋论而已,与学术没什么关系。至于推测“在中共早期的《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等回忆录上”会记载伤亡人数,那需要的就不是一般的脑袋了。
综上所述,共军渲染的腊子口战役当然是谎言,但不是如博讯螺杆先生奇特幻想的那样,该战役是我党捏造出来的,而是隐瞒了我军遭受的重大失败。博讯螺杆先生出于朴素而炽烈的阶级感情,和我党对着干,实行“主题先行”,为了证明腊子口战役不曾发生过,或腊子口不是天险,竟然毫无依据就否定红军在该役遭受了重大伤亡,乃是典型的文革专案式“学术考证”。
-------------------------------------
* “北上先遣队”乃是红一、三军团违背红军总政委张国焘与总司令朱德的暂停前进的命令,私逃北方后最先使用的番号。据张国焘说,四方面军的同志对此作法非常愤怒,指出这是毛使出金蝉蜕壳之计,利用四方面军经过重大牺牲打开的北进通路悄悄溜走,再不管其他大多数同志和军队,使用该番号暗中挟带中央机关和各要人,是要让蒋介石误认中共重心仍在毛儿盖,就不会把进攻矛头对着他那支队。毛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受失败观念主宰,二是“宁我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的权谋思想作怪,只有毛泽东才会玩这一套,云云(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三册,268页)。鄙意此论甚为有理。毛一直都在干这手,后来到哈达铺发现陕北有根据地后,便自称“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玩的仍然还是金蝉蜕壳之计,内部要坚决争中央的正统,外表却让蒋介石认为中央在张国焘那儿。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09-4-03 周五, 下午2:30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