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腊子口战役的谎言”是什么?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腊子口战役的谎言”是什么?
所跟贴
(螺杆在博讯论坛的回应) [转帖] 军事常识错误:减员=伤亡
--
若迷
- (597 Byte) 2009-4-04 周六, 上午11:43
(207 reads)
若迷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5/16
文章: 3610
经验值: 164705
标题:
若迷在博讯的回应: 军事常识:战役后的减员最大因素是伤亡。
(184 reads)
时间:
2009-4-04 周六, 下午1:08
作者:
若迷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芦笛最开始的原话是:“•••腊子口战役伤亡逾千。”
芦笛后来出示的杨奎松的话:“自腊子口一役后,仅有的数千红军减员竟又‘超过一千五百人’,使中共领导人深感震惊,就连毛泽东也叹息道,损失如此严重,就是过雪山草地也未曾有过。”
芦笛同时出示了另外一份当时共军指挥层的资料,说的是:“(《徐陈给林聂彭电》,1935年10月11日,查遍资料后才发现这史料出于上引同一本书),现在还在同一个月内,“北上先遣队”*还没逃到中蒙边境,便已损折一千五,”
首先上面三者对战争的用词是一致的,芦笛用的词汇是‘战役’,杨奎松用的是‘一役’,共军的电文用的是‘一个月内’。这其中两个人明确地说是战役,第三个虽然没有明确地说是战役但显然不是指一次战斗。 请注意,战役不是仅仅一个战斗。
你说:【什么是减员?包括伤亡(作战伤亡和非作战伤亡),掉队,失踪,被俘等,除湘江一役后,红军长征一路下来,作战伤亡已经不是减员的主要原因,非作战伤亡、掉队和逃跑才是主要原因。腊子口之役后,红军减员超过一千五百人,这里说的是减员,不是伤亡。】
请对照杨奎松的话:“自腊子口一役后,仅有的数千红军减员竟又‘超过一千五百人’”,这当然指的是整个战役后的减员。而作为军队还有什么比战役中的伤亡更为严重的减员呢?即使你的说法“红军长征一路下来,作战伤亡已经不是减员的主要原因,非作战伤亡、掉队和逃跑才是主要原因。”是如实的,那也是指整个的红军长征,而不是一次战役之后的大减员。而战役后的大减员只能用作战伤亡作来解释。
再看你所说的【八米宽的隘口】。按照你的描述好像一个战役只有一场战斗,而这一场战斗又只是只集中在一个八米宽的隘口。请问,你是不是在说战役?
你问道:【是杨奎松权威?还是聂荣臻权威?】这不是只信哪一个权威而不信另一个的问题,关键是要将不同的说法拿来再进行分析,谁的说法更合乎逻辑就信谁。
最后想说的是,你在腊子口战役这个话题上首先不是抱着探讨历史真相的态度,而是上来就给对方扣上帽子,说什么“芦笛先生真能替中共吹”。你接下来想要干的就是为了证明芦笛替中共吹而已。首先给对方定罪,指责其有一个罪恶的动机,然后才是你的花大力气去证明这一罪恶动机的企图。更重要的是,污蔑辩论对手的身份和动机是你的一贯做法。老芦之所以回敬你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况且你还多次不去反驳他的文章只是一再的侮辱他。要知道,网上是无界的,谁的言论都是对大众开放的,要想知道谁说了什么费劲的只是一个点击而已。
作者:
若迷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740492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