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虚怀纳谏”的悲哀——答斯魔衲质疑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虚怀纳谏”的悲哀
——答斯魔衲质疑
芦笛
小衲认为拙作《“唯武器论”与“人的因素第一” 》中民主国家具有的智力资源动员优势不能成立。谨对他的质疑逐条答复于下:
“第一条,在紧急状态(如战争)的改错机制当然是专制国家要有效率得
多。不用开会,扯皮。你举的例子,正是因为在战争状态下民主国家也必
须在某些方面实行独裁,不搞‘令出多门’。”
你没明白,我说的改错,是改最高统帅的错,谁有本事去改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的错?谁有本事撤换他们?少数德军军官之所以要在后期谋杀希特勒,正是因为没有和平改错机制。在比纳粹更恶劣的共党国家,就连这种“阴谋暴力改错机制”都不存在。
在民选国家中就没有这问题,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帅是分开的,总统或首相负责作开战之类的重大决策,但并不指挥战争,实际上的统帅则由军人承担。若最高军事长官违背了总统意图,总统就可以撤换他,麦克阿瑟被撤就是例证。如果按他的意思办,则美国势必卷入与中苏的全面战争中,这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也不会为选民批准。
此外,总统或首相虽是负责作重大决定的最高领导,但不但宣战之类的决定需要国会批准,就是集体犯了错也能得到纠正。在实行英式民主的国家,内阁如犯了重大错误,立即就要倒台。例如英国首相张伯伦犯了绥靖主义的错误,在战争爆发后就只得下台,由一贯反对他的主战派丘吉尔取而代之,出任战时领袖。事实证明这选择十分明智,如果不是丘吉尔当家,英国根本顶不住。这一点连日本战犯辻正信都承认,还说日本就是因为缺乏丘吉尔这种领袖才战败的。
实行美式民主的国家虽没有这种即时改错的可能,但总统也必须面对国会的质询。战时虽然两党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但国会与选举并不停止存在,必要时国会甚至可以否决总统命令。例如70年代北越撕毁巴黎协议,大举侵犯南越,福特总统下令紧急援助南越政府,其命令就由国会两院一致否决。而且,哪个总统若犯了大错,顶多也就四年,选民们会用总统选举来改错。
这当然不是说“人民改错”就一定是对的。例如上述国会否决总统紧急援助南越的命令,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我看实在难说。它其实只反映了议员们普遍的“受够了”的心理,这当然代表了当时的普遍民意,不过说到底乃是一种情绪,谈不上冷静的理智决策。而且,改错可以来得相当晚,例如布什居然干满8年才下台,何其迟也!不过,好歹总有改错的可能,不像极权国家只有“自然改错机制”——全国必须耐心等到大独裁者寿终正寝。
“第二条,‘这种勇于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主动首创精神,根
本就不可能在极权国家的军人中看到。’您只给了结论,而没有任何论证和
证据。过去的战争全都是在极权国家中进行的(民主国家的出现也不过是人
类历史长河中的近期事件),难道过去的军人都没有那种精神?”
怪了,我怎么没作论证,没有给出论据?你怎么看不见?我历来反对“不证而论”,怎么还会干这种事?我已经说了,民主国家实行个人主义,尊重个人自由权利与自由意志的生活方式,使得人民包括军人的精神面貌与极权国家的完全不同,富于自由创造精神,并给出了若干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而极权国家实行所谓集体主义,强调的是无条件服从,压制个人权利、自由意志与独立思考,因此个人的主动创造精神难以得到自由发挥。
这一点在纳粹和苏联都得到了充分表现。论将领“才华密度”之高,全世界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德国,当真是繁星璀璨,可一代名将们只因为不盲从元首,却要坚持己见,便悉数被罢了官,所有最优秀的元帅都没逃过这个下场:勃劳希契、龙德斯泰特、古德里安、曼施泰因、隆美尔……(以被解职先后为序,隆美尔没有被解职,是被赐死,死后还享受了盛大国葬),最后只剩下马屁精凯特尔与约德尔。
这还不足以证明极权制度与独立思考坚持己见不兼容?极权国家只许有一个原创大脑,那就是大独裁者本人的。你的想法和他的一致时倒没问题,不但才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还能被他赏识与提拔,例如古德里安、曼施泰因和隆美尔都是他看中并一手提拔上去的。曼施泰因的法国战役计划本来被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否决,但曼施泰因在调任第38军军长时受到希特勒礼仪性接见,他便利用这个机会向希特勒面述了他的计划。希特勒在瞬间内就领会了该计划的实质并表示赞许。全靠希特勒的干预,德军才采用了这计划。曼施泰因因此极度崇拜希特勒,宦途也一帆风顺,直至他与希特勒开始意见不和为止。隆美尔的故事也大同小异,以无限崇拜者始,以异议人士终。
如果独裁者有严重的心理疾患,那有才华而敢于独立思考坚持己见的将领反而会成为他的无穷猜疑对象。大陆出来的人不用再解释这点了吧?
需要介绍的是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此人是公认的苏联军事天才,是最先看到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的军事家之一。他独立提出了机械化战争思想,亦即所谓“纵深作战”(与德国的闪电战不同,强调的是多点同时突破,不断向纵深插入,以多个而不是一个战役摧毁敌军),形成了整个苏军的战略思想,成了苏军在二战中的指导原则。
然而这种难得的军事天才却被斯大林莫名其妙地清洗了。苏联第一批元帅有五名: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布留赫尔(即蒋介石在国民革命时的顾问加伦将军)、叶戈罗夫(曾任冯玉祥的主要军事顾问之一),后三个军事内行都被处决了,只留下政治元帅伏罗希洛夫和骑兵元帅布琼尼。前者是斯大林的死党,对军事一窍不通,后者则被部下讥为“一个胡子很大而脑子很小的人”。
伏罗希洛夫最大的战争贡献,便是由他指挥的苏芬战争的巨大灾难。斯大林以铁木辛哥(本坛铁木网友心爱的哥哥?)取代了他,才扭转了战局。二战爆发后,他唯一的贡献就是在指挥西北方面军时,只带了一支手枪便亲率部队向德军的坦克发起反攻。因为他的努力,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他也被朱可夫取代。
那“小脑美髯公”布琼尼则更出奇。尽管他也参与制造了芬兰灾难,却被斯大林任命为国防部副人民委员。二战初期,他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在乌曼战役和基辅战役中被包围全歼, 150万官兵阵亡或被俘,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光辉记录。
这两位只配当军曹的元帅尽管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却一直备受斯大林垂青(斯大林快死时才开始猜疑伏罗希洛夫)。而才干杰出的朱可夫却在战后立即被降职。这种事也只会出在极权国家,盖大独裁者最关心的还是个人忠诚。只有在性命交关之际,才会暂时突破这“忠诚第一”的干部政策,“破格任用”那些才干突出而又桀骜不驯的人。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毛泽东都是这作派。
当然,诚如小衲所言,民主国家出现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莫非在此之前的军人就没有首创进取精神?当然有。不过请注意:
第一,极权制度也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并非古已有之。不要把极权制度和旧式专制制度混淆起来。
第二,我说的是极权政体不能像民主政体那样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这是比较而言,并不是说极权政体之下个人聪明才智就一点都无法发挥。当然这也是我表述有问题,没有说明白这是比较而言。
第三,上面已经说了,在极权政体下乃至一般的专制政体下,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前提是对独裁者的绝对忠诚。如果个人主张利于国家,但不利于独裁者,甚至只是拂逆了他的意思,就可能受到制裁。当然,独裁者也不都是一模一样的。在旧式专制社会里有明君、庸主与昏君之分,如果是明君如唐太宗也能克制自己,听取反对意见。在这种社会中,发挥个人才智的唯一希望便是“明君虚怀纳谏”。光是史书中对统治者这种优秀品质的赞颂,就足以说明专制社会中的才智之士有多悲哀。民主社会特别是美国不存在类似问题,是千里马总能脱颖而出,并不需要伯乐赏识。
“第三桥,‘民主国家具有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实行学者治国的传统,
即使是在和平时期也由学者专家们组成智库,研究政治和军事战略。’虽
然有道理,但是极权国家有另外的机制来充分利用知识分子,比如爱国主
义,物质刺激,等等。邓稼轩造原子弹不就是例子吗?还有巴浦洛夫的
‘科学没有祖国,但科学家有祖国’云云。”
没错,如果极权制度不使用软与硬两手,它根本就不可能维持下去。软的那手包括物质诱惑与意识形态洗脑,它当然有效。可惜啊,极权制度压制人材的能力远大于它使用人材的能力,苏联科学家的遭遇就最能证明这一点。
图波列夫、别特里亚科夫(V.M.Petlyakov)波里加尔波夫(N.N.Polikarpov)都是苏联最有才华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和别特里亚科夫在1937年与其他优秀研究技术人员一道,以“俄国法西斯党”的冤枉罪名被捕,就此将设计局搬到监狱里去。1940年图波列夫被判10年徒刑,继续在牢里从事飞机研究设计工作。二战中苏联最优秀战术轰炸机“图-2”就是该局推出的。尽管立下了这一殊勋,图波列夫仍被关到1944年才因“从事重要的国防工作”被释,直到斯大林死后两年才获平反。
别特里亚科夫的遭遇要比老图好得多,他因为主持设计生产重型轰炸机图-1和图-3,远距离高空轰炸机别-8,俯冲轰炸机别-2,不但出狱较早,而且还获得了苏联国家奖、两次列宁勋章和红星勋章。
波里加尔波夫被捕最早。早在1928年,他就因设计的战斗机“伊-6”无法工作,与450名飞机设计师和工程师一道被捕,他本人被判死刑,两年之后改判10年劳改,后又在1931年获释。他最大的遗憾,还是主持设计的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伊- 180的项目被取消,而他作为飞机设计师的职业生涯也就此结束。之所以如此,乃是航空工业部副部长雅克列夫(著名“雅克”战斗机的主要设计师)向斯大林进谗言的结果。
这也是极权国家中常见的恶性竞争现象。雅克列夫利用斯大林的信任和自己把持的权力,以设计师“不负责”和“蓄谋颠覆”的罪名,压下或取消了许多优秀飞机研发项目。民主国家当然也有此类politics,但性质和程度远远逊于极权国家,起码没见过谁以政治理由压制竞争对手,遑论指控他们是颠覆者。
当然,不容否认,极权政体相对于民主政体的优势,就是它能不顾百姓死活,把巨额金钱投在独裁者认可的关键项目之中,因而能创造出“中国人就是穷得没有裤子穿也要造原子弹”的人间奇迹,在短期内便能在落后的基础上“单科独进”,在某些领域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苏联军工科研的高水平就是这么突击上去的。然而问题在于,这些项目的拍板完全取决于外行的独裁者,于是有无量前途的发明就会因他们的无知而被晾干。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在德国遭受的命运就最能说明这一点。历史学家的共识是,那飞机的性能远远地超出了当时的所有螺旋桨式战斗机。若不是希特勒莫名其妙地讨厌那“玩具”,延误了它的研发与生产,德国人可能会夺回本土的制空权。原子弹在德国遭受的类似遭遇就更不用说了。
由此产生的又一问题是,落后国家的独裁者常在内心缺乏自信而“崇洋媚外”,因而压制本国科技人员的首创精神。苏联的原子弹工程就最能说明这一点。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消息使得斯大林倍感震动,他立即指令特务头子贝利亚负责原子弹工程。贝利亚把苏联的物理学界翘楚集中在一起,给他们下了军令状,同时还配备了第二、第三梯队,若第一梯队到期完不成任务便送劳改营,换上第二梯队。第一梯队的科学家们深知厉害,日以继夜地工作,但贝利亚不许他们独立思考,却把从西方偷来全套图纸交给他们,要他们忠实复制,丝毫不许走样,以致有的科学家提出来的改进建议都被枪毙了。
这结果便是老金指出的那个问题:极权国家总是在抄袭西方的发明,实行“爬行主义”,顶多只能做到“西方资产阶级能做到的,东方无产阶级也一定能做到”,不可能实现“西方资产阶级不能做到的,东方无产阶级照样能做到”。这发生机制斯大林早就讲清了,那就是东方“无产阶级”不相信“个人英雄主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衲的质疑不能成立。当然,我竭诚欢迎网友尽可能砸砖,这样若那书真能出版,则我也就少了出丑露怯的机会。谢谢!顺便在此感谢buhong网友的指正,查了一下,保卢斯指挥的是第六军团,你说得很对。
小衲最后说:
“总而言之,我觉得在非产状态下,紧急状态下,比如战争,自然灾害,极权国家肯定是比民主国家效率高。”
这话也对也不对,看是哪方面。我自觉已在前文中说明白了:若是强制性动员民力和国家资源,则民主国家根本不是极权国家的对手。事实上,极权国家常常是战争的负筛选选择出来的。春秋战国的持续战乱筛选出了原始的军事极权政体秦王朝,近现代中国的持续战乱先筛选出了国民党,后筛选出了中共,都是因为它们具有竞争对手没有的动员能力与战斗力。
但这种制度的缺陷是它的被动性,主动只能来自于上面,下面只能服从。因而在动员开发利用智力资源这方面就必然不如民主国家。这点我觉得已在那篇文章中说明白了。其实伟大领袖本人也早就看到了这问题,这才会说什么:
“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
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
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他的可笑之处,是看不到这在极权政体下完全是缘木求鱼,真要出现了这种局面,他第一个不能容忍。因此,毛最突出的特点还是他的叶公好龙。
“改天再写篇文章说吧。题目已经想好了:《芦笛的平凡世界》。”
好啊,快写吧,拭目以待。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