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钱袋重于脑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钱袋重于脑袋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钱袋重于脑袋 (1373 reads)      时间: 2008-6-03 周二, 下午12:31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钱袋重于脑袋


芦笛


昨天睡前读报,看到爱国匪类在韩国汉城(现在人家改名首尔了)为非作歹,引起人家全国公愤,掀起反华浪潮,气愤愤地几乎一夜没睡着,今天本想写篇《蠢党蠢民立志要把中国变成过街老鼠》,但又觉得没意思。写这种文章非但无济于事,而且越写越愤怒,伤身,不宜频繁写作,跟房事似的,要有个休养恢复过程才行。据《聊斋》教导,“房后三日,精气可复,若旦旦而伐之,纵大罗金仙亦不堪矣。”(声明,最后这句是我杜撰的,因为记不住了,篇名也记不住了,反正是某书生遇到一狐一鬼,狐心善,非但没有采补,还实行“过礼拜六”,每周一次,但鬼天天来和他交欢,害得他快死了。狐把他救活后,面责女鬼,说了上面那番话,意思是说,连和人做爱都必须有个三日的精气恢复期,何况是跟阴气伤人的女鬼?现在你和他实行毛主席著作天天读,不死何待?)爱你喂,写这种文字与和鬼做爱也差不多,所以明天再说吧。

刚才进来看老金的杰作,大笑绝倒之余,却又觉得很奇怪。我大概出国早,从未听过国人对印度人的评论,更未想到国人居然会以为阿三蠢,盖我非但没有这种概念,而且从小就对印度人灿烂的文明与出众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稍微有点文化修养的人都该知道,印度乃是真正的文明古国,不是中国那种西贝货,历史比中国久远多了,那还不光是个岁数问题,更是人家的文明成就。古印度人非常聪明,天文历算数学都非常发达,“零”这个非常重要而且抽象的数学概念就是印度人的发明。在所有的文明古国中,似乎就只有印度人发明了这个概念。古阿拉伯人的数学成就也非常了不起,但就连他们也是从印度引入这个概念的。国际象棋也是印度人的发明,中国象棋乃是从印度引入的。就连12生辰也是从那儿来的。

印度人最伟大的文明成就,还是它那无比深邃的哲学和宗教,佛教不必说,印度教也非常了不起。他们把神分为三个,分别为“创造”、“维持”、“毁灭”,这里面透出来的大智慧,全人类无任何一个其他民族可及。其他文明都有相似的“创世纪”的神话,认为有个造物主造出了一切,但所有的人都竟然没想到,创造并没有概括了一切自然活动与现象。一切事物的完整变化过程,从生物到非生物,从宏观到微观,都要经历诞生、存在与毁灭的三部曲。芸芸众生之中竟然只有印度人发现这一点,与只有他们发现零这个不存在的数量一样,实在是了不起。

印度哲学之浩瀚渊深就更不必说了,光是《吠陀经》里那些名堂之复杂深邃,就似乎不是远古原始人的脑袋能想得出来的。佛教哲学之渊深复杂,令后起的西方哲学相形失色。那还不光是佛教,随便刨个二流哲学家出来,都不是近代以前的西方可以抵挡的。记得我在旧作里介绍过印度某位哲学家提出的二元论,其精美绝伦似乎远超笛卡儿的二元论。

古印度的文化艺术也非常发达,神话、雕塑、诗歌、戏剧等等之辉煌灿烂,令人沉醉。光是诗剧《沙恭达罗》就是历万世而不朽的艺术杰作。这文化余绪一直流传到近现代,青年时代最令我沉迷的乃是印度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虽然中年后我便与文学作品诀别,几十年再没碰过那些sentimental的东西,但直到今天,泰戈尔的《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中那些优美的诗句还会偶然如清泉一般汨汨地在心头涌出,令我神迷心醉久之,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这些文化瑰宝,咱们有万分之一么?轮得到咱们看不起阿三么?老实说,中华文明的一个重大源头就是印度文明,凡粗知国学者都该知道这点。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等教义,对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起到了何等关键的作用,任何一个对传统社会略有所知的人都不能否认。如我过去多次指出的,儒教的三纲五常之所以能变成主宰两千年中国人行为规范的天经地义,靠的不是大儒的说教,而是那些民间末流文人借用佛教因果报应编写出来的大批劣等文艺宣传品,诸如评书、戏剧、唱本等等。几乎没有一部中国的虚构文学作品没有打上佛教的印记。如果没有佛教哲学的引入,就绝对不会有宋明理学的诞生。孔孟之道原来毫无哲学成分,自程朱开始,因为佛教哲学的影响,所谓新儒家才首次加了点“理”和“气”等劣质哲学佐料,但那点东西若跟舶来真品相较,堪称一钱不值。

想想只觉得中国人的老祖宗实在没什么出息,就连艺术都是进口来的。如今的“国乐”的乐器除打击乐外,管弦乐基本来自西域,雕塑则完全来自于印度。没有印度,也就不会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所谓世界文化瑰宝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山西云冈石窟,五台山,河南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等等。就连《西游记》上的孙大圣,其原型也来自于印度神猴神话。如果不是受梵文这种拼音文字的启迪,则咱们可能连“反切”的蠢笨花招都想不出来,那么“国学”中又要少了个因愚蠢而产生的“学问”。

就这种文化与智力上的无产阶级,还敢鄙视人家资本家?(当然我这话可能说得过分了,真正的无产阶级应该是非洲丛林中的黑兄弟,咱们应该算是贫下中农,阿三则不是地主也是富农。)

当然那是“解放”前。“解放”后托我党的福,国民的平均文化水平似乎超过了印度,但那基本是粗制滥造,以数量代质量,办了大量的皮匠速成训练班,批量生产了大批伪文盲,其最大特点是心智连儿童水平都没有,连做人的体统是什么都不知道,具有彻底颠倒了的耻辱观,例如以章子怡小姐为首的文明盲带头在国外以感情讹诈的方式强行募捐作恶叫花,以行善为名,行抢劫之实,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要把这种见不得人勾当卖弄到她的博客里去,以彰显她的“爱国情怀”,这种人竟然愚昧到连“强行募捐就是抢劫”的文明常识都没有,有谁敢说她有点起码文化,配做起码的文明人?

这是从道德素质来说,智力素质又如何?看看诺贝尔奖就知道了,印度的诺贝尔奖得主在第三世界中居于首位,早在1930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就曾因发现拉曼效应荣获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如今世界一流大学中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哪怕是在一般大学也罢,印裔教授的人数似乎都超过了华裔,而且平均职位也要比华裔高。

所以,要比脑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咱们是绝对比不赢人家的。唯一可以引以为傲的,还是咱们的经济实力。如今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上第三大经济强国,仅次于老美和日本,而印度还远远落在中国后面,什么时候能赶上中国还在未定之天。

其实财富和智慧是两回事,聪明人未必能发财,发财者未必有文化。例如日本非常之富,可它过去有什么灿烂文明?现在的文化也高明不到哪儿去。亚洲四小龙就更不用说了,港台有什么文化?连大陆都不如。西方人也如此,比起欧洲来,老美只能算老粗(除了东欧前苏联卫星国外,似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的人不鄙视老美,认为他们是没文化的暴发户,当然不能排除这是嫉恨心理,不过美国人确实不如英国人,光那教养都没法比,就连教授都这样,老美的教授和英国的教授完全是两回事。起码需要几百年的文明熏陶才能陶冶出一个英国绅士来)。

由此就产生了疗愚是否有必要的问题。无可否认,中国人的平均智力确实比较低下,其主要特点是敝乡土话说的“傻精傻精的”,那意思是,某人其实很傻,但故作精明状。你要说他傻吧,他的小算盘还打得精来兮,而且自我感觉还特别好,自以为是鬼谷子转世,处处要把小聪明使到十足十,让你看在眼里哭笑不得。很多中国人(不说是大多数吧)我看就这德行,尤以上海人为然。

但这又怎么样?如同香港早就证明的,没文化、素质低丝毫不妨碍致富,而这才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富了不就行了?除此之外更需什么别的追求?难道我辈“知识分子”盼的不是国民能够满足心愿,还要在此之外莫名其妙地折腾?老金说的“开心就好”,现在许多国人特别是大多数伪知识分子真文盲确实很开心,我等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干嘛涅?咱们有什么权利硬把国民不需要的东西塞给人家?

再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从来是个伟大真理。老美原来也没什么文化,但人家有钱,重赏之下,何才不得?君不见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使馆就老美的最热闹?申请签证者排成长龙,绕屋三匝,无墙可依。英国大学好像就是专为美国训练人才开办的,人才都统统流到美国去了,就连好莱坞影星中也有许多英国俊男美女,一开口就露馅,倒是Mel Gibson的澳洲乡音似乎还不甚明显。钱袋必然吸引来脑袋,此所以其他国家要出现英国人所谓brain drain。中国发了之后,当然全世界的聪明人都要往那儿跑,到时咱们不就可以效法老修,愣把瑞典数学家尤金说成是俄国人?(当然毛子没有这么直接说,只是从不提尤金是哪国人,一律冠之“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尤金”)

说了这半天,我这可不是反讽。早就说过了,孔老二把“不惑”当成个人成长的里程碑,说明他根本不是什么思想家,这才会对人的智力成熟过程如此隔膜。如果那“不惑”解为“不受诱惑”,那指的只可能是道德家的修炼“圆满”过程;但如果孔的原意指的是“不再疑惑”(到底指的是什么,只有起他于地下问之才能澄清。中文本来就是辞不达意、模棱两可的原始语言,古文尤其如此。古文此字从来两解,《说文》注曰“乱也”,《广韵》注曰“迷也”,《增韵》注曰“疑也”,前两注都有双重意思),那就是血气方刚的初生之犊的专业了。其实人的智力成熟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时时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似乎谈不上成熟。

因此,以上所说,其实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国人既然心满意足圆了梦,我等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74941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