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澄清老芦的一些误解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澄清老芦的一些误解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08
经验值: 18264
标题:
澄清老芦的一些误解
(1607 reads)
时间:
2008-1-19 周六, 下午10:18
作者:
bystand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澄清老芦的一些误解
本来已甚少看中文网上的文字,但在偶然下看到老芦谈及有关我的文章,才知道老芦对我的观点有不少误解,希望在此作出简单的澄清。
老芦的误解源于把我在不同时期就不同主题发表的观点混为一谈。很久以前论及亚洲金融风暴和亚洲价值的帖子,不过是读了网友文章后有感而发的随想,当时根本就懒得去清楚交代金融风暴的前因后果。其后我确实写了一些批评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帖子,以表达我对霸权主义的不满,但跟之前论及九十年代亚洲金融风暴的帖子完全不搭界(当时布什政府还未上台执政)。至于2006年写的《滞胀世代》系列,我是尝试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美国经济在未来十年或以后的前景,与外交政策或意识形态批判基本上没多大关系。
老芦看来是光凭零碎印象、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测,把我归入某个“类别”,然后把我的观点理解为以“术语”包裹着的“阴谋论”。但事实上,我从来对国内经济学者(或伪经济学者)的论调兴趣不大,根本懒得理会他们说的什么阴谋阳谋。看过《滞胀》系列(正确标题是《滞胀世代》,不是《滞胀时代》)的读者都知道,文章的主轴是美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而中美间的贸易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写作相关主题的动机,不是要为中国政府“出谋献策”,而是要指出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不可能长久维持。本文余下部份,将补充讲述一些有关亚洲金融风暴的背景;稍后有空的话,会再另文解释“滞胀”究竟是什么回事。
首先说明,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在华尔街工作,只是一个勉强有能力阅读《金融时报》的普通读者。我写的帖子里面的“术语”,大部份其实都是参考自国外财经媒体的评论,术语出现的密度大概也是与这些评论文章相约,而这类文章的读者群主要是比关心财经的普通市民,不是学院里的经济学家。
1997年,日本政府提高销售税,引发经济衰退,日股下跌令投资者需要把资金调回本国,以应付margin calls;日圆需求急增导致日圆汇率急升,令那些借低息日圆投资亚洲地区的外国资金大举撤走。今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所谓“日圆利差交易平仓活动”(unwinding of yen carry trade),其实早在十年前已经对当时亚洲地的区金融稳定造成过一次巨大的冲击。
九十年代亚洲地区普遍接受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论调,纷纷撤销对贸易和资金进出的管制,误信引入外资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在危机发生前,亚洲国家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如何保存本地固有文化和价值观,比如许多学者都热心探讨儒家思想与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融合等问题。到危机出现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才醒悟到“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原来是双面刃,既可以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也可以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冲击和破坏。要怪的话就只能怪这些国家的当权者当初没有审慎研究和评估发展策略,与什么“美帝”或“阴谋”根本毫不相干。
面对外资撤走、汇率下滑、股市大跌、财富蒸发、经济困顿和社会动荡等金融风暴的后遗症,亚洲地区的领导人最应该做的,是汲取教训,思考长远可行的发展策略,以及研究如何堵塞金融体系漏洞和应对危机的办法。然而,马哈蒂尔等领导人在事件发生后对“外资”持批判及怀疑的态度,也绝非没有道理。首先,并不是所有外资都是有助经济长远发展的固定资本投资;引入纯粹参与炒作的游资,让本地资产价值被推高至不合理水平,制造虚假繁荣,便很可能会产生资产泡沫爆破的恶果。新自由主义主张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全面撤销对市场的管制,但事实证明这套策略只会让这些国家面对巨大的金融风险。中国当时就是因为没有放宽对外资的严格限制,特别是资本管制,所以才能够在金融风暴中保持稳定发展。
亚洲地区领导人最痛恨的,是那些趁火打劫的对冲基金。以香港为例,1997年7月泰铢危机爆发期间,对冲基金在外围市场散播谣言,说港元即将与美元“脱钩”,并将大幅贬值(香港实行所谓“联系汇率”,即让港元与美元汇率挂钩)。由于香港实行自由放任经济,对资金进出基本上没有任何管制,脱钩的传言在瞬间吸引大量国际游资加入冲击联系汇率,银行拆息被抽高,银根紧缩令港股出现大幅下滑。当香港金融管理机构采取行动捍卫港元之际,原来对冲基金早已大手抛空恒生指数期货。由于金融监管制度出现漏洞,港府官员只好眼巴巴看着巨额外汇储备流失到对冲基金的口袋里。所谓“对冲基金大鳄饱食远扬”(不是什么“饱食鹰扬”),是当时香港媒体十分流行的说法。
此外也告诉老芦,新自由主义是七十年代美国保守派智囊(conservative think-tanks)构想出来的一种意识形态,不能与John Locke或美国国父们说的那套古典自由主义等同。新自由主义是一套经济改革纲领,曾经在军事政变后Augusto Pinochet独裁统治下的智利进行过实验;其后“智利的奇迹”再被包装为所谓《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的经济改革蓝本,经由IMF和世界银行等推销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短期而言,新自由主义改革有助刺激本土经济增长,但诸如破坏自然生态、加剧贫富悬殊、以及全球性金融动荡等负面影响,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逐渐浮现出来。不用多说,改革中得益最大的,当然就是那些西方先进国家的跨国企业。
作者:
bystand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正主出场,太好了!很抱歉误解了你,更抱歉我连题目都弄错了
--
芦笛
- (375 Byte) 2008-1-19 周六, 下午10:36
(568 reads)
刚发email给您,请查收。
--
bystander
- (0 Byte) 2008-1-20 周日, 上午5:15
(39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6566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