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一)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798

经验值: 518981


文章标题: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一) (1985 reads)      时间: 2007-11-22 周四, 下午5:18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一)


芦笛


此类猜想,犯了史学界大忌,人家的第一戒便是“历史不可虚拟”。那“不可”到底是“不可能”,还是“不应该”却忘记了说。如果是前者,那乃是废话一句;如果是后者,则我实在看不出来为什么不应该,棋手们不是都兴“复盘”么?棋都下完了,就算发现了当初走错了哪个关键一着又不可能悔棋,还有什么意思涅?

所以,愚以为,此类虚拟,其实是一种旨在检讨当时政治家们的错失的复盘,具体来说就是确定蒋中正作为亡国之君究竟应该承担多大责任。他恪守西安事变中作出的承诺当然是千古大错,但如果亡国终不可免,则这大错似乎也就不是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严重了。

另外一个意义“还原历史”网友已经指出了。因为毛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让国家至今生活在走不出来的阴影中,有识之士痛定思痛,便要反思“我们怎么会混到这个地步”,竭力从人文传统中打捞出“必然性”来,我自己就一直在这么干。那位老友的水平,恰在于他点破了中国陷共的客观“必然性”。这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看了我的《中苏恩仇系列》得到的启发,无过,这老小子是真有水平,看到了我没有看到的东西。如果真是他说的那样,则我们的主观责任似乎就减轻了许多——反正老毛子亡我之心不死,你国民性再好也没什么用不是?

废话说完,现在开始我的“复盘”,请诸位帮看看有无道理。

第一,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张少匪不叛乱,则共党问题会被一举解决。

我想这前景大概是没有疑问的。毛泽东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里放了出来。”这话说得远远不到位。西安事变何止是把共党从牢里放出来,它完全是生死人而肉白骨。

西安事变前,国府经过几达十年的努力,终于肃清了全国各地的赤祸,把全部红军共三个方面军压缩到陕北一隅。红军当时总数大约七万多人,挤在陕北那种地瘠民贫,人口稀少,拉屎不生蛆的地方,二、四方面军刚完成了爬雪山过草地的万里长征,疲惫不堪,大部分将士还穿着南方的单衣,北国冬季的到来,使得成批战士冻饿而死,洛甫为此向苏联主子要钱,在给上海发的电报中绝望地呼唤,说什么钱晚来一天就要多死许多人,读来使人恻然。从地理自然环境来看,陕北根据地绝对是死地,北有大漠,西有马步芳,东面南面有中央军,即使国军不步步推进,那地方也绝对养不活这么多军队。

更严重的是共军在宁夏战役中遭到惨败。为了“打通苏联”,通过定远营挺进到中蒙边境接取大量军火,中共在获得主子批准后发动了该战役。但四方面军两万多人(几达全军三分之一)刚刚渡过黄河,就被迅速推进的胡宗南部占领了渡口,将红军分割为两部。河西的红军后来改名为“西路军”,准备长征到为苏联另一走狗盛世才控制下的新疆去,领取苏联在那儿提供的大量军火,后来在甘肃被二马全歼,连徐向前都是只身讨饭逃回来,只有极少数命特别大的同志走到了新疆。

河东红军更是陷入绝境。国军完成了铁壁合围,从各个方向步步推进,将红军压缩在一个几无回旋余地的狭窄地带,根本没有可能进行我军最擅长的运动战,只能面临灭顶之灾。当时形势之绝望,从洛甫给共产国际的电报中一眼就能看出来。中共中央原来还在考虑放弃陕北根据地,进行第二次长征,经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兜一大圈再回到陕北来,几天后就连这集体突围的可能都没有了。洛甫在西安事变前给共产国际的最后一份电报中,坦率承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分散突围去打游击。

所谓“分散突围打游击”,乃是“被歼灭”的好听说法。突围一般都只能是集体突围,亦即主力集中在一起冲出包围圈。虽然在突围过程中一般要蒙受重大损失,如红一方面军突破湘江时几乎损折了一半兵力,但毕竟主力部队还没被打散,还具有战斗力,遇到危险时能集体拼命。而分散突围则是部队解散,将重武器扔下或是毁了,化整为零,数 人一组或甚至个别人趁夜深人静,从包围圈的空隙中渗透出去。这万般无奈的战术其实全世界通用。美军小股部队在朝鲜战场上陷入重围,抵抗到毫无希望时,指挥官也会下令:“Everyone for himself!”那意思就是“事已至此,回天无力,大家各自分头逃命吧,诸位已经不再受军令约束了。”

就算我军有部分人员“分散突围”成功,去“打游击”,那也无非是散兵游勇,就算不被国军在事后必然发动的清剿消灭,也无法在短期内再汇聚到一起,成为有起码规模的武装力量,只怕连地方民团都打不过,更不可能去充当中共中央的保镖。因此,军队的毁灭必然意味着党中央的毁灭。彼时苏联尚未打通,中央决无可能徒步穿过大漠逃到苏联去。

就算逃到又如何?恰好赶上苏联37-38年的大清洗。须知斯大林的大清洗并不限于苏共,各国党魁一样挨屠刀。共产党的惯技是每在遭到重大失败时就要抛出替罪羊来,把所有的过错赖到当初忠实执行上级指示的走狗头上去,以证明领袖永远不会错。毛泽东前的所有下台的中共“路线错误头子”自陈独秀以下,无一逃过这下场。如果敬爱的党中央真的逃到苏联去,只怕立刻就要被打入卢比扬卡天牢。斯大林猜忌成病,一定会把张闻天、毛泽东等人打成日本间谍,指控他们蓄意违抗国际的三令五申,拒绝与国府合作共同对日作战,故意造成中国抗日革命武装的毁灭。我党领袖只会在受尽NKVD那匪夷所思的毒刑后乖乖招供,在show trial之后被枪决。能活下来的大概只有最善于反戈一击的周恩来。苟如此,则逃往苏联还不如向国府投诚。

因此,无庸讳言,我党我军在西安事变前已经实实在在地濒于毁灭。这绝非夸张之辞,乃是我党领袖张闻天同志在给共产国际的电报中坦率承认的。这其实也就是张学良要发动兵变的原因——他再不动作,共产党很快就不复存在了。但如果蒋介石不亲自飞往西安督战,自投罗网,则张也只能坐视我党我军彻底毁灭。

即使是西安事变爆发了又如何?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在很大程度上犹如袁世凯称帝,事前以为一帆风顺,应者云集,不料事件一出顿成全国喊打的过街老鼠。张杨事前曾以苏联援助为诱饵,拉拢了西南军阀和山西军阀,准备公开发动倒蒋风潮,实行“西北大联合”。不料事变后立即招来全国舆论同声谴责,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六位大学校长强烈谴责张、杨的通电。更重要的是,苏联《真理报》、《消息报》等连续发表社论,将事变谴责为日本的侵略阴谋。张原来拉拢的军阀见势不妙立即反水,而张原来指望滚滚而来的苏联援助顿时成了泡影。东北军和西北军全靠国府发饷发军火,根本没有自力更生可能。事变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苏联援助,苏联既然拒绝提供援助,那事变就绝对没有成功希望。所以,即使宋美龄宋子文不去西安代老蒋接受城下之盟,因为中共奉了莫斯科严令,张杨也不敢杀了老蒋,最后还是只能乖乖放人。

即使老蒋作了承诺又如何?他反正没签字,全是两宋代他空口许诺。而且,中共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早就把两宋的秘密承诺公诸报端了,为此还受到共产国际的严词谴责。既然中共不讲信义,他又何必拘泥于腐儒小信?

西安事变使得蒋的威望旦夕之间在全国骤然上升。半年前两广事变同样是反蒋,舆论还颇同情西南军阀。西安事变时全国舆论则完全是一边倒地严词谴责张杨。蒋回到南京后,全国人民如释重负,各大城市自发张灯结彩庆贺。这种景象自民国成立以来还从未有过。似乎可以说,蒋乃是清帝逊位之后的第一个全国领袖,而这地位的形成以西安事变为转折点。

更重要的是局势此后发生的急剧转折极度有利于国府。张被扣在南京后,东北军发生内讧,亲共军长王以哲(Oops,几乎打成“王希哲”)被叛乱军官打死,余部纷纷哗变,旦夕之间就消解为无形,被接防的中央军轻易改编移防。杨见大势已去,被迫“出国考察”,行前向中共领导谴责莫斯科出卖了他们。形势如此大好,蒋介石在获得从未有过的崇高威望后,在中央军大举进入西北之后,要恢复剿共平叛战争丝毫不是难事,也不会受到舆论的强烈反对。他只需以“恢复西北秩序,肃清发动叛乱的日谍”为口号,就能顺理成章地完成未竟之业。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18151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