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方架太极推手实例讲解前言及实例(一)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方架太极推手实例讲解前言及实例(一)
即兴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7/15
文章: 895
经验值: 10271
标题:
方架太极推手实例讲解前言及实例(一)
(1784 reads)
时间:
2007-4-17 周二, 上午8:32
作者:
即兴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方架太极推手实例讲解前言 即兴
太极拳推手是项十分有趣,又能健身,更可有一定防身功能的体育项目。
现在youtube.com上,以及国内的视频网站上太极拳推手的内容很多。但大多数的推手是表演性质的,主要是为显示老师的功夫,而不是为了让初涉太极者了解太极推手而设。所以,我们能看到功夫了得的老师,轻轻一挥手就将对手打翻在地。但是,在我看来,有些被打者显得不是对太极不太了解,便是对技击防卫技能还缺乏基本的认识。因为,如我以前所说,太极推手时,一旦感到将要失去平衡,就要自卫地弹跳出去,以暂时脱离对手,调整体态,准备迎接第二次的攻击。即使要使用跌打翻滚作为自卫手段,那也不该倒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完全失去了防卫意识与功能。为了要显示大师的功夫而使对手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这既不利于观众全面地了解太极攻防手段,也容易引起某些误解。
如今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太极拳,但平时我们能看到的推手,不是神奇,就是顶牛,使不少人不是不敢学就是不愿学。所以,当前有志于推广太极推手者,首要的任务便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太极推手练习方法与技击原理。使人们明白太极推手的可信性与可学信。
有位美国中年妇女,向我学太极。她原只知练太极有益于健身。我告诉她学了太极也可提高防身的技能时,她连连地摇头,说她不想打架。待等即将学完全套拳架时,我向她说明学推手对理解、纠正、掌握拳架的重要性。因不好意思断然拒绝我的建议,她还是将信将疑表示愿意试试。
作为示范,我将手放在她的手臂上,让她作忽快、忽慢、忽停地向任意方向的运动。我手始终保持轻微的接触,跟随着她一起运动,她快我也快,她慢我也慢,她快中突然停下,我也立即停下而毫无惯性的运动。手感的压力也始终保持不变。这引起了她的好奇,接着我要她跟着我动,当我改变运动速度或方向是,她不是因跟不上而脱离就是因变化不及而使手上的压力增加,当我突然停下时,她又因感觉不灵敏,反应太慢而还是会继续存在惯性式的运动。进一步,我让她用任意的方式迫使我失去平衡,但她说找不到我的重心又感受不到有多大的阻力,她更显得十分有趣。这时我对她说这就是我建议她学的太极推手。她听了马上说“太有意思了,我要学!”。
这说明,我们要让西方人真正了解太极拳,还要化很多时间,需要很多人,来作很多的普及工作。
学习推手,与学习太极拳相比更需要好的老师。作为老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诚意与耐心。老师在大型课堂上不可能陪着一两个学生练习,讲解。所以,更多的时间需要有几个好同学能不在意输、赢名次,认真一起静心操练,切磋技艺。这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技艺的重要条件。
在练推手时与练拳架一样,一定要由慢、静着手。认真地,细心地体察对手的来劲方向以自己运用走架的动作来调节平衡,达到练习,听劲,化劲、引劲、发劲,粘劲等一系列的太极技击能力。当发现推手中有问题时就要从拳架中找毛病,改进拳架是提高推手技能的重要基础。
在前阶段方架太极拳动作讲解的基础上,现在以我对太极拳推手技能的理解,试着对有视频记录的一些推手实例作些讲解。希望能由此增加些人们对太极推手的了解和兴趣。
本人的太极推手技能还只是玩票级的,所以真诚地希望能听到网友对本网站的改进意见。如有不妥之处更请读者不吝指教。
推手应变实例解析(一)
请先看推手实例录像(1)下面是对照录像中红字所标各点所作的解析,
http://taijiprobe.com/tuishoushili.html
左边为甲;右边为乙。
A:
当甲方以弓步向前推进时,乙方以左手控制对手右肘,右手控制对手左肘的推进。身体由弓步随对方的推进而后退,转为后坐势,并在后退时以向右转身带动双臂右移以化解对手正前方的进攻,并向甲方侧面拨击,对其重心构成威胁,是正确的化解手段。但转体与双臂配合不够好,因此使前胸与左前臂之间的空间缩小而显得有些局促。
甲方由于受到乙方的转身的侧击,随即顺应着向左转体,右臂也随之左移,在转身的同时,相应地转动右臂,藉此既化解了乙方向其左方侧击之劲,还保持着向对方中心威胁,在转身过程中已将由双肘正面进击转为以上臂为主攻的侧靠。
B:
由于侧靠,此时对甲方而言全身有右旋的意识,故乙方也相应地将身子向左方回转。此时甲方即刻随乙方的改变而向右方转体,并向后回收重心,同时略提右上臂既可藉此抬高乙方左臂分散来自乙方的双臂形成的合击之势,同时顺乙方压击左臂之势右移左臂,于是甲方双臂与前倾之身在乙方正中形成以弯弓射虎式袭击乙方重心所在。
此时,乙方因为反应迟缓而中部空虚,出现散乱状态。
C:
当乙方在受到甲方以弯弓射虎之势在正中的右向旋击时,循甲方旋击的弧线将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而被旋击的中心保持不顶不丢地与甲方的双拳粘接,再加之控制甲方左肘的右臂及以转动左手腕轻钩甲方右前臂的左臂同时随腰胯腿的旋转劲,使一心旋击乙方而不顾乙方变化态势的甲方失去了自身的平衡而被乙方循自己旋击的方向摔出。
这说明在袭击对手时决不能不顾对方变化,而一杆子打到底。每一瞬间都须有随时根据对方的变化而改变进击方位,调整自身平衡的意识。
D:
当甲方要以双臂通过双手控制乙方的双臂随身弓步合击乙方中心时,切不可用双手的硬力死抓住乙方的双臂。否则,对方只要以双臂为轴转动一下(不是挥动双臂),马上可以藉腰腿劲通过甲方僵硬的双臂回击其身的。
乙方面对甲方双臂的合击,可以采取此录像所展示的方法,即先随来力后坐同时以双臂相外作弧线运动来分散甲方的合劲。
另外也可以用腰胯后移带动双臂随甲方的前进方向后撤,同步地以脊髓为中心向左或右转动将甲方的来袭从自己的重心移向虚空之处,这与在上述 A 点在甲方以双肘向前进击时,乙方藉转身从侧旁拨击的原理相同。
E:
当乙方想用双臂转身作左旋,袭击甲方中心时,甲方只是略微改变一下运动方向,将乙方之力引向空处,由于乙方不能及时调整腰胯,后撤重心终于失去了平衡。
F:
乙方以双手顶击甲方腹部,甲方以开胯,收臀,鼓腰,使重心下沉,加固下盘,同时含胸虚领,在维持自身的稳定的情况下,只需用双臂轻轻横向一拨,乙方就站立不稳了。乙方的毛病即在于,一是,进击时,首击未果,缺乏应变意识。二是,在前进的时候没有注意自身的平衡意识,所以当主意识集中前方时就缺乏了对侧向来劲的应变意识或反应速度。
总评: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段推手中,双方没有使用僵硬的死力,也没有发生双方力的直接顶撞,基本能以顺势化解的方式来应对对方的逼击。这是推手入门的正途。有时方向的转换还不够圆顺,这是有待改进的。
作者:
即兴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815638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