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一)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一) (1230 reads)      时间: 2006-8-02 周三, 上午4:12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一)

──续答bystander先生

芦笛


一、所谓“断章取义”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在前天的文字中提到的“樊氏经济学”的背景。

2002年3月起,我发动“扫荡伪民运”,目的是以文明常识教育伪民运那些毛共余孽,促进他们“伪转真”。为此,我写下了一系列启蒙文字,其中有一篇题为《我看“中国之路”》(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55864),该文告诉大家,迄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乃是从极权社会转化为初阶资本主义社会,这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不公,但有一部分是走资造成的,诸如贫富分化、失业大军出现等等,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弊病,不可避免,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全算成是共党的责任。

这些文章推出后,激起了樊教授的资产阶级义愤,早在2001年10月,他就写了《驳芦笛先生五招》(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1040),指责我是“人格谋杀犯”,反复逼我承认对“民运”人士特别是方励之、柴玲等人怀有私仇,劝我还是老实承认的好,否则就是又当婊子又立牌坊,此时又出来写了《评‘扫荡伪民运”系列》,力图证明我“口毒也是毒”、“伪恶也是恶”,其中一篇题为《从爱因斯坦论“常识”说起──评“扫荡伪民运”之二》(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56289),在其中他试图驳斥我的“资本家收入远远高于工农大众”、“知识分子收入高于普通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弊病”的论点,全部文字如下:

【“常识”例二:

民主社会“资本家的收入远远超出工农大众,而知识分子的收入也高于普通工人。……因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是按付出的资本加劳动量来加以分割的,而知识分子的复杂劳动应该折算为倍加的工农的简单劳动。”

“独立知识分子”自称,他清扫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在青年时代就完成了。可这段“常识”是彻头彻尾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常识”俺早就《戏侃》过了。老独声明不读樊弓,看来是真话。

自由市场经济中,任何人的所得都是来自市场交换。满足物以稀为贵的供求准则。当资本家还是当“工农大众”完全是个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结果。没有什么理由认为资本家命中注定要多拿一份。“独立知识分子”只看到成功的资本 家腰缠万贯,就贸然当成常识。事实上,“资本家”作为一个整体,失败的往往多于成功的,因此整体上说,所得是否多于工农则未必。而且,企业亏损时工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怎么能说“永远要远远高出工农”?

至于“知识分子的复杂劳动应该折算为倍加的工农的简单劳动”作为常识和规律更是好笑。底特律的几十万汽车工人平均工资高过数学正教授。文学历史系教授的平均工资更低。可以说,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高于脑力劳动者。自由市场经济的“常识”是:谁稀缺谁的收入高。“独立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余毒没有肃清,此处可见一斑。连“剩余价值”、“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这些早就被现代经济学所抛弃的概念都上来了。

“常识”例三:

“资本主义的精神就是追求高效率带来的高利润,因此,一切私有企业都必然雇佣尽可能少的职工,去实现尽可能大的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的天然倾向是关闭亏损企业,提高已有员工的个人生产率,从而制造失业大军。”

这又是哪门子“常识”来著?资本主义的精神就是高利润。如果多雇工人能够多创造利润就多雇工人。如果减员增效更有赚头就裁员。根本就没有什么“必然”。而且,经济学上的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现象。美国现在的失业率是百分之五点几,高出经济学上的全民就业标准不超过1%。而且仅仅是经济衰退才发生的现象。欧洲失业率高不是因为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社会主义的结果。越是完善的资本主义,失业率将越发接近“全民就业”水平。道理很简单:失业率一旦升高,劳动力价格则下降,于是价格引导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再导致就业率回升。当失业率升高而劳动力的需求不增往往是 政府干预劳工市场,导致市场扭曲的结果。】

该系列陆续贴出后,我鉴于双方智力悬殊,懒得理会,连看都没看,但樊先生不知好歹,以为捏住了我的7寸,竟然跑到《说东道西论坛》(当时的反芦论坛)去,埋怨他的难兄难弟不为他喝彩,让我非常鄙视,于是才决定驳斥。批驳的方式是把原文全文拷贝下来,看一段撕一段,看完也就撕完。批判该文的文章题为《缺乏常识的活标本》(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67148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67219)。

文章贴出后,樊教授无一语可以答辩。这次为了教育季逵,我再次把该段文字全文引用出来,只是分段批驳,指出谬误。这是樊和我争论中唯一涉及到经济学的全部文字,也是我唯一看过的他谈经济学的全部文字,我两次都全文引用了,读者不信可以去参考原帖,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二、令人瞠目结舌的樊弓经济学


首先必须再度声明(第N+1次),对经济学我是绝对外行,至今没有看过一本现代经济学教科书,但我照样敢和国产“专家”们争论这些问题。

歪?和大多数理工科呆鹅(包括樊教授在内)不同,本人具有一种国产知识分子中相当少见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也就是所谓“通才”。这玩意说穿一钱不值,就是基于common sense的合理思维方式。我和理科呆鹅们的区别在于,他们学到的主要是专业知识,而我更从中掌握了放之各科而皆准的普适思维方式,也就是成了本能的逻辑思维习惯。

在和樊教授那“经济学专家”争论之初,我就毫不隐晦地告诉了他这一点。不幸的是,事实反复证明,国人中越是所谓专家,越丧失了common sense,更谈不上合理思维,于是便专门闹出劣等智力笑话来,以致连我这绝对外行都能跋扈称雄于一时,这有如说是我个人的荣耀,还不如说是国产知识分子们(当然包括我在内)的全体悲哀。

对下文涉及到的经济学常识,我基于common sense的理解是:

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供求关系问题。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如果供大于求,则商品价格下跌,如果求大于供,则商品价格上涨。不管这是谁最先发现的,反正我认为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吧(如果这也能算什么规律的话)。

照马克思的说法,价格是环绕商品价值波动的,而所谓商品价值,也就是劳动含量。这条大家在大学里都学过,我青年时代就觉得只反映了部分真理,根本不能解释所有商品。

举个最简单例子:据说我大清发行的“大龙邮票”乃是所有邮票里最贵的,歪?因为它在世上只有一两张,再不可能倒转时间制造出来了,供应给限死的结果,那必然就是价格飙升到荒唐的地步,根本就与当初制造那邮票投入的劳动量无关。古人创作的艺术品价值与日俱增也是同一道理。

反过来说,人类进化下去,总有一天会实现无人工厂,制造毫无人力劳动含量的产品,难道你能说那种商品因为不含劳动,就丧失了价值?

从这两个极端例子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难以成立,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适用的,并不能全盘否定。下文将要提到这问题。

樊教授不同意我列举的资本主义社会某些固有现象(是否弊病另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完美无缺的理想社会(当然他没敢直接这么说,不过阅读了上面引文的读者只能得出这个结论),对我指出的那些现象,他作了针锋相对的驳斥,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是我捏造出来的。

○芦笛说:“资本家的收入远远超出工农大众,……因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是按付出的资本加劳动量来加以分割的。”

教授的驳斥是:

1、“这段‘常识’是彻头彻尾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条似乎不用批驳了吧?难道阶级敌人讲的都只能是谎言?

稍有常识的人都该知道,即使不用“剩余价值”的敏感术语,改用“利润”,那也必须承认,在任何一个企业中,资本家拿利润的大头,工人拿小头,为什么?因为资本家投入的比工人的多,不但投入能产生利润的资本,而且必须追踪观测市场,随时作出经济决策,决定开发方向并承担风险,从事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工人不但没有资本投入,而且劳力不劳心,当然所得要远远低于资本家。

如果情况不是如此,资本家和工人拿一样多的报酬,那资本家吃饱了撑的,何不关闭企业,把那资本存进银行去吃死利息?白让樊专家在美国呆了这么久,竟然连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的常规措施都不知道!那原理何在?不就是让资本家觉得存钱所得不如投资生产么?如果资本家所得不是远远超出工农大众,那人家还投资干什么?人不为利,谁肯早起?

2、“自由市场经济中,任何人的所得都是来自市场交换。满足物以稀为贵的供求准则。当资本家还是当‘工农大众’完全是个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结果。没有什么理由认为资本家命中注定要多拿一份。”

这段充分显示了教授的严重智力障碍,每句话似乎都是从上面一句推导出来的,但细看毫不相干。从自由经济的供求准则根本无法导出“当资本家还是当‘工农大众’完全是个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结果”的结论,从这一结论也无法导出“没有什么理由认为资本家命中注定要多拿一份”的结论。一个人的脑袋竟然会混乱成如此难以想像的坚硬的稀粥,实在令人骇然。

只要在西方生活过就该知道,当资本家当然可以是“个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结果”,但也有许多是遗产所致,著名的福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就是大众熟知的例子。只要是那些家族生出来的,哪怕是白痴也没关系,照样能当资本家,反正有的是钱,去雇佣第一流人材来作CEO行了,哪会有什么“优胜劣汰”的生存危机?正是为了解决这个弊病,西方才提出了所谓费边主义,但并未真正实行。所以,“人生而平等”完全是漂亮的P话。不过这话不提也罢。

教授蠢到居然没意识到,即使当资本家完全是优胜劣汰的结果,那如果优胜者所得不比别人高,还有可能出现竞争么?这岂不是毛共大锅饭,这种社会又还有什么生机?

“没有什么理由认为资本家命中注定要多拿一份。”当然有,前面已经说过了,人家付出的更多:资本、风险决策和经营管理!

3、“‘资本家’作为一个整体,失败的往往多于成功的,因此整体上说,所得是否多于工农则未必。”

这里的表述极其含糊,所谓“整体所得”,说的应该是“人均收入”,而不是资产阶级总体收入相对于工农大众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谁都知道资本家只是少数人,要比较,当然只能比人均收入。

我已经指出了,把未诞生的资本家和已阵亡的资本家计入“资本家”,属于无耻行为。但据by先生说,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无耻竟然会被看成“仁智”,倒也特别。如此说来,人口普查时,未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也该计入人口总数了?

就算该计入,这根本也就是不可操作的,那道理连白吃都该明白:请问怎么统计未遂资本家人数?世上有哪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局能报出“去年因各种原因想生而没有出生的人数”来?

哪怕减去了这“未诞生的资本家”,只计算“阵亡资本家”,也是一笔糊涂账。别说有许多企业关闭是因为资本家觉得捞够了、或觉得再经营下去得不偿失关闭了的,就算那些资不抵债的破产资本家,请问这些人有过的收入难道就一定比工农大众低么?要比较,到底该怎么确定比较的时段范围?

一个有点起码严肃态度的学者,想驳倒我指出的那个现象和我提供的解释,就得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资本家付出那么多,所得还和劳力者一样。舍此不由,却去抛出个毫无统计可能的鬼魂大军来,又拿不出任何统计资料来证明这一主张,请问这和当年满清八旗和绿营军长官捏造花名册“吃空缺”领虚饷贪污有什么两样?

4、“企业亏损时工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怎么能说‘永远要远远高出工农’?”

教授之无耻,首先在于篡改我的原话,塞了个“永远”进去。谁都知道“要远远高出工农”和“永远要远远高出工农”之间的差别。不过这也不去说他了,否则更加没完没了。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亏损时工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的神话。请注意,教授说的乃是不受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而且亲口承认“资本主义的精神就是高利润”,既然如此,企业亏损时,资本家第一个反应就是裁员,降低支出,缩小生产规模,因为生产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大,这该是任何一个非白吃都能理解的吧?哪来什么“工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这难道符合教授亲口承认的“高利润”的“资本主义精神”?虚构出这种违反自己理论的活雷锋来,难道只能用智力严重障碍来解释,而不是一种无耻捏造?

○芦笛说:“知识分子的收入也高于普通工人。……因为…知识分子的复杂劳动应该折算为倍加的工农的简单劳动。”

教授的批驳是:

1、“‘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这些早就被现代经济学所抛弃的概念都上来了”,“‘ 独立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余毒没有肃清”。

如果现代经济学真的抛弃了这些概念,那我只能说那是伪科学。任何一个非白吃都知道,劳动有复杂性不同之分,从事不同劳动需要不同程度的预备知识和训练,这就是西方文凭社会的来源:就连当糕点师和电工,您都得出示文凭,去大中小学教书就更不用说了。这文凭就是劳动复杂度的证书。没有这证明您能从事相关复杂劳动的证书,您就只能干清洁工,每小时大概是5美元吧(多年前的价钱,现在不知道是多少了)。

2、“自由市场经济的‘常识’是:谁稀缺谁的收入高。”

给教授补足没说完的话,所以,工资和劳动复杂程度无关,是供应决定的。

什么叫“隧道眼”?这就是!教授只看到物以稀为贵,没看到稀缺的原因。就连白吃都该明白,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了供应量。如果是简单劳动诸如清洁工,那工资绝对不可能高,因为凡是有把蛮力者都能胜任,所以那供应绝无可能紧缺而造成工资上涨。但大夫和律师的收入总是高的,歪?因为他们的供应有限。这供应有限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劳动的复杂程度使得体力劳动者无法问津,二是为了获得这种复杂劳动能力,必须投入大量资本,只有富家子弟和天资出众因而能获得奖学金的平民子弟,才能上法学院和医学院。由此限制了这种特殊劳力的来源,最终导致他们的高收入。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连白吃都不会出错的问题,我早在本节开头指出了: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如果供应有限,需求恒定,则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律师和大夫就是这种商品:病人和打官司的人不会紧缺,而律师和大夫供应有限,所以收入必然相当丰裕而且稳定。

哪怕是在同行之间,同样有劳动复杂性的区别。青年大夫报酬一般不会有资深大夫高,歪?后者临床经验更丰富,能从事青年大夫没本事干的复杂劳动。这难道不是劳动复杂性决定了报酬?

3、“底特律的几十万汽车工人平均工资高过数学正教授。文学历史系教授的平均工资更低。可以说,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高于脑力劳动者。”

这如果不是常人根本无法理解的智力障碍,便是我说的彻底丧失良知。

“底特律的几十万汽车工人平均工资高过数学正教授”乃是统计结论,我没有见到教授出示任何资料,他更未说明那到底是某个特殊时段的偶然现象,还是一种持久的社会现象。我只想指出,即使那是真的,也不能用作“体力劳动者收入高于脑力劳动者”的证据,因为那并没有包括所有的工人(特别是大批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在内。同理,大学教授收入也并不代表许多其他脑力劳动行业的收入水平,诸如大夫、律师、企业高级职员等等。任何一个非白吃都看得出来,这种比较在统计学上毫无意义,只有毛共大老粗偏爱,以为那就是学术研究。

至于“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高于脑力劳动者”的笑话,则绝对只说明教授的确出了严重的智力或良心问题。他一面说:“谁稀缺谁的收入高”,一面竟然有本事闹出这种笑话来!难道出租车司机竟然会有稀缺问题?有哪个脑力劳动者不会开车,又有哪个出租车司机能去干复杂的脑力劳动?既然出租汽车司机高过了所有脑力劳动者(包括高薪阶层诸如大夫、律师、企业高级职员等等在内)的平均收入,为何大家不蜂拥去开出租车?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691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