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和美学都是“多神”的世界:答OAK先生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和美学都是“多神”的世界:答OAK先生
大汉子
加入时间: 2004/03/12
文章: 2453
经验值: 5
标题:
美和美学都是“多神”的世界:答OAK先生
(217 reads)
时间:
2003-9-10 周三, 下午10:34
作者:
大汉子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你介绍的乔伊斯的美学观点,照我理解,当属“艺术哲学”的范畴,与古典美学是不同,前者的实证性很强,各家看法殊异,难得做一般性评论。
西方古典美学所追索和讨论的,是美本身,美的本质,也就是一般的美或美的理念,可参阅楼上贝苏尼的帖子。自康德和尼采哲学,特别是自现象学和诠释学兴起以后,这种传统美学在西方已经越来越衰落了。
中国的道,禅美学与西方古典美学的理性主义思路完全不同,所以道禅美学越来越引起西方学者(包括日本一些现当代学者)的重视,这绝不是偶然的。
49年以后,在中国大陆占统治地位的是一种十分粗俗的美学理论,与其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不如说它是文化上的“鞋匠”斯大林主义的:一方面,它强调美的客观性(所谓唯物主义),断言美具有客观而普遍的内在本质或规律(理性主义甚至科学主义),另一方面,它又断言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可能认识和把握美的本质和规律。现而今,固守后一方面的人已经不多了(但还是有),但仍然固守第一个方面的却不乏其人。在这些人的眼睛里,美绝对不只是现象界的“东西”,因此他们要“超越“现象世界”而追溯美的本质或“内在美”,就如同一个“还原论者”往往要剥掉“洋葱”的外层,以探究里面到底有什么更本质的“东西”一样。有人把“内在”和“外在”说成是“并列的”,试图以此来回避上述尴尬,这显然是徒劳的,因为那明显违反日常语言的规则,也完全不合逻辑,真格是不知所云到了极点。但“剥洋葱”这个比喻并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来自分析哲学家。我也许没有别的长处,但至少还不至于偷掠先贤之美,因此,早在以前的帖子中,我已经指出过这一点。何况,这类“掌故”对于稍识西方现代哲学的人来说,实在不过是“小儿科”的常识而已。
我写的这个帖子,是针对寒江月,霜等有关禅宗美学的一些言说所做的一点评论和发挥。我很欣赏禅宗美学,但并不认为它是“唯一正确”或“唯一恰当”的。事实上,帖子中引用的小路那句话,虽然与禅宗美学有相通之处,但现代甚至后现代意味也很浓。所以我曾开玩笑说,她这是“牛仔禅”。很明显,上列三者基本都是在“业余”的水平上申说自己对美的体验和看法的。但这对于网络论坛来说,我觉得已经是很难得很可贵的了。
最后,我想再重复一次:在我看来,美和美学都是“多神”的世界,永远不可能有统一的关于美的定义和标准。在这个领域里,原则上,不仅无对错之分,而在日益走向民主化的时代,也很难说再有什么“高雅”与“低俗”之别了。因此,讨论美学问题时,重要的不是分别正误,一争高下,而是互相理解,和而不同。问题是:有人(似乎还不在少数)仍然认为,美学观点是有正确和错误,真理和谬误的分别的。他们显然把美学混同于科学(science)了。我以为,这是科学主义谬种流传的一种表现。正因为如此,我从一开始就曾申说过的在我看来至关重要的这类言说或呼吁,硬是不被理睬。奈何?
借着对你的回应,我以此贴作为这次讨论中自己的最后一次发言。
作者:
大汉子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补充两句
--
大汉子
- (690 Byte) 2003-9-11 周四, 上午6:16
(9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797949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