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人民战争”的末日?(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人民战争”的末日?(二)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人民战争”的末日?(二) (760 reads)      时间: 2003-4-21 周一, 下午9:41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人民战争”的末日?(二)

──雕像倒下的回声之五


芦笛


所谓“人民战争”,其实就是游击战争。这玩意古已有之,毫不稀罕。读过《史记》的同志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击战英雄乃楚汉相争时的彭越同志。从那以后,它一直是历代土匪的传家宝。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土匪头子毛泽东手上,它便登堂入室,竟然成了指导全国武装力量的钦定军事思想,以致被洗脑的大陆人以为那是毛的发明。其实据史沫特莱着《伟大的战士》,朱德跟她说,他才是将游击战术引入红军的第一人。而他那本事是当年在云南当军阀剿匪时跟土匪学来的。

游击战的战术和常规战完全相反,没有什么明确的战线,也没有前方后方,更没有什么交通线。它的主要特点是军民不分,靠人民主动或被动提供给养和掩护,神出鬼没,专捡软目标下手,趁敌人不防,打了就跑,混到平民中间,让敌人无法找到。

用老枭的标准来看,这种打法应该属于“流氓战”,按我那不成材的师弟的说法,它违反了“战争法”。

对前者这种价值判断,本人无从置喙,而对后一判断,我只能说,它只暴露了我师弟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隧道眼”。大师兄没看过什么《战争法》,只是觉得需要具体分析。

如果是内战,则游击战只会为叛乱武装或土匪使用,决不会为官军使用,而无论武装叛乱还是土匪暴动都是犯法的,大方向先就错了,余不足论。如果是外战,则使用的一方必然是被入侵的弱国。侵略者首先违反国际公法,大方向先自错了,余不足论。就算是游击战犯法,它也是侵略者先犯法引出来的不得已的自卫还击,何错之有?记得有篇下流小说,讲的是某强徒意欲对某女士“强迫作爱”,被那女士诱骗,一口咬下了七寸,不但作案不成,反而几乎丧了性命。难道你能判那女士故意伤害罪,或是指责她行为不检,过于下流?

马师弟以说糊涂话为专业,乃众所周知、无庸置疑的事,殊不足怪。难得的是他前天才说规则是强者制定了强加给弱者的,却忘了这“游击战犯法”说正是为强者的规则辩护。

只顾贪虐马之欢,几乎忘了正题。还是来说游击战吧。据我所知,游击战在世界史上有过许多辉煌的先例。当年拿破仑大帝的“大军”(“Grand Army”,原文为法文,但拼法和英文差不多)扫荡全欧,无人能敌,但在西班牙却栽了。盖因西班牙人根本不跟他玩正规战那一套,却以游击战伺候他。虽然他始终控制着大城市,但直到他垮台都没能把游击队荡平。相反,“大军”的无数精华老兵却毫无意义地断送在西班牙那医治不好的慢性流血溃疡上(老拿自己称为“脓疮”)。

拿破仑对付不了的玩意,英国人却想出了办法。1898年(或1889年?记不得了,谁让我老了呢,写文章前又从不查资料),英国人在南非,和德国移民打了一场“波尔战争”。英国出动了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到南非去对付一夥村夫牧竖(这就是该战为何称为“波尔战争”,据说“波尔”是德文中“农民”),却被那些田舍翁使用游击战,杀得死伤惨重。

英国人民本来正在欢呼“正义惩罚邪恶”,料想天兵一到,土寇自然冰消瓦解,不料那场战争乃世界史上第一场媒体战争,随“王师”同去的有许多记者,消息发回伟大的、正义的、善良的民主英国,全国人民为之震动,立刻要求走马换将。民主政府当然只能听从。

那换去的将领想了三招出来,第一招是对付媒体的。他大概是世上发明战事通讯必须先由军方审查的制度的第一人,同时他还百般讨好拉拢媒体,到任第一件事就是召开记招会,说能与记者们共事是他最大的荣幸。此后便利用记者想发专电(exclusive )的职业竞争心理,让记者争着去看他想让他们看的场面,还以为是该将军特地给他们的个人人情。

从这点来看,此人虽然比美国防部长拉姆爷大了一百多岁,以古罗马那种原始帝国为理想国的拉姆爷却高出他两千多年。这是闲话,按下不表。

第二招便是向他的美国堂兄弟学习。众所不知,无庸置疑,集中营(concentration camp)其实不是纳粹德国发明的,而是民主的美国人在1895年(1885年?)侵略古巴时发明的。纳粹的贡献,乃是将异族及异见人士大规模地投入集中营。就在这点上他们也没什么原创性。根据最近解密的苏联档案,早在此前列宁就亲笔指示建立集中营,将罢工工人悉数请到里面去享福。

却说该将军既然是英国人,脑子当然就比较灵活。他看出游击战的特点是军民鱼水情,把水抽干,鱼自然也就没法活了。于是便建立了大量无比简陋的集中营,把当地人民统统请到军事帐篷里去度camping holiday。

第三招便是为后来下流日本人大规模使用的三光政策。不过英国人毕竟是欧洲人,不像亚洲人那么野蛮,没用杀光,也不作兴抢,只是热衷于点农民的房子。

后面这两招之毒,大概连民主积极分子也能想像出来。在夏令营度假本是愉快的事,问题是得有吃有喝有出恭的地方才成。那将军在建立度假村时却偏偏忘记了这点,于是饥荒和瘟疫发生(因饮污水而致),死人如麻。

公平地说,虽然民主国家对外照样干坏事,毕竟还得受民意约束。老英在南非干的这些恶事,随军记者全让将军蒙住了,没谁透露出去,不料有位英国女士上那儿去(什么原因我忘了),看到集中营中那令人发指的灾难,立刻写信回国大声疾呼,马上就在奉行言论自由的国内报纸上登了出来。英国毕竟落后,没有拉姆爷那样的国防部长,出来指责人家歪曲大好形势,于是这些战争罪行总算给制止下来。但要等到百多年后,才由英国女王公开承认错误并向当地人民谢罪。

靠这三招,该将军总算打赢了田舍翁,解救了被“叛匪”们围困的要塞,至此,正义总算战胜了邪恶,南非尽入伟大、善良、正义的民主帝国版图,全民欢呼凯撒思想的伟大胜利。可惜邪恶力量还是不死心,此后若干年,他们一直时叛时伏,大搞恐怖活动,扒飞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打得那敌人阿肝胆丧,就像尖刀插进了敌胸膛。多年后才总算平定下来。

众所周知,无庸置疑,游击战争最伟大的胜利,还是在越南和阿富汗取得的。特别是在越南,这简直是山姆大叔永久的耻辱碑,怪不得积极分子连老美在那儿吃了败仗都不敢承认。强大的正义无法战胜弱小的邪恶,不亦怪哉?

的确,世上最强大、最发达的超级大国,什么战争罪行都犯过来了,什么先进武器都使用过来了,从北炸到南,地毯式轰炸投下的炸弹超过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总和不说,还使用“橙色剂”毁了成千上万公顷的热带雨林,却就是奈何不了一个弹丸小国,伤亡人数还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伤亡人数。怪不得华盛顿那越战纪念碑不但不敢作成古埃及人发明的高入云霄的方尖碑,还要做成黑色的。

阿富汗也是这样。老修在那儿打了若干年,虽然没像山姆叔在越南那样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但也动用了能用的一切先进武器,最后还是不得不灰溜溜地撤退。

一个只知皮相的同志如萨达姆,大概要据这些光辉例子认定“人的因素”可以战胜先进武器,小国可以打败大国了吧。这大概就是这两历史战例最坑人的地方:它误导小国决策者们,让他们产生一种虚骄轻敌情绪,而这就是萨同志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前拒绝屈服的根本原因。

其实,发生在越、阿的游击战当然是游击战,但那是特殊的游击战,其实是大国间的代理战争。越战期间中苏都出了兵,苏联负责导弹防空,中国负责高炮防空,这乃是众所周知,无庸置疑的事。更重要的是,中国全面承包养活了所有北越人民,这才能让越南英雄苦撑不倒。当然,越南人民的英雄气慨也不可否认。南越人民修筑的地下长城,让老美的地毯式轰炸完全失效。

阿富汗也是这样。当时里根总统决定在冷战中打败苏联人,派凯因去作无恶不作的中央情报局局长。此公最大的爱好是“打破规则”。此前中情局的捣鬼规则是“说得过去的抵赖”(plausible deniability。注)凡是运到阿富汗的武器都是别国的。新局长上任后便决定不管是 否露出马脚,为美国纠集、招募、组织、训练、豢养的国际回回抵抗力量(恐怖分子?)提供最新式的肩扛导弹Stinger。那是最尖端的武器,百发百中,而且操作并不 复杂,一个没文化的回回只需一天便能学会。

其时苏联制造出了世上最先进的直升炮艇(gunship,类似如今老美的“阿派奇”) ,让国际恐怖回回们吃足了苦头,士气大泄,抵抗运动危在旦夕。“死叮儿”一到,局面立刻逆转,老修的飞行炮艇成了飞行浮尸,士气一落千丈。这大概可以算成是战争的转折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说是人民战争打跑了老修,莫如说是新式武器让他们败下阵来。


因此,阿富汗的经验其实已经暗示了武器的决定性作用。可惜这点却没被“人民战争”的信徒(包括大多数被洗脑的大陆人如老芦)看出来。有趣的是,直到此次海湾战争结束,似乎仍然没几个人悟出它最深刻的教训。

在我看来,这次联军攻伊战争,最深刻不过地揭示了一个自然规律:技术手段的发达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成负相关。说白了就是,工业科技越发达,人为努力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小。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两人赤手肉搏,谁孔武有力谁便取胜。但只要有一枪在手,则连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也能制住横练功夫超凡入圣的焦大爷。在远古时代,交战双方使用的都是容易制造的原始武器,所以大泽乡的英雄们可以削木为兵,斩竹为旗,推翻秦皇朝。然而如果今天您还发春梦,想靠“梭标亮堂堂,工农齐武装”去和拥有中子弹、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轰炸机、强击机、装甲车、坦克、生物化学武器的共军较量,则只能说明您连肌肉没有钢铁坚硬的常识(=18岁前积累下来的偏见)都没有,连知道得用硬气功加神仙附体才能抵挡洋枪洋炮的义和团老前辈都不如。21世纪还会出这么多奢谈暴力革命的科盲兼智盲,端的是中国特有的一道特别亮丽的愚昧风景线。

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实是在不断拉大国家之间的武力差距。人们常责备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却看不到清朝比起宋、明来堪称奇迹。宋明面对的不过是同样装备的没文化的少数蛮子,而清朝面对的却是无论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远高于己的整个文明世界。这强弱差距在抗战中就更拉大了。所以某些惯说现成话的议论家如我那不成材的马师弟骂国府无能,只说明他们没看到时代越发展,便越有利于发达国家。

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其实是洞察这次海湾战争的全部涵义的枢钥。

前些天正打时,我看到一份网友转贴过来的业余战略家的战事分析,大谈什么老美摆下“一字长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尾应云云,忍不住哑然失笑,不明白该同志怎么会看不出这次战事最明显的特点来,那就是,伊拉克根本不可能摆出阵式来和老美决战。

伊拉克的经验提示,在现代战争中,没有制空权的一方根本就没法打常规战。阵式一摆出来,坦克装甲车立刻就化作一堆废钢铁。而没有这些重武器支持,步兵不过是一堆肉。老伊明白这一点。从头到尾,他们的心思是花在如何藏好这些重武器不让对方的空军摧毁,而不是使用它们。既然如此,这仗真没法打得不窝囊。

正是这一点使得伊拉克战事划然别于中国的抗战。在抗战中,不管国府怎么窝囊,毕竟还是组织了多次大会战。然而可以设想,如果现在中国和美国打常规战争,则形势也决不会和伊战有什么两样:在对方的高科技前,咱们的常备军整个就没法使用。稍有军事常识(=18岁前的偏见)都知道,要组织战役,首先得集结部队,但集结部队就等于盛情邀请人家空军来会餐。

其实这个趋势已经在二战中初现端倪了。我看过的一部电视文献片上,某德国军人回忆,他们接到命令赶赴诺曼地反击盟军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敌人的轰炸。等到赶到前线,队伍已经损折了将近三分之一。后来突围时也是这样,最大的伤亡还是空袭造成的。

如果说“空袭决定论”在那时还只是一个苗头,则在两次海湾战争中便成了定论。在第一次湾战中,伊拉克倒的是和这次一模一样的霉:大部份坦克都让敌军在夜袭时摧毁了。隐蔽了的坦克白天曝晒一天,晚上在红外线瞄准仪上看得清清楚楚,灵巧炸弹一炸一个准,简直比玩电子游戏还简单。

正是从第一次湾战中获得了痛苦教训,伊拉克方这次便根本没有出动正规军和敌人决战。这其实意味着落后国家连进行起码的常规战的能力都丧失了。如果科技不如人,则常备军再庞大也没用,它其实已经被先进技术淘汰了。

于是老萨便面临着难以决定的尴尬局面:有常备军又不敢用,怕它变成老美的西餐大菜。如果让它去打游击战,则沙漠中又毫无游击队赖以藏身的地方。因此,根据伊拉克的特殊国情,只能让军队隐藏在城市中,和敌人打城市游击战。这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平民伤亡,而且根本不能阻挡敌人攻克首都。如历史多次表明的,游击战的有效程度有限,根本就不能阻止敌人全面占领大城市。而大城市一旦陷落,国家的行政中心也就不复存在,政权也就自然灭亡了。

这里面当然有伊拉克的特殊国情成份。该国基本上由城市和沙漠组成,没有什么广大乡村,所以城市就特别重要。如果在中国,则丢了城市后政府还可以转移到乡村去领导抵抗。但胜利的前景也实在渺茫。

如这次战争表明的,联军打的是立体战争。你要在城市使用坦克或是占据坚固建筑物浴血苦斗,则人家随时可以呼唤空军来收拾你。“阿派奇”和一次湾战用的“响尾蛇”直升飞机号称“tank buster”,专门设计出来收拾坦克的。此外还有各种精确导弹和灵巧战弹,那命中率之高、穿透力之强,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电视上就曾展现过一个被击中的政府大楼。那建筑从外表上看完整无缺,但内部炸得一塌糊涂,里面如果有人,那幸存的机会实在是太低太低。

正是这种准确打击,使得联军敢冲进城市去和守军决战而不怕引起大规模民众死伤。而且,这种准确打击,使得中央政府丧失了领导、组织、指挥全国性的协调抵抗的可能性。当年老毛在陕北窑洞中指挥各野战军会战,大概不可能在新时代重演了。

而这正是我要说的伊战的第二个特点。众所周知、无庸置疑,老美这次使用了类似暗杀的“斩首战术”,使用精确制导、高穿透力的巡航导弹和灵巧炸弹猛炸对方的神经中枢。应该说这种战术是非常有效的。就算它没有成功地暗杀了老萨,但正如慈父领袖布总统得意洋洋地总结的,它使得对方失去了指挥控制全国武装力量的能力。谁都可以想像:成天忙着东躲西藏的老萨根本就没有可能去召集军事会议,指挥下属协同作战。

于是,化整为零的正规军便陷入群龙无首的状况,不得不各自为战。而中央领导的存在不仅是战略的需要,更是保证士气不至于崩溃的前提。部队如果长期听不到中央的声音,自然只会作鸟兽散。

这似乎就是伊拉克军队莫名其妙蒸发了的根本原因。它其实是多重的:军队长期处于躲藏状况造成的士气低落;改行去玩游击战导致的作战技能低下;敌军强大而准确的火力使得抵抗无效;失去上级领导指挥造成的混乱;听不到老萨的声音使得众人认定大势已去;部份将领被收买而下令停止抵抗,等等。

正因为看出了新时代强国与弱国之战的这些新特点,联军才敢犯传统兵法之忌,不顾拉长战线分散兵力,也不怕交通线被截断,长驱直入,迳取敌国首都,而这以传统观点看来完全是冒险的计划竟然也就奏效了!

公平地说,伊拉克之战,表明战争贩子拉姆斯菲尔德确实别具只眼,有见人之未能见、为人之不敢为的卓越胆识。

这短暂的战争必然在历史上留下厚重的回声。可以想见,此战必然给从中国到北韩的大小独裁者们带来巨大的恐慌。北韩的亲爱领袖看了那些录像,恐怕免不得要“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兔死狐悲,不寒而栗。而中国虽然有战略核武器作救命毫毛,恐怕也从此会对老美刮目相看。

北韩的死活咱们管不着,中国独裁者们的心思可得仔细揣摩一番。这不外乎两种结局:或加紧军备竞赛,或改作现实主义者,从此对老美低眉顺眼,忘了“统一台湾”那档子事。对此我将在以后的系列文章中加以探讨。

真希望老毛那“伟大的军事天才”活到今天,亲眼看看现代武器的威力。

【全文完】


--------------
【注解】

顺便在此通知民主积极分子们:撒谎抵赖并非独裁者专利。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乃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干出来的。其时美国派U-2飞机入侵苏联领空,飞行员都发了氰化钾供自杀用。在苏美峰会前,美国还派U-2飞机偷入苏境搞间谍侦查,被苏联人用导弹甩了下来。老艾误听了手下密报,说飞行员肯定死了,可以抵赖。于是他便照办,不料那仁兄跳了伞,嫌氰化钾不甜没吃,让人家活捉了,被送到电视上去展览。此时老艾话已出口,只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份。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439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