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睡觉经济学探索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睡觉经济学探索   
云儿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睡觉经济学探索 (904 reads)      时间: 2002-11-24 周日, 上午7:5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睡觉经济学探索



○ 云儿





一、两大昏睡定理



  堪萨斯大学经济学教授穆哈默德·A·艾·霍迪尼先生,于1973年完成一篇

伟大的经典名作,题名“睡觉经济学”,发表于《搞笑》周刊第250卷第3721页。

在这篇名作中,霍迪尼教授以他那老奸巨滑、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

洞察力,首次发现并阐明了两个关于人类睡眠的基本定理。



  霍迪尼教授雄辩地地指出,每一个具有正常理智的人,都会力求选择和控制

自己的上床时间,以便使其效用水平达到极大化。他并且鞭辟入里地证明,一个

正常人的效用函数U(x,y)必定具有如下的数学形式:



  U = x2y



其中x是他的每日消费,y是每天花在床上的时间所占比例。



  每天的消费x如何决定呢?霍教授发现,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日消费等于

他的日收入,后者又等于他的日工资率w乘以他每天的不在床时间(1-y),即:



  x = w (1 - y)



将此式子代入前面的效用函数,我们得到:



  U = w2 (1 - y)2y



上面这个式子,在y等于多少的时候,就会达到极大值?本坛数学好的网友,比

如小学生看好戏,数学教授樊弓,博弈专家姚老师等等,肯定一眼就能看出,这

个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是 y = 1/3,而且这个最优解与工资率无关。 (数学不大好

的网友,比如我自己,可以用笨办法,将0与1之间的实数一个一个代进去验算,

可以很方便地确认 y = 1/3 确是最优解。)



  至此,我们证明了霍教授发现的伟大的第一定理:



  昏睡第一定理:古往今来一切正常人,每天上床时间均相同。



  一天有24小时,正常人将其中1/3花在床上,折算成小时就是8小时。霍教授

又通过繁复的数学推导和大量的经验证据,进一步表明,绝大多数人都是将这8

小时用来睡觉的。于是又导出第二定理:



  昏睡第二定理:绝大多数正常人,每天均睡眠8小时。





二、寻找活动X



  话说两年以后,一位毅力和好奇心都特强的经济学家伯格斯特罗教授,以极

大的耐力,对霍教授枯燥无比的理论推导,进行了一番精疲力竭的彻底过滤,终

于发现其中有一个重大原则错误。于是他写了篇“走向更深的睡觉经济学”,发

表于现代经济学顶尖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4卷第2期的“杂碎”栏目中。

此文将睡觉经济学推上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度,虽然伯格斯特罗教授在文章中非常

谦虚地表示,他不敢说站在巨人肩上,最多只算踩在霍教授脚指头上。



  伯格斯特罗教授指出一个重要的经济观察:每个人的日收入,除了有工资收

入 w(1 - y)以外,还有财产收入R。这样日消费就不是 x = w(1-y),而是:



  x = w(1 - y) + R



将此式代入效用函数,可以得到最优解



  y = (1/3)[1 + (R/w)]



显然,除非 R/w 恒等于零,一个正常理智的人,绝不可能只把 1/3 的时间花在

床上。



  经济学家们长期观察发现,国民收入中财产收入R与薪金收入w(1-y)的比例

是一个恒定的常量,约等于1/4,也即 R/[w(1-y)] = 1/4。于是:



  R/w = (1/4)(1 - y)



将此代入上述最优解表达式,并解出y,我们得到 y = 5/13。这样,一个正常

人每天花在床上的时间就是 (5/13)x24 = 9.231 小时。



  至此我们证明,正常人每天必定花9.231小时在床上,然而昏睡第二定律却

说,“大多数人每天睡8小时”,这两者之间存在1.231小时的明显差距,该如何

解决?



  伯格斯特罗教授指出,在天文学中,人们发现行星运转轨道偏离纯理论预测

值,于是猜测必有另一个未知行星存在,并由此发现了冥王星。经济学也不例外。

上述1.231小时的差距,促使我们猜测,它应当是人们花在床上的用来进行某种非

睡觉活动的时间。我们姑且将此称为活动X。



  伯格斯特罗教授迫切期待,那些有理论穿透力又能不知疲倦地挖掘数据的经

济学家,能早日发现活动X究竟是什么。



  这个期待不算完全落空。一年以后,女性主义经济学大师霍夫曼教授,在同

一杂志第85卷第3期同一栏目发表了一篇“深化睡觉经济学:走向发现活动X的重

要线索”。他第一次将女性主义观点引入效用函数,并且用细致的数学推导证明,

进行这个活动X,需要得到夫妻双方一致同意,并且该活动还与婚姻稳定性密切

相关。这就将寻找活动X的学术探索,又推进了一步。



  可惜的是,自那以后直到如今,经济学家尚未找到活动X,也未在这方面作

出任何新的进展。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1790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