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睡觉经济学探索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睡觉经济学探索   
所跟贴 效用函数相当大程度上是搞笑,这倒是确实的 -- Anonymous - (44 Byte) 2002-11-24 周日, 上午8:26 (200 reads)
云儿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这是答应了狗狗要贴的拿效用函数搞笑的文章 (268 reads)      时间: 2002-11-24 周日, 上午9:4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头到尾就是故意瞎掰扯鬼谈,没一句正经话,不过国内有些文科傻妞,

还真有拿这类搞笑文章当真的。



本来,霍迪尼、伯格斯特罗以及后来的霍夫曼,当初写这些文章,从一

开始打明招牌是搞笑,经济学家们读了只是会心一笑,没一个当真的。

当然有些人并不喜欢这类搞笑,比如布劳格那本在国内卖得很火的《经

济学方法论》,就提了一句伯格斯特罗的文章,称其为拙劣的幽默。



然而国内一些文科生,可能是顺藤摸瓜查到了这些搞笑文字,却当了真,

如获至宝。比如《读书》1998年第11期发表一篇林楠的《科学主义与后

现代主义之外
》,一本正经地说:“……伯格斯特隆的例子显示,不少

内容空洞的经济学论文,只要符合特定的科学主义措辞,仍然可为经济

学专业社群接受,甚至把玩笑也当成科学知识。”



不错,这些文章是发表在顶尖的经济学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然

而却都发表在幽默搞笑栏目中。这份期刊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主办。芝大

经济系自斯蒂格勒以下,相信“幽默中有真理”,都喜欢用经济学开玩

笑,写些游戏文章。他们办《政治经济学杂志》,也有一个挺好玩的传

统,就是除了发表正规论文之外,还专门设有一个“杂碎(Miscellany)”

栏目,时不时发表一些用经济学术语包装的搞笑幽默文章。当年中国文

革当道时,张五常搞笑地写了一篇题为《费沙与红卫兵》的短文,本来

是供芝大同事一乐,杂志主编蒙代尔看到该短文后,就拿去发表“杂碎”

栏目上。



呵呵,如果说,有谁“把玩笑也当成科学知识”,那绝对不可能林楠口

中的“经济学专业社群”,而是这些写文章批判科学主义的文科傻妞们。



无独有偶,“世纪中国”上许宝强的《措辞与翻译--自由经济意识形态

在香港的传播》,也一字不漏第重复了林楠的错误。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64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