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张学良到底知道多少?——忙里偷闲回秋实 |
 |
徐仰药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张学良到底知道多少?——忙里偷闲回秋实
徐仰药
最近忙于生计,实无片刻闲暇来网上闲扯。秋实先生的商榷文章今日才得一见,幸亏斑竹大人把它列入导读名目,否则以徐某之懒惰,断无翻旧贴“觅新知”的省举,先生的茬子也就无缘承应。当然,即便那样的话,亦无损于先生文章的真确,只可怜徐某浑浑噩噩,错把缪见当真知,以后不知还要把那篇“毛蛋”拿出来向多少人显摆,一旦遇见冷面的方家出手,小徐我可就丢人丢到家了。
还算小徐幸运,看来以后再忙也要抽空上来溜达溜达。记得上次林思云先生贴中东问题的系列文章,小徐斗胆挑了根小骨头,没想到被老林封了个“中东问题专家”的名号,从此再也不敢出声。既然都专家了,说对了理所当然,不算什么本事,说错了就肯定丢人现眼,虚名累人,捧杀酷于棒打。如今既蒙秋实先生谆谆教诲,用X光样的笔力照透我那篇“毛蛋”文章的本质,小徐我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眉头三皱计上心来。兹代表本坛大小汉奸老少爷们,发扬我党强奸民意的优良传统,公推秋实先生为“中国近代史问题专家”,嘿嘿!看你老秋还敢称兄道弟口含蜜糖﹑舌掩尖刀地修理小徐我?
小徐原本就是个票友,写文章不为愚人只为自娱,更没想充什么壳子。劳驾各位看客倘无一己之见,不能凭自己学问指出人家文章中的缪出,还是少学方肘子式的一脸尖酸刻薄,说起话来多积点口德,起哄架秧子可不算真本事。本来我写那两篇有关张学良生平作为的文章,是受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的启发。张氏人死盖棺不能论定,海内外的学术争吵莫衷一是,但都过分夸大了张学良的历史作用。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以这个标准定英雄的话,张学良恐怕应被排除在英雄的行列之外,不幸只能沦为一个出手豪放的赌徒而已。
正象老秋所说“看来徐兄似不大了解北京和莫斯科新近公布的大量史料。”而且说实话,小徐至今连一部完整的张学良传也未曾读过。至于认定“南京国民政府与苏联和中共一直在作暗盘交易,张学良却毫不知情。”这是秋先生的话不是徐某说的,徐某应该负责的话是“实际上出乎张学良意料之外的是,苏联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一直在进行暗盘交易。”虽然徐某并没说过张学良对国共和谈一无所知的话,但心里却是那么想的,此全赖顽童李敖的误导。
李敖在他的文章《别窝囊张学良了》中说:“正因为消灭中共并非易事,所以中央政府一方面下令叫张学良剿共,同时却暗中跟中共往来,把张学良蒙在鼓里。这由十三年前(1977年)陈立夫公布周恩来给他的密件中,可以得到文证。”这篇文章发表于1990年,看来其中资料确实已属陈货,似乎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但徐某还是要请教秋实先生,可否知道周恩来给陈立夫的密件内容?蒋中正败逃台湾后因何要指责CC不该“逼反张学良”?
不过,听秋实先生说:“中共与南京方面的谈判,不仅没有向张学良隐瞒,而且恰恰就是用张学良的电台,作为中共中央与南京潘汉年联络的中转站!由于保安电台功率不足,中共中央与其谈判代表潘汉年,一直未建立直接的电讯联系。”这句话我有点疑问,依我看的张国焘自传中说,当时中共和莫斯科往来电报频繁.就在12月12日当天,中共得到事变消息后就立即给莫斯科发电请求指示。难道保安电台功率不足可以发到莫斯科却发不到南京?秋先生摘录的毛周给张学良的电报中,“因上海电台尚未建立,暂时不得不由兄转,今有一电致汉年,祈赐转为荷。”这句话又在摆什么迷魂阵?难道保安到上海比到南京还要远不成?依我看这封转发的电报恰是中共煽动张学良逼蒋的诡计。
再看秋实先生文后的中共官方资料《潘汉年关于与国民党谈判情况给毛泽东等的报告》,小徐我更加转忧为喜。不信请看这段,“关于我们联络工作,这事困难在我意料中,但无论如何刘先生公开折烂污到如此地步,实出意外。我到沪曾一连发几个电由他转你们,他既不说转了没有,也不告诉老叶,我一直得不着你们任何消息时,估量老叶走了,叫我拿他无法,原来他从未给叶知道我有几个电报,在我公开给电报给毅兄请他帮助我转信给家中,这一电他也未给叶看。”报告中那个令潘汉年极为反感的“刘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王稼祥的化名。刘到西安的时间是1936年3月中旬,公开身份是东北义勇军代表,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常驻西安的代表,负责双方的意见传递工作。潘汉年的电报是经刘鼎转发的,具体内容张学良到底知道多少很成问题,否则就不会有“公开给毅兄的电报”之称了,电台虽是张学良的,但密电码张未必知道,否则真成了“异乎寻常的紧密无间”了。
另外,我在《英雄贴》中的原话是“正当苏联和蒋介石密谈正酣,即将制定出一个妥协合作的方案时刻,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制造了这出西安事变的闹剧。因此蒋介石和苏联政府对张学良的所作所为都非常生气。等到张学良通过蒋介石了解到这一切以后,真是后悔不迭,哪里还有脸要什么书面保证,当务之急就成了无条件放蒋。”张学良之所以要割据西北,还胆敢兵柬捉蒋,主要是对苏联援助的期望很大,他的宝是压在苏联身上而非中共,因为他深知凭借中共的实力很难与蒋一决雌雄。秋实先生文章中的证据既不能充分说明张学良对国共和谈了如指掌,更无法证明张学良对苏联与蒋介石的密谈也略知一二,而且先生为了驳倒我的观点,不但断章取义,而且居然在我的原话“实际上出乎张学良意料之外的是,苏联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一直在进行暗盘交易。”里加入了“和中共”三个字,着实令人费解。
正如我文章中所说,张学良之所以要无条件放蒋,是对苏联支持的期望破灭,中共在张的眼中已是微不足道。张对中共的怨恨应该是中共当初曾经一口答应的,却在后来谋求苏联支持方面没能尽力引起的,所以我的观点“张对中共在西安事变中扮演的角色极为不满。依张的看法,中共早已得知苏联和蒋介石的暗中交易,却又鼓吹反蒋抗日,不与蒋介石合作,明明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西安事变虽然不是中共参与策划的,但中共的挑唆鼓动作用却功不可殁。”应该并非全错,否则无法解释张学良突然要陪蒋回南京负荆请罪的真实动机。看来虽是“毛蛋”,还算是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不能当“坏蛋”处理。
研究历史最困难的就是当事人的动机和目的,确定历史人物做了什么?怎样做的?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历史的偶然性就在于此,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并不能总为理性所左右。所以后人的猜测往往一相情愿,真实的历史可能永远不可知。据说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曾经看过蒋介石的日记并以此相要挟,蒋才大喊大叫说:“我不剿共了!我和共产党合作!”蒋的日记我是无缘得见,不知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