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16大前瞻】(38)江主席的眼睛看着阿扁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16大前瞻】(38)江主席的眼睛看着阿扁   
ZT吴国光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16大前瞻】(38)江主席的眼睛看着阿扁 (409 reads)      时间: 2002-10-11 周五, 下午7:4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吴国光16大前瞻】(38)江主席的眼睛看着阿扁



虽然北京的宣传机器早就铆足了劲在歌功颂德,大讲特讲十三年伟大成就,可是,说真的,你猜猜,如果江泽民主席十六大真的鞠躬下台,从此清风明月,悠哉游哉,他能得到多大的历史名声?



不错,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甚有成绩,以至一时颇有善颂善祷者大谈什么‘盛世’。可是,稍微严肃一些的学者,无论是所谓‘左派’还是‘右派’,似乎都看到的是更多的失误和危机。多的不说,如有看官知道大陆有份颇具背景的严肃刊物,叫做《战略与管理》,又知道这刊物上一期发表了什么文章,就不需我在这里饶舌了。十三年过去,是可以结结账了。如果高头讲章不容易看,我倒建议看官闲中温习一下三十年代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或茅盾先生的《春蚕》、《秋收》,或许也能找到一点感觉的。



就是我这笨脑子,也恍然记起了一笔帐。那是十多年前,江主席即位不久,海内外就有一个说法:江泽民要想真正做点事情并留名青史,大体不外两个选择——要么推动政治改革,要么实现两岸统一。现在,这两笔帐,又怎么个算法?



当然,也许还不到结账的时候。政治改革的事情,我在别处已经说的不少,比如十月份的《明报月刊》,那是丧气话居多的。两岸的事情呢,似乎不同;在我看来,老江好象还真的有几套‘剧本’,是准备十六大之后上演的。目下,老江出访美国在即,剧本可能已经进入了排演阶段。我们既然看戏,免不了看着台上的,心里要猜猜后面的剧本内容。



我这一猜是:江泽民访美,用意在台湾;两岸问题上如果有了交易,江泽民不退休则另说,而一旦退休,偏偏会比在位时更有回旋空间,可能寻求在两岸对话上取得突破。不妨设想,全退之后的江泽民,在台北承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以一介平民或前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访问台湾,与民主进步党主席陈水扁举行会晤,那将会是什么场景?



这无疑将是具有轰动效应的历史场景,一定占据国际媒体的首要版面。很可能,江泽民和陈水扁会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阿扁来说,有此一项,本来希望就不小的总统连任一事可说不成任何问题;搞不好,国民党和亲民党可以出局了。对老江来说呢,当聚光灯依然打在他身上的时候,在位的接班人显然就不能不黯然失色;而开创两岸对话的历史性突破,更可以标榜为千古伟业也。同样,有此一招,恐怕也足以以平民身份继续主导后十六大的中国政局。



当然,这是一个具有政治想象力的解读。也许太多想象力了,有人会目之为天方夜谭。当然,两岸关系的发展,很难一马平川,而是因素众多,道路曲折。江泽民也不会把自己的政治生命完全押在这种前景上。不过,我看这完全可以是江泽民及其幕僚的一种政治设想:如果成功,则收益巨大,那是没有疑问的;即使不成功,最后没有达成访问台湾或与台湾领导人的会面,又能让江损失什么呢?



何况,两岸有太多不寻常的迹象,在我看来都在支持我的‘天方夜谭’。其中尤以台北的动作最为戏剧化和耐人寻味。早在五月间,陈水扁连续两个动作,就很让人生疑:一个是公开讲话贬低胡锦涛——按常识来说,陈水扁应该预期将与胡锦涛长期打交道,他为什么要不同寻常地发表对于小胡甚不友好的谈话呢?陈水扁本事所谓‘政治动物’,我想他决非失言。何况,这样的‘失言’,有其一不会有其二,而阿扁可是就此再三申述。第二个就是大胆岛之行——‘大胆’这个地名,恐怕真的是有意选择,深具含义。那时,阿扁在和记者们一起看照片时,甚至以台湾政治家喜欢用的感性语言说道:‘阿扁的眼睛在看着江主席呢,江主席有没有看阿扁呢?’



哈哈,阿扁这样明显讨好老江而冒犯小胡,江主席怎么会不明白呢?我猜测,江主席的眼睛也在看着阿扁呢——后十六大权力也好,历史千秋功业也好,这结帐的事情都是需要你阿扁帮忙的!既然你我都有利,何妨串通起来‘大胆’演他一场历史大戏!你看,北京同样也有所回报。八月三日,阿扁一通‘一边一国’和‘公投’问题的讲话,看起来使得两岸关系十分紧张。但是,北京的反应,其实是异常温和:官方出面的正式反应,仅仅局限于台办发言人和海协负责人的层次;连台办主任陈云林的相关讲话,还是在大约二十天之后会见台湾客人的场合顺带做出。对比早些时候由陈云林直接出面谈大陆可以向金门供水的问题,就可以看出这种安排是多么低调。当然,在非官方层面,言辞批判比较激烈,舆论造势相当热闹。在我看来,恰恰是这样的反差,最为耐人寻味。要不然,怎么说是演戏呢?



或有看官会说:你这番胡猜不着边际。台北当局怎么可能承认‘一个中国’?还有美国因素怎么应对?说得对,问题也提得好。不过今天来不及回答了,留待下周。



——原载《信报》 (吴国光 10/11/2002 1:3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1509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