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 夫子游行 很模范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 夫子游行 很模范   
zhuantie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转贴: 夫子游行 很模范 (232 reads)      时间: 2002-9-28 周六, 下午11:0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夫子游行 很模范



【联合报记者/台北报导】



没有汽笛锣鼓、没有喧哗垃圾,在五百名手持全国教师会会花向日葵的教师前导下,十万名教师28日在台北街头走了一场很不传统的游行,堪称创下国内街头运动新典范。



安静也是一种力量。当游行队伍行经正举行全民英检的台北市立成功高中、私立开南商工及台大医院时,在指挥人员的口令及纠察人员高举「肃静、肃静,尊重考生、尊重病人」的指示牌引导下,十万名教师只剩下坚定的脚步声。这场游行,教师们具体实践「争尊严」的游行诉求━自重,然后人重。



参加过多次反核、工运游行的陈小姐指点出这次游行的不一样:不见杀气、很嘉年华,和平到有些松散,「各小队怎么没有鲜明旗帜?各大队间怎能没有宣传车?指挥人员怎么还没开始就倒嗓了呢?」



但在工运老手看来,教师第一次游行就动员数万人,「就已经是一百分了,」中华电信工会常务理事朱传炳笑说,工运可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哩,这是快乐过节,连警察都比平常游行少,「大概是看老师不会造反吧。」他认为,老师团体只是在对话、展现人头实力,不是陈情抗议,「与随时会动乱的工会抗争不同」。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失业劳工促进就业联盟召集人曾茂兴致词时说,「我在台北街头走过上百次的游行,从来没见过今天这样的阵仗」。全国产业总工会及全国总工会以鼓励代替强力动员,参与的工会成员散置在各小队「技术指导」,全产总透露,工运团体综合过去街头运动的经验,在游行抵达定点时,若以台北市为第一大队,一定就近跑光光,于是这一次传授秘招,将中南部队伍排到前面,没有游览车可跑不到,一定能把场子撑到底。



但不必撑,场子实在太热,人数实在太多,尽管傍晚陆续有人离开,还是挤得满满的,桃园县代表原本规画坐在场中央,但被挤到边缘地带,只能等中央大学教授欧石镜「巡行」回来报告,一句「破十万人,我们成功了」招来大家如雷掌声,不过他口误,将「我们的心血」说成「我们的薪水」,引起因课税成为社会焦点的老师们一阵会心笑声。



中国人权协会名誉理事长柴松林在路旁为老师们加油。他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老师上街头,如此和平、欢乐,诉求正当,「一般游行都会找个敌人,但今天老师没有要打倒谁、抢谁的什么东西,他们只是希望被尊重」。



全教会为让这场开创国内教育史上先例的大游行能成为良性的游行集会典范,事前特别编订了个人手册,要求参与游行教师及声援人士保持理性、礼貌与微笑,力行垃圾不落地,不鸣汽笛、不敲锣鼓、不喧哗,只有歌曲与口号。



教师们自备遮阳帽、饮用水与标语纸牌,沿途虽有政党设置茶水供应站,但前往领取茶水者并不多。游行队伍两旁有纠察人员随时指挥、引导非教师成员离开队伍,避免有心人士介入引发争端,一位老先生拿了政治性的标语来「插花」,马上就被制止,一路拉拉扯扯被请到一旁去。



当凯达格兰大道坐满教师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救护车声,过得去吗?却见教师们迅即自动让出一条通道供救护车通行。倒是当救护车行驶到最前端的总指挥台时,却不见病人何方,原来是游行队伍行经台大医院时,见一病患手持点滴架、架上还挂着一袋血浆独自走在人行道上,热心的教师们担心病患发生意外,才召救护车前来,虚惊一场。



但也有人观察到,有些教师不愿对外吐露姓名,似乎仍旧惧怕遭秋后算帐,倒是基层教师协会的幽默演出,道尽基层老师的心声,一个纸箱做成的「教改香炉」,上面贴着九年一贯、多元入学、体适能、含氟漱口水宣导、两性教育等字样。协会常务监事王慧婉说,这是以「北港香炉人人插」比喻基层教师必须负担各种上级指派的教育方案与宣导措施,但从未与教师沟通,就直接以一纸公文由上而下「威权地插入香炉」,要教师来负担,十分不合理。这一「香炉」,博得不少中小学教师的会心一笑。

【2002/09/28 联合新闻网 】

教师大游行应有的意义





社论



今天,在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预估会有5、6万以国小教师为主的老师们走上台北街头,进行数十年来头一遭的游行活动。尽管社会大众与舆论对此看法不一,政府机关甚至如临大敌般地戒慎恐惧,但这一场游行既已势在必行,我们期望它在全社会的瞩目之下,能产生最积极的效果。



不容讳言,此次游行是被若干十分消极的因素所触发的。不仅许多局外人认为抗拒取消免税是教师们发起抗争的主要理由,根据一项民间的调查,的确有过半数受访的教师反对取消免税。因此不论游行主办者如何高呼「还我纳税权」的口号,这个阴影是很难消除的。



事实上大环境的剧变让教师们内心的恐惧加深,可能是有这样多教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支持大游行的根本原因。台湾经济快速恶化,使过去被人视若鸡肋的教师工作突然成为金饭碗,于是原本无人在意的工作稳定性,寒暑假照付薪水,18%的退休存款优惠利率或高达八成月薪的终身俸,都成了众人艳羡甚至抨击的目标,让在职的教师担心不知何时这些待遇会在日增的压力之下瓦解。再加上政府财政日益艰困,退休金的支付捉襟见肘,已符合资格者赶紧挂号排队害怕成为最后一只老鼠,尚未达退休年限者更是忧心如焚,努力求取保障。取消所得税免税以改善政府财政,正是一个具体的警讯,头一个当头棒喝,谁知道跟着又会有什么行动?



另一方面,近年来如火如荼加紧推动的教育改革,配合着教科书的自由化,让原来平静无波的教学环境大起风雷。数十年来紧抱着一套部颁教材就可以平稳度日的教师们,现在每天都要面对一重又一重全新的挑战。而且正如许多基层教师所反应的,这些新教材、新制度由上而下的,出自许多并不熟悉基层教学的学者与专家之手,捍格冲突、难以适应的情况百出,更让久习旧制的教师们手忙脚乱、心力交疲。同时面对新教材、新教法,更产生深重的无力感、挫折感,乃至力不从心、深恐无法胜任的恐惧感。这与现实待遇及工作的稳定性所受的威胁一时并至,酝酿成心头极大的不满与不安,被取消免税的措施猛力触发,就成了走上街头的最大动力。



我们认为,发动取消教师免税的行政部门有责任向全社会说明,取消免税的目的绝不在拿教师为牺牲品以增加政府收入,因此「课多少,补多少」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但做此主张的教师们理直气壮,而且准备挪用新增税金做为他用的教育部门主管应公开承认决策错误,向全体恢复课税的教师道歉,导正社会视听,更不可因此让社会大众丑化此次游行活动。至于18%优惠存款利率及既有的退休制度,同为政府做为雇主与其受雇人员之间的雇用契约的一部份,必须尊重并确实加以保障,完全消除教师不必要的疑虑。



当我们去除了这些消极因素之后,方可期望自此次破天荒的教师大游行中创造出更积极的意义。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长久以来,由于统治者视教育为最主要的箝制思想工具,因此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远远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功能,除了教材的僵化、八股之外,教师们受到学校内外层层的压制,绝大多数沦为统治者御用的工具,成为斲丧台湾子弟的独立性、创造力的刽子手。而且,在畸形的教育结构之中发展出来恶性补习的歪风,无力与之对抗的教师们也不乏在其中浑水摸鱼、牟取私利者。这些才是追求教改人士真正要讨伐的目标,也应该是社会大众对教师们最应抨击的罪状。



如今教改仓卒上路,左支右绌、漏洞百出,这是一个积弊已深的僵化怪物要被连根拔起、重植新生命的艰钜工程中难免的阵痛,在此过程中恶补歪风反而更加张狂,也应是一时的乱象。但教师们既是旧有僵化结构的主体,又必然要做为重塑教育体系的主力,他们岂有抱怨的权利?又岂有逃避的藉口。事实上,也唯有大多数教师从自身开始做到扬弃过去、扎根未来,数十年铸成的大错,才有改正的一天。尤其今天的台湾已走上唯赖知识与技术提升竞争力的不归路,万千学子若不能充分培植其具有创造力、能够独立思考的专业能力,将无以超越数十亿廉价劳工排山倒海而来的压力。



今天走上街头的教师们若能真正「脱离工具化」,争取到更大的自主能力,就应立时承担起再造教育体系、重塑教育精神的重责大任。也唯有如此,这一场浩大的游行活动才会被历史赋予应有的意义。



【2002/09/28 经济日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823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