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终于假到了女排 |
 |
LC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终于假到了女排
LC
两年前,有个在国内大学当教授的亲戚来美国访问,到我家住了几天。聊到国内的现状时,他让我用一个字形容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确切的说,是当今的大陆和大陆人)。我先说“乱”,他摇头;我再猜“贪”,他还是摇头。我放弃了,请他给答案。他答曰:“假”。
国内的“假”,我已领教多年。当这个假字只是局限于政界、商界或者文艺界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奇怪。等到假到了学术界,就有了积重难返的感觉。再假到体育界,就感到简直岂有此理了。我之所以成为几十年一贯制的球迷和棋迷,就是因为觉得人与人的竞争只有在体育领域,才有相对完善和公平的规则,胜负高下之分比较令人信服。比如网上写文章,谁对谁错,谁高谁低,大概争到下个世纪也扯不清楚;但要论当今世界谁的围棋下得最好,就没有那么些废话。
说到国内体育界,当然以足球场上的假货最多。中国男足本来就扶不上墙,球迷们也就见怪不怪。体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乒乓球队,也是假球大户,本球迷以前曾码过一篇《让球的故事》,这里不再重复。
好在咱们中国体育战线上还有另一面旗帜——女排。当年的女排拼搏精神,可是吹得乌殃乌殃的,激励了包括本人在内的许多愤青。女排首次夺冠那天,我参加了大学生们自发的庆祝游行,狂欢了一宿。虽说自从1986年五连冠以来,中国女排再与冠军无缘,但也还算支世界强队,偶尔也能拿个奥运会亚军什么的,成绩固然有所下滑,但老球迷都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就是巴西那样的足球强国,也有连续24年拿不了世界杯冠军的时候嘛。
我现在还记得1981年女排夺冠时的全部队员,但却有十几年没看过女排比赛了。现在的中国女排队员,我一个都不知道。一直到今年的世界锦标赛,女排才又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次却是因为假球风波。
锦标赛开始之前,咱们的教练就放出话来,想拿冠军。而且当时的说法是除了俄罗斯队强一点,别的都不在话下。既然如此,我也就抱了一份希望。
与此同时,教练也说本届比赛的赛制非常奇怪,言下之意要好好利用一番。当时我还莫名其妙,等到两场假球在国内引起争议以后,才明白是这么回事。
平心而论,这次的赛制是比较奇怪,应该说是挺鼓励打假球的。对于咱们这些善于利用规则打擦边球的高智商教练来说,不利用它一把,也真是说不过去:)
本人关注竞技体育多年,对各种不同的赛制见得多了以后,也有少许心得。从防止假球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淘汰赛最佳,场场都是生死战,输了只怨自己学艺不精、运气不佳,怨不得别人。次佳的就是循环赛,每多赢一场,就多积一点分,名次也就有可能往前挪一点。
以上两条,当然是假定每个参赛者都是以个人名次的尽量靠前为追求目标。没了这个前提,那么什么赛制都可能出现假球。例如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比赛就是淘汰赛,而咱们中国队以国家荣誉为最高目标,可以肆无忌惮地牺牲参赛球员的个人利益,就制造了众多假球。而国内足球甲级联赛采用循环赛,照样搞得乌七八糟。
淘汰赛的问题是太残酷,循环赛的问题是比赛场次过多。因此,众多国际大赛(尤其是集体项目)往往是采用分组循环和淘汰赛相结合的赛制。一分了组,而又不是只有小组冠军才能出线的话,客观上就提供了为了选择对手而打假球的动力和机会。不管中国外国,不管排球足球,都不例外。
在国际赛场上,1974年的世界杯足球赛,西德队就在稳获小组出线权的情况下,选择输给了东德队,成功地在复赛中避开了夺标大热门荷兰队。
在国内赛场上,这种情况就更多了。1984年的国内足球联赛,安徽队和福建队为了在复赛中避开八一队,争着输球,故意把球往自己门里踢,弄得后卫都跑到对方门前防守去了,结果双双被取消比赛资格。
在国内看了多年球,给我印象最深的假球,是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足球赛。12支球队分四组单循环赛,小组前两名进入八强,再打分组循环赛。在八强比赛中,已经在小组赛中相遇过的球队不再比赛,以小组赛的成绩为准。
上届冠军上海队和山东队、辽宁队分在一组。上海队两战两平,成绩分别是0:0、1:1。
最后一轮比赛在辽宁队和山东队之间进行。按照规则,谁输谁被淘汰,胜者和上海队一起进八强;如果打平,则三队同分同净胜球,要比进球数才能排出名次。
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两个队费力击败对方,固然能够小组出线,但这场胜利并不能对他们出线以后的处境有任何帮助,因为他们既然和上海一起出线,只能把战平上海的成绩带进复赛。
因此,无论从小组出线还是复赛形势衡量,辽宁队和山东队以2:2或更高的比分打平,对双方都是最佳选择。这场比赛还没有开始,就有不少足球界人士断言,这场比赛肯定打成2:2,上海队将无缘复赛。比赛中,两地的球迷打出了“辽宁山东是一家,二比二平进八强”的横幅。比赛结果不出所料,果然是2:2。
事后,上海队主教练方纫秋在《足球报》上发表文章,呼吁足协和体委的领导出面干预这种明显打假球的行为,引起了一场争论。此事最后不了了之。过了几年,我在《足球报》上看到,当时的体委某副主任(名字现在已经忘了,只记得是位女士)表示,对于这种赛制允许的默契球,不宜干涉。
有了这种大环境,国内的假球就愈演愈烈,到了最后,不打假球反而也会“引起民愤”了。几个月前的世界杯赛,韩国不肯放水坑了老美,非要把葡萄牙给打下去,连咱们央视名嘴都看不下去,忍不住跳出来,批判韩国人不打假球。
这种事情干多了,就一定会“冲出亚洲,假向世界”。此次世界锦标赛,中国女排故意输了两场球,就是这种不科学赛制和中国教练员的聪明才智相结合的结果。
现在,连中国女排也打开了假球,咱们大陆的造假运动终于攀上了新高峰。从此以后,无论哪里再出现什么假货,大概都不会让我感到惊讶了。
说起来,咱们女排这次打假球,既明智又不明智。说明智,是因为女排参赛的指标是至少进四强。最后躲躲闪闪,接连以0:3输给了希腊和韩国,才避开了俄罗斯和意大利,进入半决赛。而在进入四强后,中国队先后输给了意大利和俄罗斯,最后拿了第四名。看起来,要是不打假球,多半还真的进不了四强,早就被这两队之一给淘汰了,连最低任务都完成不了。
说不明智,是因为这个第四名是在砸了“女排精神”的牌子后才拿到的。这不光是让袁伟民脸上无光,更重要的是还得罪了巴西、荷兰、保加利亚等队,在国际排球界留下了一个坏名声,而且马上遭到了报应,进入四强后的两场比赛,都出现了裁判偏向对手的事情,吃了哑巴亏。
我想,中国队教练决定打假球,肯定不是为了拿个第四名,而是希望能够蒙个冠军出来,一俊遮百丑。现在弄巧成拙,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
楼下许纪霖先生的文章,表明多数学生认为打假球无可厚非,反对打假球的是少数,出现了“道义”与“功利”之分。关于这点,本人并不陌生。说到底,这不过是“为了达到目的,是否该择手段”的争论的又一版本。这种争论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体育等等领域,据我观察,因为双方的根本出发点就不相同,基本上始终处于“鸡同鸭讲”的阶段。所以,没啥好争的。而且,随着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道义”派大致处于节节败退的局面。所以,即使是在体育领域,也是“功利”派人多势众,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此次女排的情况其实有些不同,按照李富荣的说法,即使是站在“功利”的立场上,这两场假球也不该打。因为那只是赢得了一点小利(第四名),却把中国女排在国际排球界的招牌给砸了,结了一批“仇敌”,以后还得“还帐”。中国女排打假球固然不违反比赛规则,让国际排联无可奈何,可要是以后打到世界排球大赛冠亚军决赛的关键时刻,裁判也有意无意来这么几次“误判”,同样也不违反比赛规则,咱们女排的冠军梦可能就泡汤了。这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有意思的是,李富荣自己当年也是假球战术的受害者,等他当了教练,又成了假球战术的执行者,从来没有见他反思过中国乒乓球队大打假球“违背体育精神”,反而把这一条作为“集体主义精神”的法宝来加以宣扬。这次,老李对女排打假球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在基本赞成他对女排的批评的同时,也不由得注意到他如此明显的双重标准。在我看来,二者的不同无非是:乒乓球队的假球受害者是中国球员,女排假球受害者是外国球队。咱们向来不在乎伤害自己人,而对于外国朋友受的伤害,当然就更加重视一些,这本是我们泱泱大国应有的风范。
刚来美国的时候,觉得老美真傻。好多空子,在我看来是一目了然的,他们居然不知道去钻,简直搞不懂以他们这样的智商,如何能够把国家搞得比聪明勤劳的中国人还富强。后来,拜读了《超限战》这样的划时代巨著,才明白了什么叫作“大愚若智”。这次的女排假球事件,给我的感觉就是,陈教练是智者,但只有点小算计;李副局长是更智者,所以能多算几步。难怪一个是挨训的,一个是训人的。
东拉西扯一通,算是为了纪念20年前对中国女排的痴迷。以后不管女排打多少假球,拿什么名次,我都不再废话了:)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应该说[女排的"假"终于也"端到台面上来了"],全国一盘棋,怎会单单跳过一个"女排" -- 一票友 - (0 Byte) 2002-9-30 周一, 上午10:26 (223 reads)
- 总把体育和战争相提并论,所以体育有不择手段,并不奇怪,兵不厌诈吗 -- 铁木 - (0 Byte) 2002-9-27 周五, 下午6:30 (289 reads)
- 李富荣这次表现有点恶心。什么是体育精神?遵守规则、力争夺标而已。 -- 铁风 - (206 Byte) 2002-9-27 周五, 上午9:39 (309 reads)
- 不过,我怎么看完,没明白呢。都输了两场了,还能进前四。 -- 然然 - (316 Byte) 2002-9-26 周四, 上午11:11 (362 reads)
- 答 -- LC - (1440 Byte) 2002-9-26 周四, 下午7:33 (356 reads)
- 过瘾!老虫此篇与“让球篇”当为网上侃体育的经典名篇 -- dok_knife - (0 Byte) 2002-9-25 周三, 下午7:27 (250 reads)
- 庄则栋真正的克星是广东籍的谭卓林... -- yqy - (482 Byte) 2002-9-25 周三, 上午8:04 (650 reads)
- 汝本欲评球,功夫在球外 -- 易明 - (732 Byte) 2002-9-25 周三, 上午6:31 (373 reads)
- 老虫好啊?!怎么名字越来越简单,过两天是不是该叫“C”了。 -- 雪浪横江 - (12 Byte) 2002-9-25 周三, 上午5:35 (338 reads)
- 好文! -- 贝苏尼 - (206 Byte) 2002-9-25 周三, 上午2:59 (438 reads)
- 谢谢老朋友好文! -- 徐坚 - (0 Byte) 2002-9-25 周三, 上午1:06 (273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