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余杰: 为了在阳光下生活 ──读北明《告别阳光》(上)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余杰: 为了在阳光下生活 ──读北明《告别阳光》(上)
所跟贴
余杰: 为了在阳光下生活 ──读北明《告别阳光》(上)
--
Anonymous
- (5784 Byte) 2002-9-24 周二, 上午8:52
(382 reads)
zhuan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余杰:为了在阳光下生活──读北明《告别阳光》(下)
(196 reads)
时间:
2002-9-24 周二, 上午8:57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为了在阳光下生活
──读北明《告别阳光》(下)
余杰(北京)
极权主义的目标是摧残人类的智力
北明在书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警察、特务和审查人员。在极权主义国家,作为暴力
机器的一部分,警察是被"异化"程度最高的人群之一。"六四"以后北明的牢狱之灾,
给她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近距离的观察警察群体的机会。
在警察破门而入之前,北明还幻想自己有幸成为"漏网之鱼"。然而,当警察肆无忌
惮将摄影机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当警察用淫亵的眼光翻看她的个人照片的时候,她
愤怒了。这是一个弱女子的愤怒。
最初,北明被关押在太原的一所监狱里。用北明自己的话来说,"那里如同地狱"。
环境的肮脏、食物的恶劣、管教的粗暴,让北明这个当过知青、吃过苦的人也难以
忍受。监狱中的女警个个凶神恶煞,她们姣好的外貌与恶劣的品格形成了极其鲜明
的对比:"六监的看守偏偏有两个是年轻的女孩子,长得眉清目秀,漂漂亮亮。要不
是有一次扒在铁窗亲眼所见,我真难以想象那些粗俗下流的语言是出自那样妩媚的
面孔。"
后来,北明被移送北京,她与包遵信、曹思源、李洪林等高级知识分子一起被幽禁
在北京郊外昌平的一个招待所里。这里条件良好,享受的是"部长级待遇"。每个套
间配备了一个公安人员进行"贴身监控",调查人员每时每刻都可能闯进门来跟你"谈
话"。负责监视北明的是一个张姓的女警察,北明与她形影不离地生活了好几个月,
专门为她写了一章"公安姐特写"。
这是全书中最有趣味的一章。这名张姓女警察。看不懂美国儿童动画片《米老鼠和
唐老鸭》。就连那些从艺术到思想都极为拙劣的三流电视剧,她看起来仍然觉得费
劲。故事中的铺垫、暗示等艺术手法对她简直不起作用,她连最平白的艺术语言也
听不懂。北明只好给她充当"旁白"。至于读书,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她偶尔
也看看琼瑶的小说,"每次扬起书,多至十五分钟,少至三分钟,便心有旁骛,不了
了之"。
这个受过中等教育的女警察,坚信所有官方灌输的正统观念,为了加入共产党不断
提交所谓的"思想汇报"--中共要求党员、尤其是预备党员定期提交"思想汇报"。虽
然近年来"思想汇报"已经流于形式,没有人愚蠢到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到其中。但
是,这种可笑又可耻的、至今依然在运行的手段,生动说明了:当一个政权对公民
的控制达到企图控制思想的程度时,人权和《宪法》就成了摆设。
张姓女警察在其他方面虽然显得非常弱智,但在撰写"思想汇报"方面却很有一套。
尽管她的"思想汇报"无非是使用"作为一个年轻的预备党员,我在反革命暴乱中坚守
岗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执行任务,反对动乱"这样的一些字眼,但也足以让她
的同伴们□慕了。在每次提交"思想汇报"的前夕,别的女警察都愁眉苦脸,希望张
将她的"汇报"拿出来"参考参考"。但是,张每次总是想方设法搪塞过去,有一次她
骄傲地对北明说:"哼,我才不给她们看呢。让她们看了,她们不就和我一样了?"
北明笔下的张姓女警察,活脱脱就像是从奥威尔《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中走
出来的。她丧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却时时装出真理正手的"伟大"状,她的大脑中
没有一把判断真假善恶的标准:一方面□慕深圳、新加坡的富有,一方面又对"资本
主义"充满了莫名的厌恶。她是我们观察极权主义统治下民众精神状况的一块"活化
石"。
经过半个多世纪持续的洗脑运动和愚民教育、愚民宣传,中国民众的思想能力和判
断能力几乎丧失殆尽。中共的宣传官员和文化官员个个都比戈培尔更胜一筹--戈培
尔说:"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而对于中共而言:"在第一次讲述谎言的时候,
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将其当作真理"。在中国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中,铺天盖地地充斥著
假话、套话、空话、谄媚的话和冷酷的话。
另一方面,文宣部门默许和鼓励低劣的影视和文字像洪水一样泛滥。全国人民一起
如醉如痴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还珠格格》,也只有在专制帝国中才会发现此种奇
观。更为可悲的是,中国的少年儿童个个都把扮演还珠格格的赵薇视作毛主席一样
的偶像。我猜想,曾经监管北明的张姓女警察一定也是"赵薇迷"中的一员。
奥威尔在《文学和极权主义》中指出:"极权主义废除了思想自由,其彻底程度是以
前任何时代闻所未闻的。而且认识到下面这一点很重要:它的思想控制不仅是负面
的,而且是正面的。它不仅不许你表达--甚至具有--一定的思想,而且它规定你应
该怎么思想,它为你创造一种意识形态,它除了为你规定行为准则以外,还想管制
你的感情生活。它尽可能把你与外面世界隔绝起来,它把你关在一个人造的宇宙里,
你没有比较的标准。反正,极权主义国家企图控制它的臣民的思想和感情,至少像
它控制他们的行动一样完全彻底。"中国的现实正如奥威尔的描述,极权主义成功地
侵入了公民的私人生活,像章鱼的吸盘一样牢牢地控制了公民的思想和感情。像北
明这样大胆的怀疑者和反抗者,必然遭到无情的镇压和迫害。
八千里路云和月
"即便是风筝,也不准许在人间地狱的上空出现。因为它向往自由。"收容审查结束
之后,北明被强迫离开北京回到太原。然而,她拥有的"自由"仅仅是有限的自由,
"郑义专案组"的警察不断前来骚扰她,甚至通过非法手段冻结了她的银行存款。
也许专政机器并没有让基层警察做得如此过分,但是基层警察为了保护切身的利益、
并获得进一步升迁的机会,往往会变本加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这个体制下,
很难发现摩罗所说的那种存在于沙俄帝国的"良知的弹性"。更多的是像太原公安局
老奸巨猾的警察段明生这样的"叭儿狗"--当对郑义、北明夫妻无计可施的时候,他
不惜以国家的名义诬陷他们"有经济问题"。这种卑劣的做法,连在银行工作的蔡科
长也看不下去,而愤怒地说:"他们这就是不择手段了!"
当时,郑义还逃亡在外。警察将北明当作诱捕郑义的"鱼饵"。一开始,北明在家中
帮助郑义联系在海外出版著作、照顾家人的杂务。后来,她不甘于"请君入瓮"的命
运,便开始了漫长的逃亡。在参加完朋友的婚礼之后,她趁人不注意乘火车由太原
去西安。然而,警察的天罗地网在她的面前缓缓张开,她发现一路上都有警察跟随。
当她抵达西安火车站的时候,连开到面前的出租车司机都是便衣扮演的。她的行踪
被他们了如指掌。为了摆脱尾巴,北明先后换了多次长途汽车、三轮车等,还平生
第一次尝试了扒火车的惊险。在肮脏的货车上,她遇到了司机的副手、一个强壮的
男青年。这个青年男子发现北明孤身一人,便企图调戏她。在实力完全不对称的危
险情况下,北明假装成一个会武功的江湖女侠,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对峙,居然将对
方吓退了。在她下车的时候,没有得手的男子只得对她说:"大姐,我服了你!"她
依靠的是自己的信心,正如《圣经》中所说:"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
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哥多林后书》
4:8-9)
这是一本只写了一半的书。其实,"好戏"还在后头。按照北明的说法:"一千天的旷
日流亡,某些情节惊险曲折得像一部失真的小说。"在北明刚刚开的这个"头"中,许
多细节就已经让我惊心动魄了。这种提心吊胆的"在路上"的经历,将曾经文弱、幼
稚的北明磨练成了"义高人胆大"、千里寻李靖(郑义)的"现代红拂女"。一路上,
她不断化妆、不断变化交通工具和住所,并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与特务周旋的
"活的经验"来。
后来,当北明和郑义双双来到美国,在异国他乡安定下来之后,仔细回想逃亡的历
程,她不禁感叹说:"直接间接相助的人如此之多!年龄从十岁到七十岁!身份几乎
囊括社会各阶层,从学生、教授、艺术家、记者、编辑到个体户、警察、医生干部
甚至僧人、盲流、刑满释放者。当然还有港台商人、外国朋友。最令人感慨的是:
他们绝大多数与我们原本素不相识。"鉴于朋友们的安全,她暂时还只能对当年的传
奇经历保持沉默,并以这种沉默作为对他们的最高的敬意。
我认为,这是一笔珍贵的"民间的资源"。这些残存在民间的良知和道义,是我对中
国未来抱乐观设想的主要根据。"六四"屠杀之后,许多学生领袖和知识分子都是通
过一条"特别通道"逃离大陆的。试想,当时中共军警特宪共同行动,张开天罗地网
搜捕民运人士,他们组织严密、手段残暴,当时全国上下笼罩著一种可怕的"红色恐
怖"。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通道"居然一直保持畅通,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六四"之后的"生命通道",与一个多世纪之前美国废奴主义者们在南方开辟的通道
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这背后,有无数的无名者在默默地奉献著,冒著巨大的危险
和压力。比起在广场上为了人权、民主和自由而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英们来,
他们同样伟大、同样光荣、同样是肩著黑暗的闸门的中国的脊梁。这些人文化背景、
社会地位相差千万里,却为著共同的事业走到了一起。他们把自己的卧室留给逃难
的民运分子,他们划著小船将素不相识的逃往者偷渡到香港。我想,如果把他们的
故事拍摄成影片,一定比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还要吸引人。
《告别阳光》一书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后人:"八九"是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正是"八九"赋予我们的生命以特别的意义。正如高尔泰所说:"四十年来中国人
民驯顺地忍受了多少敲骨吸髓的掠夺与盘剥,接受了多少残酷的整人运动和荒谬绝
伦的要求。甚至连饿三年,家破人亡还要说自己'无限幸福无限荣光',而那一切不
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鼓励了奴役者的为所欲为,加剧了自己的苦难。逆来顺受到
这种程度,如果再没有八九民运的爆发,我们又怎能够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仅仅
是一个骗子、强盗和奴才、牛马的国度,而且也是一个有血性的活人的国度呢?"
(全文完)
转自议报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向所有在苦难和逼迫当中, 依然保持着崇高信仰的人致敬
--
NOEQ
- (70 Byte) 2002-9-24 周二, 下午10:23
(12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0794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