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在朝鲜出差的11个日夜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在朝鲜出差的11个日夜   
zhuantie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在朝鲜出差的11个日夜 (497 reads)      时间: 2001-11-19 周一, 下午10:1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朝鲜出差的11个日夜



送交者: 夜半钟声 2001年11月18日17:15:28 于 [天下论坛]http://www.creaders.org







98年7月,我应邀赴平壤提供技术咨询。本来与朝方商定是两个人一起去,可是不知什么原因

,朝方安排我们俩人一先一后,中间有一周多的间隔,无法在平壤见面。好在我后去,能省

掉不少麻烦事。



目前只有北方航空公司和朝鲜的高丽航空有北京飞平壤的航班。我们了解了一下,二者均接

受RMB,但北方航空的价格较低。我的同事本着为对方节省的原则定了北方航空公司的票。这

样一来,出发时间比计划迟了一天,于是发传真通知朝方。朝方的答复迅速、礼貌、明确而

坚决:出发日期不得更改。这位老兄只好退票,再改定高丽航空,勉强如期成行。



有了这个教训,我只能老老实实地乘高丽航空公司的飞机。机型是伊耳61,内饰

稍旧但很干净。空调开了没几分钟,冷凝水就滴了下来,空中小姐立刻过来擦拭。飞机上没

有可乐雪碧之类的西方饮料,只有矿泉水和Cider(有点象三精水)。饭显然是在首都机场上

的。



我国与朝鲜互免签证,但朝鲜边防警察对我颇不客气,用非常流利的汉语问了我

许多问题。我和朝方的传真全都是用的英语,其中几乎所有的名称我都不知道准

确的汉语译法,所以只好用英语答复。从他的反应速度来看,他的英语水平只在

我之上,应能和老贾一拼。最后他指着我护照上的外交部发照人签名问:白喜华这个人我怎

么没听说过?我当时有点火,反问说,那么外交部的章你见过吗?他还给我护照放行了。说

实在的,刚办完护照时白喜华这三个潦草的字曾让我辨认了半天。



朝鲜海关相当厉害,违禁和需申报的物品清单特别长,检查也很仔细。我带了很多技术资料

,按文革中的眼光来看,其中有些照片涉嫌色情。好在接待单位通知了海关,申报单根本没

看就过了。



出关后见到了来接我的三个人:接待单位的一位处级领导,一位曾留学北大的生活翻译和一

位曾留学清华的技术翻译(别瞎想阿,都是糙老爷们)。我们共乘一辆2.4排量的日产驶向平

壤市区。我猜想这辆车的型号肯定很老了,在北京和东京我都没见过。长毛绒的座椅已经磨

秃,可里程显示仅19万公里。司机的开车习惯很吓人,经常30Km/h爬陡坡时用五挡大油门,

发动机的声音让我担心它要碎。



途中翻译委婉地问我,外国人到平壤后通常都会首先去金主席的铜像前献上一束

鲜花,当然这是自愿而不是必须的。而且今天有点晚了,我们是不是回饭店?我说我要去献

花。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车里,又回忆了往后备箱放行李的情况,最后我确信他们没事先给

我准备花。车到铜像前停下,正在我左顾右盼找花店的时候,翻译象变戏法一样将一束鲜花

递给了我。献完花之后,发现三个朝鲜人的眼光有点异样。后来我才想起来,我当时忘了鞠

躬了。



朝鲜最好的饭店是大同江饭店,邓小平曾下榻于此。我住的平壤大饭店,排名第二。到饭店

安顿好后,他们立刻要走了我的护照。无论外国人还是本地人,居住在平壤是需要获得批准

的,我的护照因此必须另盖个章。生活翻译坦率地告诉我,林先生(先来的那位)想去看看

板门店,由于路途远,外加能源紧缺,我们没有安排。除了这个以外,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我说来一趟平壤很不容易,很多朋友托我带回金日成的像章。我可以先预付美圆或人民币

,请帮忙买四五十个。翻译立刻严肃地声明,金主席的像是不可以买卖的。我当时觉得挺尴

尬。朝鲜人的金日成像章都是打报告申请来的。象我这样大数量的需求他们过去没遇到过。

后来翻译向他的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但是终于还是没满足我的愿望。因此回北京时我毫不

客气地将所有到机场送我的人的像章统统要了过来。



平壤大饭店的规模有点向北京饭店的贵宾楼。长长的过道两旁都是客房,无论白天黑夜,过

道里都不开灯,害得我只好记住我的房间是第几个。饭店中客人很少,但餐厅特别大,客人

必须在指定的座位就坐。不是同一个团队的客人不会被指定在同一张餐桌上。服务员不会把

餐具放在没被指定的位置上。吃完饭结账时,服务员会请客人点下一顿的饭菜,不能临到吃

时再要或更改。餐厅是饭店里唯一有年轻女服务员的地方,也是唯一有人懂英语的地方。餐

厅准点开饭,按时收摊。因为工作忙,我通常早到五分钟左右,服务员最热情的举动就是冲

我点点头。陪我的这三位也住在平壤大饭店,不过他们从不在餐厅吃饭。



我住的房间还比较大。陈旧的实木地板上铺着薄薄的地毯。不起眼的旮旯里撒了一点药,要

对付的不知是蟑螂还是蚂蚁。房间里配备了松下的窗式空调、东芝的彩色电视机。其他设施

上的商标好象被仔细地弄掉了。暖水瓶上的如下一段英语让我猜到了它的产地:BAOWENPING

。洗澡间让我哭笑不得,没有磨沙玻璃,没有窗帘,甚至浴缸边上的帘子也没有。好在客人

不多,晚上看得见的房间都是漆黑一片。饭店每天早晚各提供一小时的热水。



来到平壤的第一顿饭由对方请客,因此避免了没事先点菜的尴尬。来朝鲜之前我认真研究了

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今日北朝鲜》,知道这里温饱尚成问题,所以当翻译问我想吃平壤冷面

还是烤肉时,我选了冷面。朝鲜冷面有很多种,以平壤冷面为最佳。铜的大碗,扁扁的不锈

钢筷子;面不辣,里面也没有牛肉,没有鸡蛋。面的上边用搓碎的干明太鱼摞成一个竖着的

、上大下小的小棒。翻译为每个人点了三碟小菜。我是客人,所以有额外的第四碟。坐在我

旁边的技术翻译告诉我,这第四碟小菜特别贵,比肉还要贵。因为里面有一种东西--汉语怎

么说他忘了--是非常少见的,只生长在深山老林里。其实那东西,咱们把它叫做蘑菇。吃完

面后,那个领导指着面碗用英语对我说,平壤冷面的汤是好东西,你一定要把它喝了......



我在平壤的工作就是讲课和回答问题。每天讲七个小时,答疑一小时。十天的逗留期间,讲

课九天,半天观光,最后半天须向朝方主管单位写一份报告,说明全部讲课内容。授课地点

在位于平壤市中心的人民大学习堂。



朝鲜战争中,平壤被夷为平地。战争结束,金日成回到平壤后,有人建议在市中心建一个政

府大厦之类的东西。金没有同意。他说平壤是人民的平壤,朝鲜是人民的朝鲜;朝鲜劳动党

和朝鲜人民政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市中心这块宝地也应该用来为人民服务。于是下令建了

这个人民大学习堂。



人民大学习堂里有许多间阅览室,一个阅览室对应一个科目。每个阅览室的边上都有一间答

疑室,里面坐着这方面的朝鲜专家。如果遇到疑问,任何一位读者都可以进去咨询。答疑室

中配有电话,号码是公开的,可以对外地读者进行电话答疑。



有一百多位世界主要语言的翻译工作在人民大学习堂中。为了保证速度,他们将国外最新的

资料直接用朝语念出来并录在盒式录音带上。读者如要查阅这类资料,人民大学习堂除了向

他提供书外,还提供录音机和磁带。另外阅览室还提供邮寄借书服务。



人民大学习堂中有几间有声“阅览室”。书架上放的是各种曲目的CD和磁带,书桌上则摆着

CD/Tape两用机和耳机。我进去时管理员请我欣赏了一首朝鲜歌唱家用汉语演唱的“茉莉花”





人民大学习堂定期在内部的大礼堂里举办各类讲座,主要是各前沿学科的科普性讲座。具体

的时间和内容由朝鲜广播电视委员会提前一周播报。



任何一名朝鲜公民都可以免费享受上面说的这些服务。



人民大学习堂中还有许多电化教室,里面主要做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告。因为这类报告不

可能有太多的听众,所以面积较小,只放了五十几套桌椅。报告的内容是不预报的。但是教

室是开放的,读者可以随意进入听讲。其中的一间供我讲课。



人民大学习堂距我的饭店有十五分钟车程。每天早晨,一个翻译拿着两瓶冰镇矿泉水,另一

个拿着一暖水瓶开水和一包茶叶,和我一起乘那辆日产前往。后来尽管我一再说有茶我就不

喝矿泉水了,但那两瓶矿泉水仍旧是每天带过去,再每天拿回来冰镇。人民大学习堂的地势

较高,须走过一长串宽宽的花冈岩台阶才能进入;但是老师享受特殊待遇,可以把车直接开

到侧门。我们的车到达侧门时,班里的值日生已经等在那里了。他拉开车门告诉我,班里的

学生已经到齐。按照朝鲜的规矩,学生没到齐,老师就可以不下车。虽然听课的都是我的朝

鲜同行,有些还是领导干部,但他们都以学生自居。



第一天的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讲台上一侧放着一个调音台,一台工业级的彩色

摄象机象翻拍仪似的架在另一侧,中间是一个二十英寸彩电。学生们可以从吊在屋顶上的电

视机中看到我放在摄象机下的图片或是我的“板书”。讲台上的电视机供我调整聚焦和变焦

。七个小时的讲课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提问。最后一小时答疑前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不过

这个休息时间只属于我。学生们要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坐在最前排中间的朝方总

工程师。总工先把问题过一遍筛子,浅显的退回留待自习时解决;将他不能答复的问题交给

技术翻译。这位清华的留学生在做出书面翻译后,拿着写满问题的纸问我希望答复哪几个。

我直接了当地告诉他,由于我必须坐着讲课,因此讲台上的那一堆设备完全切断了我和学生

们的交流。我不能根据他们的眼神和表情调整讲课内容;所有的问题都挤到了最后,短时间

的书面提问又不可能将问题写得很细,所以有些问题我不知道是针对哪一部分内容问的。翻

译立刻对我说,那么就不回答那些问题!我还是尽量回答了。有些问题超出了我的专业,我

就告诉他们我学的和我从事的专业,和我无法答复他们的问题,并请他们谅解。下课时,我

的图片资料乱七八糟地摊了一桌子。收拾东西时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要走的意思,我猜想

他们大概要开会,就赶紧加快了速度。穿过课桌间的过道离开教室时,紧靠过道的学生逐一

站起来向我点头致意,其他人则用朝语说“辛苦了”。后来我才通过翻译搞清楚,这样的情

况在朝鲜是天经地义的。



在朝鲜,教师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尊严不能受到任何损害。教师没有义务根据学生

是否听懂而改变教学计划。如果一个学生的问提让教师不能答复,这就是对教师的侵犯,也

是班集体的耻辱。因此所有问题只能在有所控制的情况下提出,请教师选择答复。教师没有

必要解释、实际上一般也不解释为什么答复这些问题而对那些问题却不予理睬,拍屁股走人

就行了。在教师离开教室前,学生必须保持课堂纪律,并且不得收拾学习用具。讲完这些之

后,这位技术翻译嘲笑了一番清华大学的上课情况。



大同江斜穿过平壤市区。有一座高高的塔与平壤大饭店隔江相对,每天进出饭店我都可以看

到它。一天讲完课回饭店时,翻译告诉我明天须早半小时出发,安排我去参观那座塔。由于

那座塔在人民大学习堂的相反方向上,所以我估计半小时无论如何不够用。我问他是否通知

了学生,翻译的答复我已经习惯了:没有通知。学生没有权力问老师为什么迟到,他们只能

老老实实地等候。



那座塔叫做主体纪念塔。



在朝鲜,主体(英语为Chu-che)是一个频繁使用的词。朝鲜人民的主体是金日成,主体思想

即为金日成思想。主体思想博大精深,其精髓是:人是世界上所有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人

的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金日成诞生于1912年,是年即为主体元年。大

多数情况下,朝鲜人都以主体年来计算时间;对外宣传的材料上则在其后的括号中标明公历

年,与政治不沾边的则直接使用公历。



主体纪念塔是为庆祝金日成诞辰七十五周年而建造的。塔身是四方锥型,高150米。三面为1

9层,剩下一面为18层,总和正好是75。塔身全部由花岗岩建成,总共用了两万七千多块花岗

岩,代表着到75岁生日时,金日成战斗和生活过的总天数。塔顶是一个三十多米高的纯铜火

炬。塔的下面有一个大厅,大厅的地面由各种颜色的石材铺成。当年,得知朝鲜要建造主体

纪念塔的消息后,世界各地的人都非常激动,他们纷纷送来了当地特产的石料。朝鲜政府考

虑到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生活还有困难,所以只收下了很少的一部分铺在了厅中。又从每种

石料中选出了一块,用赠送者的母语刻上赠送者的名字,镶嵌成一堵墙。我在上面找到了海

南的一个公司,可惜名字忘了。



在我们乘电梯的时候,翻译告诉我,这是一部高速电梯,只要一分钟多,就可以到达火炬的

下边。我在电梯里东张西望,可就是找不到铭牌。翻译大概知道我要干什么,于是和导游聊

了起来。他们忽略了一件事,在朝语和日语中,三菱的发音是相同的。



在主体纪念塔的边上,有一个巨大的朝鲜劳动党党徽。在代表工农兵的锤子、镰刀和步枪的

拱卫中,是代表知识分子的毛笔。



九天的课累得我直发蒙,但我还是加了个小小的夜班,把报告赶完了。这样,观光的时间就

加了一倍。到了观光那天心情特别好。



万景台是金日成的出生地,照例是要看的,可没什么好写的。写点朝鲜同志对金日成的简单

介绍:



金日成出生于1912年,13岁孤身离家,同年在白头山(注1)创建了朝鲜的第一个抗日密营(

注2)。从此朝鲜人民的抗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最后,朝鲜人民终于在金日成的领导下打败

日本侵略者,光复了祖国。此后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反动派悍然入侵,妄图把年轻的共和国

扼杀在摇篮里,金日成率领朝鲜人民军与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残酷的日日夜夜里,

金日成每天都会把新的设想、新的战略和战术传达到部队。最后赢得了祖国的解放。



祖国解放战争(注3)纪念碑其实是一组雕刻,分布在足球场那么大的广场上。每个雕像都有

一个故事。参观时翻译逐一向我作了介绍。我很快就听出来了,祖国解放战争中,好象没咱

中国人什么事,15万志愿军都牺牲到哪儿去了?我想大概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因为翻译越

说越简单了,走得也越来越快了。后来,当我们走到一个雕像前,我站住不走了。那雕像刻

的是几个威武的朝鲜人民军飞行员站在一架战斗机旁。我带儿子去航空博物馆时肯定见过这

样的飞机,只可恨小东西太淘气,我只顾了看他了,没记住型号。这时翻译对我说,当然了

,在祖国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给予了朝鲜人民强有力的支持。朝鲜空军在数量和装备上均

处于劣势,尽管他们英勇作战,但朝鲜境内的机场还是全部被炸。中国人民拿出了丹东的一

个军用机场,供朝鲜空军起降,从而使他们能够持续不断地在空中打击美帝国主义--这个雕

塑反映的就是这件事。



观光的下一站是平壤市少年宫。大门出入的人很多,这在平壤的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看门

的人准确地从人流中把我叫了出来。翻译急忙上前询问。很快,他一脸羞涩地回来对我说,

单位昨天已经通知他们我们要来参观,可能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他们竟然没得到消息。朝

鲜人可以随意出入这里,您......身上有五个美元么?果然,五美元只给我买了一张票,陪

我来的人直接进去了。五美元也没白花,少年宫给我派了导游--一个八九岁的漂亮小姑娘。

少年宫设有很多班,我看到的有跳水、游泳、篮球、拳击等体育班和绘画、雕塑、书法、歌

舞乐器等艺术班。在计算机编程班里我停留的时间稍微的长一些。这个班里摆着五六十台PC

机,基本上每个机器上都有人。年纪大概在十一二岁。离我最近的一个人正在以极快的指法

修改代码,于是我走了过去,但他已经修改完了。程序开始运行,在屏幕上画了一个满屏的

朝鲜国徽。我轻手轻脚地走到另一个孩子身后,发现他也在修改源代码。他在DOS下用Basic

(也许是QBasic或Basica),源代码的可执行部分不长,似乎也没什么注释,后面跟着长长

的一串data。我忍不主咳嗽了一声,他的修改工作立即结束,朝鲜国徽开始慢慢地显了出来





少年宫里有一个大礼堂,导游领我们进去看了一场演出。观众中既有成年参观者,也有坐得

整整齐齐的小学生。演出中,每当幻灯在舞台幕布上打出金日成或金正日的图像时,学生们

都热烈地鼓掌。依我的判断,这掌声是发自内心的。



平壤市容给我留下的印象不错。在北京热得半夜都出汗的时候,平壤却凉爽宜人。白天最高

也就二十六七度。平壤市内似乎没有建筑工地,也没什么空气污染,到处都被打扫得纤尘不

染;人口很少,汽车更少;在加上绿化得很好,给我一种静谧的感觉,颇有点世外桃源的味

道。光复大道的地位有点向我们的长安街,一百五十米宽的柏油马路平平整整,上面什么线

都没画。不象咱们这里,只要是条路就白的黄的新的旧的乱七八糟全是线。平壤市的中心区

没有交通灯,清一色地全由二十岁左右,细皮嫩肉的女警察来指挥。她们姿势规范,动作硬

朗,态度极其认真,怕是能令济南交警汗颜。平壤的公共交通工具有汽车、无轨、有轨和地

铁。车次不多,也不挤。公共电汽车的轮胎一律磨得完全没有了花纹(刚来平壤时我还以为

他们直接用内胎呢),经常能看到停在路边换轮子的。平壤市有一定数量的自行车,款式至

少比我们流行了几十年的二八和二六车要时髦。山地车和运动车我都没见到过。上下班时只

能见到很少几个人在开十一路。平壤的汽车几乎都是日本产的,中国车一辆也没看见,偶尔

看到几辆达契亚;平壤大饭店门口排队的是几辆老掉牙的沃尔沃。卡车有点象老解放,但不

是,比老解放浑圆一些。有些越野车象2020,但车身比例不太一样。这两种车我怀疑是朝鲜

产的。



在平壤的这十天里,我只见过一个饭馆,朝方请我在里面吃的平壤冷面;只见到一个百货店

--没进去。其他象什么菜站、副食店、烟摊之类的全没见过。这可能和我没时间自由行走有

关。其实晚饭后我是可以出去走走的,而且我也确实出去过。当时饭店大堂的服务员用看精

神病患者似的眼光看着我。平壤的街灯昏暗,并且间隔很大;没有霓虹灯广告,没有橱窗,

马路上没有汽车,也没有人。这时我知道,那个服务员是对的--我确实有病。



第十一天一大早,我带着满心欢喜和一身轻松来到平壤机场机场。翻译递给我一张海关的出

境物品申报单,嘱我慢慢填写,然后他和另两个送我的人到各个窗口去办手续。那申报单吓

了我一跳:已使用的胶卷要申报!幸好他们又和海关打了招呼,因为临行前送给我的一幅价

值约二十九美元的沙画属艺术品,是禁止出口的。



到北京后,当晚我就上街去吃了一碗朝鲜冷面。





注1:白头山即长白山。但是白头山的概念有点模糊,既可以指整个长白山,也可以指长白山

朝鲜境内的那一部分。

注2:根据地。

注3:抗美援朝战争。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1088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