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请教斑竹为何把我的文章移到全版论坛? |
 |
所跟贴 |
请教斑竹为何把我的文章移到全版论坛? -- 芦笛 - (550 Byte) 2002-8-07 周三, 下午5:31 (412 reads) |
诺微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难道斑竹中有法西斯份子?:-)
因为忙,一直没关注这场争论,看了上贴到全版中刨出来瞧瞧,没什么问题嘛,都是大实话,应该归入常识一类的。
贴一段本人去年四月写的帖子:
……
包含中国境内各族的“中华民族”这个词,从什么时候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我没有考过,不过100年前肯定不存在。孙中山高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鼓动叛乱的时候,显然没为满蒙等鞑虏族颁发中华护照。
据费孝通先生回忆,1930年代,顾颉刚先生在某坛上帖(古时帖子都发在纸上,称为报纸),称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即中华民族。当时才20出头的小费很吃惊,因为不仅五族共和是民国后的通行说法,而且顾先生本人正是打破民族一元论的大侠,也是“民族学十大高手”之一,怎么一下就把教科书给改了?于是费先生跟帖,对顾的说法质疑,请他讲讲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的心路历程。顾颉刚为此专写了一篇答网友费孝通帖,再次明确指出: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即中华民族!顾费二人都是雪茄,笔战的内容当然不是一句骂,只是这个典故是我几年前看到的,细节想不起来了。好在小费还没有迂到不可药救,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屁股应当坐在哪边,遂“不争论”。从此小费就沿着老顾的路径一条道跑到黑,待他成为费老后,于19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此是后话,不表。
当日的局势是这样的:日本正利用“民族自决”的思想对满蒙启蒙,为这两族独立寻找理论依据。在军事战争打响之前,学术战场已经硝烟弥漫、炮声隆隆,顾颉刚、傅斯年等人已经拿起笔做刀枪,开始了纸面上的国土保卫战,而“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是各种学术武器的发射平台,属“必须有”之学问,只能捍卫,不容质疑,小费的做法等于是挖卫国战争的墙角,间接地起到了帮助敌人的作用。可见,“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在1930年代初发轫,到1935年田汉为《义勇军进行曲》作词时,“中华民族”已为普通中国人认同。
由这段历史可知,“中华民族”一词的政治意义要大于学术意义,现实意义大于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传统的现代表达。如果没有日本的威胁,这个词可能还造不出来。在国家认同还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国家又面临危机时,只能靠虚拟的血缘关系维系人民和土地,请大家崇拜虚拟共同祖先的生殖器。
因为它是个为应急而造的概念,解释起古代来难免捉襟见肘。历史上宋与金、元的战争、明与清的战争,本是国与国之战、族与族之战,为了适应“中华民族”的概念,只好削足适履解释成内战。岳飞、金兀术、袁崇焕、努尔哈赤,哪个是民族英雄,颇费思量。
然而玩概念者必为概念所玩,何况是不那么可靠的概念。战争之后是和平,有脑筋的人会想一想: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把它说成是中华民族这棵树上的一朵花,那置鸭绿江彼岸的朝鲜人为何地?中国境内还有些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他们的血缘跟我至少在八杆子之内是打不着的。还有,日本人现在普遍相信他们的祖先跟中国有关,可能是徐福东渡的后裔,也可能来自云南,努努力也有望加入中华民族,至少比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更有加入权。如果1930年代日本学者掌握这一证据,是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与中华共荣?(就是在文化上,很多日本人写汉诗的水平,也远超中国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在美国炮舰到访之前,日本在曾自认为是中华正朔,称自己为“华”,称中国为“夷”)
我们本来有机会发展新的民族观,用以价值理念为核心的国家认同,取代以生殖器崇拜为核心的民族认同。可惜,直到现在,中国学者再没能发明出更高明的理论,“中华民族”仍是对台湾学术战的主要武器,1980年代开始搞些“龙”之类张牙舞爪的不伦不类之物来崇拜,制造“黄帝陵”让大家祭扫,更是一蟹不如一蟹。这样做,犹如握紧一把沙子,握的越紧,指缝里漏掉的越多,汉族也许凝聚了,其他族更要跑掉了。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