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经济问题,转文章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经济问题,转文章
所跟贴
关于经济问题,转文章
--
RE
- (6316 Byte) 2002-7-19 周五, 上午7:49
(274 reads)
波音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多谢RE领俺入门
(132 reads)
时间:
2002-7-19 周五, 上午9:1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RE,感谢帮忙,使我的文章能在这里贴出,有机会和大家讨论,以下是第二部分,请各位大侠赐教。
最“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最小。曾几何时,保守主义、货币主义经济学家标榜美国经济模式为世界资本主义的楷模,对欧洲国有化造成效率低下、优厚福利养活高失业率,嗤之以鼻,对严重政府干预和人为引导的日本和东亚模式无情批判,前有日本十年经济倒退、后有亚洲金融危机为佐证,更不用说冷战的最终胜利彻底埋葬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模式。
反对政府干预的保守主义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如税收、采购和福利等,政府都更直接地干预市场,较明显地支持某一产业、某一利益集团、或某一社会阶层,作用大部分是“钱出这个兜进那个兜”,因此对经济至少没有益处。相反,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辅助某一行业,会扭曲市场真实需求,造成供给与需求远离平衡点;福利如失业救济,会鼓励低效率,增加失业率;因此,政府管理越少越好,税收越少越好,政策法规越松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推崇“小政府,撒手不管”保守主义经济理论的美国右翼在经济主张上,按传统有几项政策是自食其言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为把他们选上台的选民利益集团的要求。一是增加国防开支,二是增加贸易保护,三是鼓励新的垄断形式。
国防开支完全是军火商利益集团多年来孜孜不倦攻克华盛顿的成果,因为华盛顿是他们的唯一客户。无论左右势力如何争论,在国防开支上,唯有指责对方花钱不够大方。在911之后,更是有爱国主义的名头,至于新的导弹防御系统是否阻挡得住恐怖分子的自杀飞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人民愿意花钱,就有政客和军火商满足他们的要求。任何市场经济中都没有比鼓励国防开支更扭曲市场需求的了,因为产品生产后唯一的消费方式是战争,真正的消费者---纳税人,无法选择买还是不买,价格是贵还是便宜,选哪家还是不选哪家,除写支票以外的所有事都是消费者以外的黑箱操作。各个国家、各个经济制度中都如此,只是主张自由经济的保守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尤其不能自圆其说。
贸易保护受到保守主义中一部分人的支持,主要保护的行业是农业、传统工业,盖言之,所有与其他国家相比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难道这不是鼓励低效率,和偏离全球经济的自然平衡吗?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只要“以美国的名义”,什么经济理论基础都可以暂时放在一旁。
最具迷惑性的是放松“反垄断”规定。30年代以来制订的一系列反垄断法规,目的在于平衡倾斜了的竞争环境,对在资金、信息、市场控制处于劣势的地方和中小企业加以保护,并以此直接干预,如分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但90年代中开始,特别是在电讯和能源等基础投资比例很高的产业,发生一系列放松措施,产生电讯领域长途电话公司与地方电话公司的兼并,如QWEST;能源交易领域允许地方市场开放,产生安龙这样的全国性能源交易公司。这些措施的名义是“打破地方垄断、促进市场竞争”,在地方电信市场,放松措施起到了鼓励竞争的作用,小贝尔们不再享有地方保护,需要和长途公司抢生意,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却鼓励形成跨环节、跨地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一措施下的恶果在消费者需求弹性极小的能源行业表现尤为严重,安龙公司在自身做假丑闻爆发前,已是人为制造加州电力危机的罪魁祸首,而趁机狂殓巨额收益却最终至于破产,实在让人怀疑安龙的管理者们究竟黑了多少钱进自己腰包!
以促进“自由竞争”和发挥“市场机制”为名义的许多措施,从现在萧条的经济下,回想起来,许多人都会有如梦方醒的感觉。企业兼并,不但没有鼓励先进、消灭低效、降低成本,反而以更大的规模制造浪费和贪污;放松行业管理,没能促进竞争,反而降低了市场透明度,把价格发现从市场上、企业间搬到了一家或几家企业内部,收益最大的是少数处于绝对优势的企业,受害最大的是消费者和补贴消费者的政府财政。
布什政府和共和党主流,以及更为保守的右翼,在经济政策上是“自由经济”理论为大框架,为大企业游说集团利益做量体裁衣式的政策调整,其政策的理论基础、前后一致和可靠程度正越来越受到怀疑。总统、副总统本身涉及丑闻多深,自有在野党去深挖其根,作为处于危机中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决策者,布什政府实在难服众望。
与保守主义相对,凯恩斯主义的继承者认为“钱进哪个兜”并非没有区别,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给100名失业者每人减税100美元,他们将会全部用于消费,从而使货币流通,运转经济;给高收入者减税10000美元,他会马上将钱存在收益最小、风险最小的帐户上,从而使货币挤出流通。因此,政府福利政策,如失业救济,不仅仅是出于扶危济困的人道主义目的,而是在经济萧条下有利于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激发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走出低谷,因为是从促进有效需求入手刺激经济,因而称为需求学派。
反对福利政策观点的人认为,即使这10000美元全部用于福利消费,100名失业者仍然失业,下一次还是要伸手要100美元才能维持经济运转,其间,他们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产品和服务,由此产生的后果是通货膨胀(票子多、东西少)和经济停滞并行。而将10000美元给高收入者,他们将会用于投资,而投资是萧条中最弱的环节,最需“进补”,10000美元的投资会在流通中转更多的环节,给更多人带来工作,“大锅里满了,才流到小锅里,使小锅里也满”,这就是分流经济理论(Trickle-down economy),也因为是从供给角度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而称做供给学派。
有效需求理论和供给学派多年来的辩论,都很难压倒性地说服对方,毫不含糊的是两派所代表的阶层的实际利益:即工薪阶层和投资者阶层的利益。多年来,美国历任两党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是在平衡这两个阶层利益中,分别以这两套经常矛盾的理论为基础做出决策。
被多数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所公认的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利率机制。在经济衰退下降低利率是普遍地降低成本,刺激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对消费起作用的主要是依赖信贷的长期保值消费,如房地产,和直接针对消费者的投资,如信用卡等;对投资者,是通过中央银行短期利率和储备金制度控制银根,从而影响工商企业的投资规模。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哪里哪里
--
RE
- (68 Byte) 2002-7-19 周五, 上午9:33
(11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5139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