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西藏自主 先成后败──中国近代史讲座(第一讲之四) |
 |
古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第一讲:从大清帝国到当代中国──中国分裂与分治史略
四.西藏自主 先成后败
西藏在「大清帝国」时代的地位极为特殊,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政教合一政府的自主权力,甚至超过朝鲜、越南等藩属的王权;而清廷派驻拉萨的西藏办事大臣,实权并不比一名外交使节高出多少。清政府在西藏长期没有驻军,只是在与西藏接壤的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设有土司厅,封些藏边部落首领为各种名义的世袭土司官(也称「土官」),或以朝廷名义对一些有政教影响的喇嘛、活佛赐加封号,长期放任自流,并不干涉他们的自治权力以及与拉萨政府的关系。
到「大清帝国」的统治末期,清政府逐渐加强对藏人的分化,从甘、川、滇三省蚕食西藏,企图象对蒙古一样实行分而治之:在甘肃的西宁设西宁办事大臣,统辖藏边安多区的玉树土司等和内蒙古青海盟各旗,在四川的康定设川滇边务大臣,管辖藏边康区的各土司。这两大臣都有相当于各省总督和巡抚的实权,与甘川滇三省一起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在藏区设立道府州县各级衙门,废「土官」用「流官」──有任期的流动官员。清政府的「改土归流」措施,遭到藏人的强烈抵制。
清政府在对外交涉中常常无视西藏的权益,尤其是1890年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承认英国对西藏属地锡金的宗主权,以及1893年的《藏印续约》又给予英国许多在西藏的贸易特权,引起拉萨政府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1895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政总理西藏政教事务,拒绝承认上述条约给予英国在西藏的特权,无论英国直接交涉还是通过清政府施压都不予通融。因此,英国和清廷都对达赖喇嘛极为不满。
1903年12月,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派军队入侵西藏,并于次年5月向西藏正式宣战;西藏政府不理清廷驻藏办事大臣有泰的反对,10天后向英国宣战。藏军的顽强抵抗却无法阻止英印军的攻势,于8月失陷拉萨,并于9月被迫签订《拉萨条约》──西藏不得向任何外国出让土地、矿产等,向英国赔款50万英镑,拆毁印度至江孜、拉萨沿途要塞,开亚东、江孜、噶大克三地为商埠,承认1890年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并划定藏锡边界,英军在亚东驻军,以及给予英国许多其它特权。10月,英印侵略军除留驻亚东一部外全部依约撤出西藏。
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英军抵拉萨的前夕,为了避免被英军俘获而迫签城下之盟,拒绝驻藏大臣有泰要他留下应付的主张,经青海出走外蒙首府库伦。有泰为推卸责任,电告朝廷,「弹劾」达赖喇嘛「平日跋扈妄为,临事潜逃无踪,请褫革达赖喇嘛的名号」。清廷复电:「著即将达赖喇嘛名号暂行革去,并着班禅额尔德尼暂摄」。九世班禅顾虑此举会离间西藏内部关系,因此以「后藏为紧急之区,……若分身前往前藏,恐有顾此失彼之虞」为由,婉拒驻藏大臣要他去拉萨代理达赖喇嘛职权的要求。
1905年2月,清政府决定将西藏康区的昌都土司「改土归流」,遭到当地僧民强烈抵制;4月,驻藏帮办大臣因力持昌都「改土归流」,遭康区藏人诛杀;5月,四川总督调官军入康区剿抚。
同年10月,在清廷恢复封号以及拉萨政府官员的劝说下,达赖喇嘛同意离开库伦返藏,并根据清廷的旨意暂住西宁。
1906年5月,清政府与英国就西藏问题达成妥协,订立《续订藏印条约》,清政府同意给予英藏《拉萨条约》中的许多特权,英国则承认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权。
同年11月,清廷查明驻藏办事大臣有泰曾阻挠藏人抗英并逼迫西藏官员签署《拉萨条约》等事,下令将他及其十余名欺压藏人的属下革职查办,进一步缓解了达赖喇嘛以及藏人的不满。
1908年5月,达赖喇嘛应邀到北京觐见光绪皇帝和西太后,并接受册封。
1910年2月,达赖喇嘛经西宁回到拉萨不到两个月,清政府不顾其抗议而派遣驻藏的数千四川军队到达拉萨,他以逃亡到印度相对抗。于是,清廷宣布革除他的全部政教名号,命令驻藏大臣「另立达赖喇嘛」。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驻藏川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哥老会众乘机起事,逮捕了驻藏大臣,并控制了拉萨。同时,流亡印度的达赖喇嘛也开始策动藏人武装暴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宣告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为国体。袁世凯于3月继任临时大总统后宣布沿用前清法律,保持前清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不过改各省总督巡抚为都督,改各边区办事大臣为办事长官。同年4月,暴动的藏人迫使驻拉萨川军缴械,并将全部驻藏官兵驱逐出境;5月,达赖喇嘛返藏视事。7月,袁世凯在国务院设蒙藏事务局,负责与蒙人藏人的交涉;同月,四川都督奉命率川军出征西藏,随后兼任川边镇抚使,继续前清对康区藏人的剿抚政策。从此,川、藏两军在康区开始了长达20年的拉锯战。
1913年初,达赖喇嘛发布公告,重申自己作为独立的「西藏国」最高统治者的权力,西藏和外蒙则彼此承认为独立帝国。同年3月,藏军对川滇边康区发动攻势,将办事长官迫赶出境。不过,「西藏独立」的「事实存在」从未获得任何其它国家的外交承认,虽然达赖喇嘛从最初的反英立场改为争取英国支持,但英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和「国际秩序」的考虑,并不赞成西藏从中国完全分离出去,只是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使其同意派代表参加「中英藏三边会谈」。
1914年初,北京政府将康区划归四川省管辖,设「川边特别行政区」。同年7月,拉萨政府和英国代表签署的《西姆拉条约》规定:藏人居住地区分为「外藏」与「内藏」;外藏为达赖喇嘛直接控制的西藏地区,在接受中国保护的前提下维持高度自治;内藏为其余藏人居住的康区等,该地方政府享有全权处理一切宗教事务的自治权;中国政府不把外藏转变为行省,不干预其内政,除了驻藏办事大员及其300人的卫队以外,不得派军队和官员到外藏;英国也不得在西藏驻军(除商务代办的小卫队以外);拉萨政府不把中国看做外国;中英双方不得彼此或与其它国家谈判西藏事务;中藏双方对《条约》的不同理解,应参照英方的意见作平等的调整。中国政府认为此条约损害主权,拒绝签字。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中国内地后,将「川边特区」改为「西康省」,将曾划归甘肃省管辖的「甘边特区」西宁、青海、玉树改为「青海省」,并开始谋求与拉萨政府谈判西藏回归问题。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地区行政事务,并派遣代表团前往拉萨,考察并与藏方讨论有关事务。
1930年,西康省内的川藏两军战事基本停止,双方的实际控制区从此以长江上游金沙江为界。西康省政府实际上只能在江东康区行使管辖权,而拉萨政府也只收管到江西康区即昌都地区,尽管双方都声称对全部康区拥有主权。
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喇嘛去世。次年,拉萨政府同意南京政府派代表驻藏。1939年8月,拉萨政府宣布,时年4岁的十四世达赖喇嘛在青海被找到;12月,南京政府通告,特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会同拉萨政府执政热振活佛,主持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转世事宜。1940年2月24日,吴忠信作为中央政府代表,沿清朝驻藏大臣之例参加了十四世达赖喇嘛在拉萨的坐床典礼。
195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刚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战役」中,全歼藏军主力,并乘胜进军西藏;11月,15岁的达赖喇嘛不得不提前正式亲政,一个月后离开拉萨,逃往印度。西藏近代38年独立自主的「事实存在」一去不再。此后,无论是1951年拉萨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和平条约」,达赖喇嘛返藏继续担任政教领袖,甚至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西藏自治区」(辖「外藏」和昌都康区)筹备委员会主任;还是1959年藏人「抗暴起义」失败,达赖喇嘛再次逃亡印度,在海外组织「西藏流亡政府」至今,都没能阻止或逆转这个变化。虽然藏人不屈不挠的抗争赢得国际舆论越来越多的同情,达赖喇嘛甚至获得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但是西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效控制版图之内,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既成事实」。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