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争霸天下( 政治局的国策方针 ? ) 作者 raziel ( ZT 五月海 来自说东道西 )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争霸天下( 政治局的国策方针 ? ) 作者 raziel ( ZT 五月海 来自说东道西 )   
所跟贴 争霸天下( 政治局的国策方针 ? ) 作者 raziel ( ZT 五月海 来自说东道西 ) -- Anonymous - (34226 Byte) 2001-11-15 周四, 上午6:26 (1561 reads)
老虫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转个老帖:呼应老五,欢迎阿成:)房志远:眼高手低,志大才疏 (586 reads)      时间: 2001-11-15 周四, 上午7:2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眼高手低 志大才疏



·房志远·



 我参加过很多会议。我发现,在会上,同是中国人,从大陆来的人和台湾香港来的人

的讲话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即使没有口音的区别,只看讲话内容,你也可以毫不犹豫地

区分出哪个是大陆人,哪个是香港台湾人。



 大陆人讲话的气魄都很大,个个从三皇五帝谈起,从东欧扯到美国,从南极拉到北极

,严然是一个战略家的姿态,好象世界局势就是由他导演的一样。他们毫不犹豫地下结论

,斩钉截铁地作推断,宏伟的计划都是在说“应该”怎样,至于具体怎样,事实是怎样常

常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台湾人和香港人相反,他们总是围绕着某个具体的事情,小心翼翼地做分析,尽量避

免下结论。他们总是在论证事情事实上怎样,而不是它应该怎样,事情具体怎么办,而不

是应该怎样做。如果说大陆人个个都像导演的话,他们就像演员,只关心与自己角色有关

的事情。



 大陆人从小就接受了毛泽东的教导: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而事实上他们个人的命运

又确实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所以也难怪他们看问题总是习惯于从大处着眼。因此

,大陆人瞧不起台湾人,常常说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得见鼻子底下的那一点地方,十足的

“岛气”。至于香港人,就更不足挂齿了,那是毫无战略眼光的“经济动物”。



 然而,尽管在分析各种力量的对比,预言国内外形势,总结民运经验教训上,大陆人

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在募捐筹钱、组织会议、收集资料等具体操作方面,台湾和香港

的华人却显示出根置于社会教育的训练有素,他们办事那种有条不紊、认真细心的素质是

大陆人根本就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台湾人对大陆人的口才表示惊讶,他们说:你们大陆人怎么个个都

这么会说话,大理论讲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可是我从未听说台湾人对大陆人做事的能力

表示过赞赏。相反,我所听到的到处都是对大陆人的批评,说他们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懒惰马虎,做不了小事情。很多港台华人开的公司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雇大陆人。

我刚刚接任《中国之春》经理时,前任经理就对我说:雇大陆人要小心,搞不好就要惹麻

烦,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就算要请大陆人,也要找至少在美国生活三年以上的人。由

此可见大陆人在海外的声誉之差。



 其实我想未必所有的大陆人都不愿意做具体的琐事,也许以上评论大多是针对大陆留

学生而言的。能够到海外来的大陆留学生在国内差不多大小也都算个“人物”,有的甚至

还小有名气。他们中间很多人刚到海外时,还沉醉在自己在国内的得意中,往往对自己作

出过高的估计和期许,觉得自己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才,因此不愿做小事,埋没人才不说

,甚至有失身份。



 刚刚到美国来的中国人,每个人都有一个黄金梦。这不奇怪。

 

但是,在为实现这个黄金梦的奋斗中,台湾和香港来的人与大陆人同样表现出不同的

行为方式和特点。前者往往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从小本经营开始,希望苦干几年,逐渐

积累资金,再把生意越滚越大。而后者往往一开始都着眼于能够一次就赚大钱的计划,逐

渐积累小钱的道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是想也不会想的。



 我听到过很多大陆人讲过他们宏伟的发财计划,而这些计划最初一听总是极其诱人的

,似乎也合情合理,可是只要深入地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计划中间有很多具体的环节完

全被忽略了。例如,有很多人对我说:他们到美国后就发现了美国市场上某样东西热门,

而自己在国内有很硬的关系可以搞到货源,如果能够经营这种产品的进口(美国),一定

能发大财。或者是另一种版本:他们知道目前大陆需要某种产品,同时他们在国内也有很

硬的关系,如果在美国能够搞到这种产品,一定能够赚大钱。他们考虑问题的那种眼光确

实像大企业家,而且说起自己的关系来,好象国务院经贸部就是他们开的一样。可惜的是

他们没有大企业家的实力,而经贸部也不会围绕着他们的算盘转。



 把美国的产品运到中国卖掉,或者把中国的产品运到美国来卖掉,说起来容易,中间

不知还有多少环节被省略掉了。周转资金,报关,结汇,审批,商检,运输…,其中只要

有一个环节不通,整个计划都是纸上谈兵。



 民联曾有人开过一家工商服务公司,其中一项服务就是替那些既没有垫付资金,也没

有办公设备的掮客们发送电传。我在该公司看过各种各样大陆的淘金者来来往往,忙忙碌

碌,他们个个都有一个讲起来非常动人的黄金梦,一心想逮住一个一锤子大买卖,然后在

中间捞足一笔佣金。我冷眼看了约有一年之久。亲眼见到来来回回报价回盘的电传也不下

上千了,可是还没见到过一例成功的。



 当然,我不否认在那么多人中间,也会有人捡到黄金。我没见过成功者,也并不等于

没有个别的幸运儿。同时,在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中间,当然也会有失败者。在此议论的只

是办事的方式和风格。对于那些能够在大处着眼的人,我一向怀有敬意。可是我更尊重那

些不但能够在大处着眼,而且同时也能在小处着手的人。



(《中国之春》92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174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