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小消,你读了“ANIMAL FARM”,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小消,你读了“ANIMAL FARM”,   
Imbecile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小消,你读了“ANIMAL FARM”, (472 reads)      时间: 2005-7-11 周一, 上午8:5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有没有读“LIFE OF PI“,中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动物世界是无情的,食物不足,而恐惧有余。既要不断地保住自己的地盘,又要无休止地忍受寄生虫的侵害,即外忧内患。“--ZT

BY Yann Martel。ANOTHER FICTIONARY NOVEL A。这里是一个HIGH LIGHT, 你可能已知道:

"Animals in the wild lead lives of compulsion and necessity within an unforgiving social hierarchy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 supply of fear is high and the supply of food low and where territory must constantly be defended and parasites forever endured. What is the meaning of freedom in such a context?...You see this in their spatial relations. An animal inhabits its space, whether in a zoo or in the wild, in the same way chess pieces move about a chess board-significantly. There is no more happenstance, no more "freedom", involved in the whereabouts of a lizard or a bear or a deer than in the location of a knight on a chessboard...

If you went to a home, kicked down the front door , chased the people who lived there out into the street and said, "Go! You are free! Free as a bird! Go! Go!"--do you think they would shout and dance for joy? They wouldn't. Birds are not free."

跟ANIMAL FARM 一样,这里指的是人类。我没看过,也不赞同他对为什么用PI的解释。但上面的一段很有意思,也引起很多争论。

ZT:
若不是因为布克奖的缘故,我很可能会将之当成一本讲圆周率的数学普及读本而不幸错过。然而圆周率也未尝同整本小说没有关联,Yann Martel在一篇采访中说:“我选择Pi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是个不理性
(irrational)的数字,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利用这个不理性的数字达成对宇宙的理性认识。对我而言,宗教亦是如此,虽然它‘不理性’,然而有了宗教,我们对宇宙的理解才无懈可击(sound)。”

然而Pi信不止一种宗教,“所有宗教都是真实的,”他引用“甘地老爹”的话为自己申辩。小说的第一部分《多伦多与本地治理》Pondicherry,不知为何译成了一个似乎有意义的词写的是Pi的少年时代──他的动物园家庭、关于他名字的笑话及"Pi"的由来、他的多重信仰──这是整本小说的伏笔。

第二部分《太平洋》讲述了Pi和一只450磅重的孟加拉虎在太平洋上飘泊了227天的故事。这一部分的大多数段落像极了国家地理频道或动物世界,但渐渐地,现实和想象的分野变得模糊,“食人岛”的出现令小说变得魔幻,然而即使如此,若小说仅以Pi获救而结束,其充量也不过是一部精彩的历险故事/成长小说而已。

是短短的第三部分令先前的阅读呈现出崭新的意义。两个日本调查员并不相信幸存的Pi讲述的故事是真实的。冈本先生说:“我们非常喜欢。()我们会记住它很长很长时间。但是为了调查的目的,我们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此时,Yann Martel借Pi之口说出了他对真实性(其实也是对小说及其阅读的)看法:

“难道对某件事情的叙述不总是变成一个故事吗?”
“叙述某件事情──用语言来叙述,无论是英语还是日语──难道不已经是某种创造了吗?”“这个世界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它是我们所理解的样子,不是吗?在理解某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加进了一些东西,不是吗?难道这不使得生活成为了一个故事吗?”(P329)

在小说的末尾,Pi讲述了“另一个故事”,另一个残酷得令小说的"Happy Ending”名不符实的故事。(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是:"This story has a happy ending.")在另一故事里,落在救生艇里的不是Pi和三个动物,而是包括他母亲在内的四个活生生的人在这个可怕的故事最后,读者发现只有Pi苟活了下来。他不但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杀死,还和厨师一样,不得不靠吃人肉维生!

正是这第二个故事令读者对第一个故事产生了全新的理解,那只450磅重的孟加拉虎,不正是Pi的alter ego吗?同样的弱肉强食的残酷生存法则背后,与其说第一个故事里的动物是对人的隐喻,不如说第二个故事里的人具有各异的动物性更为妥贴。“真是个可怕的故事。”调查员感叹道。

于是,当Pi问调查员更喜欢哪个故事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有动物的故事更好。”Pi说:“谢谢。和上帝的意见一致。”

原来,之所以这是个“能让人产生信仰的故事”,只因为现实太过残酷,我们实在不能如不可知论者一般,因为”缺乏想像力而错过了更好的故事”(P71);即使上帝有时沉默,即使这有多么不理性 同样的,小说不也如同某种宗教吗?

“小说就是有选择地改变真实(Selective transforming of reality),不是吗?不就是通过扭曲真实而揭示其本质吗?(The twisting of it to bring out its essence)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扬马特尔(Yann Martel)Harvest Books 中译本由译林出版,2005年1月一版,347页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0829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