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思云的双重标准真是没治了 |
 |
所跟贴 |
思云的双重标准真是没治了 -- Anonymous - (2725 Byte) 2005-6-26 周日, 下午8:57 (773 reads) |
铮铮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呵呵,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东博那句是因何而来,先一砖“不懂历史”,接一砖就是“拿信翁年龄说事儿不厚道”,批评我不懂历史我倒是可以虚心接受,毕竟这几千年的中国史、世界史确实不是简简单单地就能掌握和领会得了的。不过我还没觉出来是那句话露出的“我不懂历史”的马脚,所以对我而言,第一砖只能属于那种“没有论据的结论”,属于狠无力的那种。至于第二砖说我拿信翁的年龄说事儿,可有点窦娥冤了,天地良心,潜水中看到信翁高中毕业的时间,真是吓了一跳,那都是属于俺叔叔辈儿的了,还怎敢拿这个来说事儿?看信翁的文章,更让我对信翁尊敬有加的,如何还敢嘲笑信翁“老不正经”?我不过从信翁的角度考虑,才会劝信翁没有必要因某个人在BBS上致气。当然东博有他说话的自由,或许因会错了意而上错了床,那也只能怪我表达不清。特此郑重向东京博士致歉,如果我的哪些话造东京博士误会为“拿人家年龄说事不厚道”的话,请原谅我的表达不清。
不过东博这句到还真无所谓,实子的那句可是伤着我了,可如果解释的话势必变成反击,而一旦反击必将不见血不罢休的,与其形成循环罗圈架,到不如潜水看看热闹。呵呵,再加上妄图以不才之力,撼海川“文人”相轻之风,伤着就伤着了吧,毕竟嘴长在人家身上,“言论自由”应该体现在随时随刻。
如果信翁都自嘲没什么学问的话,那可真是羞煞死我了,我可没能力反击“伪”民运,并对其作如此精辟的分析,进而论证出与党妈文化同出一辙。信翁的扫荡伪民运系列,当时可真是边看边跳着脚叫好那种的。信翁《悼紫阳》中的“当此之时,如果老赵以自家权位而不是国事为重,最聪明的策略就是实行伟大领袖的教唆:“因势利导”,指出学运的反改革实质,将这烂账算到保守派头上去,把它说成是保守派的阴谋诡计,以捍卫革命事业、维护党的权威的高姿态出现,抢得先手,争作“平暴”先锋,在镇压了学运后,将清洗延续到党内去,趁机除去那些死硬派。如此则不但可以转危为安,而且能进一步从组织上保证改革的持续发展。”更是让我等扼腕不已,惜哉!天不佑中华,让平庸之辈窃得“智囊”之名,而行引颈待戮之事。
信翁说我思路混乱,言之确实,毕竟跟信翁交手开始就存畏惧之心,何谈有理有据的论证?而信翁搬出批林的文章来,更是让我无话可说,一来学识不如信林二位,二来我本意也并不想为“百人斩”翻案,只是在chinabroadcast上看到有日本人质疑“在脂肪、骨骼的影响下,日本刀能否砍杀百人”,才在给信翁的回帖中画蛇添足的那么一下,没想到打开了信翁的话匣子。为防止背上狗汉奸妄图给百人斩翻案的恶名,不想跟信翁再论。信翁可别误会,信翁“汉奸”的恶名应该比我背的时间长,不是怕信翁而是只是我心情使然,无法作这种翻案文章,更何况我既没林桑的心胸,又没林桑的处乱不惊的从容.....
不过我仍然保留意见,该案确实疑点重重,若本多胜一(写“百人斩”的记者)引用向井、野田的话可信,则向井、野田的最终自白也应该可信,定罪最终只凭本多的新闻报道。若报道不可信,则会带出信翁的疑问,然而仅用战争期间的行为及心理扭曲似乎也不足以回答信翁的疑问...
若日本刀确实削铁如泥,则不会因为砍了头盔就会卷刃;若砍了头盔就会卷刃,就不能说削铁如泥;若砍了头盔都会卷刃,那么是否会在多次的砍杀情况下,骨骼也会造成其卷刃?在砍头盔不是最后一人,且着力点单一的情况下,卷刃之后的日本刀还能砍死多少人?“力劈华山”式对日本刀有何影响?“横扫千军”式又会带来何种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无法试验重现的。对我来说,显然相信百人斩的事实则只有本多的单一证据,而不信该单一证据的话,则跟着带来更多的疑问。
昨天就写到这里,本来都准备举白旗了,可海船不知道咋了,一直发不出来,于是得空让我又重新梳理了一下头绪,发现到并未如信翁所述思维不清、逻辑混乱,因为我一直是围绕日本刀的强度来讨论的,到是咋一见信翁的批林文章,让我确实不知所措。因为一旦接招,必将陷入为百人斩翻案的汉奸处境(这完全是信翁陷我于不义);而不接招的话,则无法继续,只能束手待毙。思前想后,与其这样遮遮掩掩地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扯下遮羞布,认真地“汉奸”一下子。
我一直认为,既然考察历史事件,就应当把视点切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否则便无法理解“全国各地小高炉、人民躺在庄稼上”这种超级荒谬的新闻报道。同样,信翁的几个问题,如果要回放当时历史,似不难回答。淞沪会战开始之后,持战争不扩大方针的石原莞尔在日本军部三次增兵上海之后,提出了辞呈。因为石原认为,日中战争的扩大必将如西班牙进攻那波里那样,陷入到沼泽般的长期作战中(スペイン進攻時のナポレオン軍のような泥沼の長期戦に陥ってしまう)。淞沪会战开始后的战事也确如石原的预言一般。淞沪会战从8月13日开始,11月8日结束,历时将近3个月,造成日军死9115人,伤31259的辉煌战果,也打破了“三个月亡华”的美梦。攻陷上海之后,虽然从战术上说应该扩大战果,追击溃败的国军。但一开始,日本中央司令部并无进攻南京的计划,而替代石原担任作战部长的下村定上将却从作战角度考虑,应该向南京追击国军,扩大战果。此时的中央司令部仍然存在着两种意见两条路线上的斗争,最终乐观扩大派取得了这场路线斗争的胜利。11月24日取消了前进统制规定,制定了沿无锡湖州为新的进攻界限。12月1日下达了进攻南京的命令,至12月13日城防失守,南京攻防战仅仅持续了不到10天,而国军的退却也出乎意料之外,这期间日军并无如预期想象的那样,找到国军主力并一举歼之。于是才有寻找“便衣兵”的无差别屠城行为。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再试着回答信翁的问题:
1。日军有什麽必要捏造那个报道?
乐观战争扩大派为了激励前线及后方士兵的士气,说明中国士兵确实不堪一击,反击战争不扩大派,给自己增加胜利砝码,似乎有必要树立“英雄形象”,捏造报道。
2。林有什麽证据证明那是捏造的?
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那是捏造。在日本虽说发现了所谓“野田毅战争日记”,但无法辨其真伪。
3。既然是捏造,该犯当时为什麽不出来澄清,要到被处决前才出来呼冤?
当时不澄清,恐怕是因为战争期间该犯当时为视作“民族英雄”,为了保证日军的高大全形象不受破坏,个人不愿意或组织上不允许该犯有任何澄清行为。 而战争结束后,该犯立刻被捉回中国受审,或许由于个人不明所以或其他原因,使得该犯的自白声明在最后的时刻才流传下来。(和雷锋的故事一样,当雷峰被视为全国人民的学习对象的时候,雷锋还会否认自己并没有做过那么多好事而是“艺术的夸张”吗?)
4、5为什么东京的报纸竟然会把这种骇人听闻的兽行当成英雄事迹鼓吹?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当时的日本是什么样的野兽国家?
处在战争双方的单个士兵的兽行,在相对国家中不会被认作兽行吧?如苏军攻破柏林后的烧杀奸淫行为在苏联国内会被认为“正义的报复”,而不是兽行。如果处于朝鲜战争中的中国,怀着对美帝国主义的憎恨,杀死多名投降或没投降的美国鬼子,也不会被认为是兽行吧?而如果国内如魏巍之流吹嘘这种你死我活的革命斗争,也不应该被单纯视作“野蛮国家”或“野兽国家”吧?说老实话,这也是我厌恶战争的原因之一,因为战争能将人性扭曲到了极致,还被视作“英雄事迹”...
回答完信翁的问题,再回过头仔细分析一下“百人斩”这件事。
现在认定向井敏明有罪的唯一证据是当初本多引用向井的话作为新闻报道(设为A),而林桑及其他日本右翼人士试图翻案的唯一证据也只有向井的最后声明(设为B)。显然A和B的四种组合及造成的结果如下:
1. A: True; B: True,定罪为真的可能性是50%,为假或不足以定罪是50%,而整体误判的可能性是50%X四分之一;
2. A: True; B: False,定罪为真;
3. A: False; B: True, 无罪属误判;
4. A: False; B: False,由于定罪的唯一证据为假,则应该按照无罪处理;而翻案唯一证据为假,不足以翻案。
考察上述四种组合,会发现,该案的真伪介乎于一线之间,各为0.5*0.25+0.25+0.5*0.25=0.5,而考虑到第四种情况中,定罪唯一证据为假,则误判的可能性变为0.5*0.25+0.25+0.25=0.625。在误判的概率超过有罪的概率的情况下,我们是否更应该仔细回顾一下百人斩这个案子,寻找更可靠的证据,让其变成铁案,永世不得翻身,让林桑死了翻案的心?而基于这种考虑,我才认为日本刀的强度在该案中更关乎其重,毕竟那是唯一物证,不过信翁目前的提示的论据还不能让我信服。当然或许很多重要的疑点由于无法试验重现,恐怕“百人斩”这个案子还要长时间的成为疑案吧....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