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之路》第三-四期合刊今天发行--纪念“六四”十三周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之路》第三-四期合刊今天发行--纪念“六四”十三周年   
高寒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中国之路》第三-四期合刊今天发行--纪念“六四”十三周年 (324 reads)      时间: 2002-6-03 周一, 下午8:5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本期导读



这一期杂志,只好以三-四期合刊的方式出版了。三个业余汉,要在辛勤的打工之余,或面临失业威胁乃至实际失业的窘境中,用 100%的义工来维持出这样一本力求与专业水准看齐的大型理论杂志,要承担数十万份的发行工作,包括处理如潮水般涌来的读者来信、读者投诉,等等,等等,这时间、精力上的透支――我们有时真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啊――便是可想而知的了。不过,当我们因杂志的发行时效而向我们的读者说抱歉的时候,我们也为自己所坚持的宁缺勿滥的编辑方针未让读者们失望而感到欣慰。



本期的首选是陈小雅女士的新作:"‘掉转枪口,站在人民一边!’--八九民运中支持学生的军人”。



以撰《八九民运史》著称、并因此被革除出官方“学界”的小雅女士的这篇新作,来得真是适时,它不仅以雄辩的史料证实了高寒先生三年前在纽约纪念“六四”十周年会议上提出的如下引发争议的论点:“在1989年,中国民运的主持者们,压根儿就没有去思考、或是有意无意地回避、排斥、拒绝和抵制‘兵变’这样一种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往往是最有效的外科解决手段这一事实本身,可以说是中国民运在当时尚未脱离蒙昧、自发状态的一个极其显著的标志”,而且还对目前中文网上那种多少有点“迷魂汤”味的论调――“革命无可操作性”――构成有力一击。



本期杂志以“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战”为专题。如果说本刊上一期的 “中国民主转型期之战略与策略”专题,属于应用型理论的探索,那么本期的这一专题则算侧重于基本理论型的探讨了。



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对于那些对当代中国的历史、现实、未来还多少保持着某种兴趣的人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字眼,仍旧是他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一个“幽灵”,无论这个心结是摒弃还是信仰、厌恶还是赞美、迷茫还是批判、调侃还是认真。尽管至今“马克思主义”在名义上还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但实际上真正打算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学问来对待的,大约还只能到民间的反对阵营里去寻找。几年前发生在中国民主运动中、且眼下还远未结束的这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论战,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如下不争的事实:在当今犬儒主义大雾弥漫的中国,那作为一个欲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所须臾不可或缺的理论思维,已不可逆转地向着中国民主运动转移了。而且,这场不可谓不尖锐的理论论战,能够在中国民主运动中持续健康地展开本身,就不仅与中国官方那种国教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与此相伴的灌输和批判大异其趣,而且它所预示的多元文明伦理,也必将构成对中共落伍过时的一元化文明的巨大冲击力。对此,或许读者仅从本期发表的官方禁止悼念王若水先生的北京来稿中即可管见一斑了。



自本刊发出“反击江泽民复辟终身制”的征文启事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不少来稿。这些应征稿件从各个角度表示了对终身制及老人政治复辟的担忧和批判。现本期特选登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篇以飨读者,并另配发两篇转载。从在这个专栏下的各篇文章中,大家可以看到,人们不管对江泽民这几年的工作是肯定还是否定,对其批评是温和还是激烈,但在希望他全退这一点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由此即可想见国内那些“劝进族”是为哪一般了。



高寒先生的“我们的共识在哪里?我们的分歧在哪里?”,是他对卢笛先生的《关于"扫荡伪民运"的战略思考和建议》的第一篇正式回应。文中,高寒先生对双方的论点作了一个总体的脉络梳理。看得出,作者是欲摆出堂堂的阵势来认真展开这一场论战的。不过既然这种辩论实际不过是百年论战的继续,故要在短期内见出分晓来恐也不够现实。故希望关心此论战的读者,还是作观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吧。



从这一期起,本刊新劈“中国知识分子之反省”专栏。过去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受专制极权的压迫,颇让老百姓同情。可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包括那老一代的“改正右派”群,文革“老三届”一代的年富力强群,甚至包括“天安门一代”的留洋学者群在内的大面积犬儒化,则着实让人震惊。正如易明先生文中尖锐指出的那样:“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之中国,整个的就是我们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男到女从老到少的一大堆精英的错”、“我们民族的丑陋也正是我们的精英的丑陋。”而以《网上三人谈》所记载的郑 言、王若薇、张叔义三位网友在中文论坛上展开的对同一论题的讨论,尤其是其中所谈到的当今中国知识界简直整个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庸俗实用主义泛滥,也是对我中华知识界几乎全军皆墨之触目惊心现状的有力针砭。



在“它山之石”栏目中,我们选登了包谷先生的近作“政府要守规矩──纪念尼克松辞职25周年”,相信读者阅后自会体量到作者的拳拳苦心。



本期的“好书连载”栏继续连载于一丁先生的《论毛泽东》,从中读者可以读到该书的第四章“蹩脚哲学家”和第五章“毛牌社会主义”。



本期杂志的一大特色是大大加重了“反馈与交流”栏的分量。正如本刊在《发刊词》中所庄严声明的那样,开门办刊是本刊基本的办刊方针。因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与读者、作者的交流。在这个栏目里,刊有来自国内的符德赛先生和于一丁先生分别对本刊创刊号上两篇文章的批评与反馈;有本刊主编高寒就有关投稿、稿费事宜答马悲鸣、芦笛先生;有读者来信汇编;还有电邮发行告读者信,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读者反馈汇编中,我们特意选编了几帧破口大骂函,为历史留凭。多年以来,中文虚拟世界骂声隆隆,蔚为奇观,形成互联网上一大特色。想当初,“杀猪拔毛”没能阻住蒋家王朝兵败如山倒,今天那滔滔国骂又岂可挡住历史的步伐?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互联网上那看似气焰汹汹的国骂围剿,不正曲折地反映出那对“信息柏林墙上”之百孔千疮、穷于应付的无奈吗?



最后,我们请读者、作者关注我们一直保留的“征稿启事”和“征求合作者启事”和继续有效的“‘反击江泽民复辟终身制’征文启事”。














http://chinaway.org/3/cxy.htm >【本期首选】陈小雅(北京):“掉转枪口,站在人民一边!”--八九民运中支持学生的军人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456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