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信翁的执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信翁的执著   
铮铮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信翁的执著 (312 reads)      时间: 2005-6-22 周三, 下午8: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潜水2年多了吧,一直很注意观察信翁,而说信翁执著似乎也不太准确,“主观”也有点牵强,怎么说呢,感觉信翁十分的“倔”,也许年龄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看来上了岁数的人被称为“老小孩”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吧。

信翁的第一倔,应该是改名风波了吧,本来“芦笛”这个名字挺好的,却因为“芦笛文集”的什么原因而自己放弃,多少人劝都劝不住,一旦信翁作了决定,那是N匹马也拉不回头的。“芦笛文集”的计划是不是也告吹了?而“芦笛”这两个字也寿终正寝了,再过两、三年还有谁会记着“信天翁”=“芦笛”呢....

信翁的第二倔,就是喜欢吵架,而且绝不服输,甭管什么民运分子还是美特、共特,留美还是留中、留日,一言不合就要上隔壁单练,而且单练的过程中还不许有人劝架,谁现在要是皮痒了,不妨去隔壁劝劝架,看信翁怎么给你个大窝脖,绝对是兴冲冲去,骚眉耷拉眼回那种....印象中看信翁的第一次打架应该是和新海船的高寒吧,开始还兴高采烈地看热闹那种,到后来是真不成了,车轱辘话来回的说,看得我是脑袋都大了,连阅读的兴趣都没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是不是以高先生第101次宣布胜利而告终?当然我的态度是与其斗争到底,不如揭开其画皮后见好就收,毕竟观客还是有基本的分辨能力,能够分清好坏对错的。还有就是劝信翁一句,都到了知天命了就不要那么大火气了,当然或许信翁不会因虚拟形象而真正动气,那这句话就当我胡说八道得了....

信翁的第三倔,好像是对日本的认识态度,以前就模糊的感觉信翁对日本的认识有些偏差,而现在则把这种认识态度引申到了居留日本的网友上。我在楼下的回帖中说过,与其说林思云是留日软骨病,倒不如说林桑的求真求实的态度,让其彻底败在了事实面前。最近一直在看中国广播网的中日关系上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吵,以及日本人和日本人吵,深感两国人民的认识和习惯的不同。譬如有中国人上贴了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就会有日本人问“这张照片是谁,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照的”,而中国人就会认为我已经把出示了活生生的证据,你还这么问不是狡辩是什么?明显的赖账行为亚。而日本人则认为如果提示了证据,那你就应该对你的证据非常的了解,包括其性质、背景等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换句话说,你必须要熟知你的证据,且预测到对方会提出什么样的质疑后才应该提出,而不应该在对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提出。这也是中日多次的法庭较量中,中方败下阵来的原因之一吧。

看过不少林思云的文章(呵呵,也应该算是彻头彻尾的林饭丝了,极其期待火星撞地球般的信林之争),感觉林桑在对史料的分析,使用上已经非常接近或者超过日本人。印象最深的是谁发了个关于袁世凯的“笑话”,明眼人似乎一眼就能认出其虚伪性,而林桑却在搜寻了大量的资料后作了大量的论证后,说其不可信。如果林桑的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造成其发表的“不良言论”而被信翁评价为“留日软骨病”的话,可真是天大的冤狱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557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