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一批旧文重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一批旧文重贴】   
所跟贴 【一批旧文重贴】 -- 马悲鸣 - (115 Byte) 2005-5-31 周二, 下午9:29 (614 reads)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买椟还珠救中国 (201 reads)      时间: 2005-5-31 周二, 下午9:36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买椟还珠救中国

马悲鸣

一个半世纪以来,国人每每以“救中国”相号召。比如戊戌时是“改良救中国”,辛亥时是“排满救中国”。後来是军阀们的“武力统一救中国”。而最後武力统一了中国的并不是北洋军阀,却是国共两党。

再往後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如今又是“改革开放救中国”、“新权威主义救中国”、“自由民主救中国”、“和平演变救中国”。中国人就这样在“救中国”的大旗下互相斫杀,日复一日,了无宁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了一个故事。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珍珠放在盒子里。盒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了那个盒子,把珍珠退还了楚人。

这个故事流传千古,一直被当做不识货的典故来用,嘲笑那些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浅薄之徒。

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当年万国博览会上,中国拿出去的是国宝茅台酒,装在一口暗兰绛紫相间的琉璃缸里,因此外观颇类柏杨先生说的那种酱缸,极不美观,所以无人问津。後来中国队的领队气不过,忽发急智,假装失手,打破了那口“酱缸”,立刻酱香型茅台酒的香气四溢,顿时招来了大批看客,这才使茅台酒一举成名。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可见中国人对买椟还珠的瞧不起。那口酱缸虽然没有时髦美,但里头装的茅台酒可是赛过伏特嘎、白兰地和威士忌的。

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管理系统比做盒子,把在这个管理系统里主事的人比做珍珠。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两千年来对于个人操守的要求之严酷∶“君命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命子亡,子不亡谓之不孝”、“文死谏,武死战”、“三从四德”、“二十四孝”、“妇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一切忠孝节义都是在雕琢这盒子里的珍珠。至于装珍珠的盒子是否装潢足够华贵,那是无所谓,也没人问的。

曹雪芹曾借贾宝玉的嘴发议论∶“没有昏君何来死谏的忠臣?”《老子》讲∶“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如有忠臣,必是先有昏君,必是先有国家混乱。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大忠臣还不都是到他那个王朝不行了,行将就木时才出现的吗?文天祥就是典型的一例。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帝王制和没有帝王名号的帝王制早已用尽了这个制度的潜力。大家如此以死相拼,争当忠君爱国、忠党爱军、忠于民运热爱领袖的大忠臣也于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无济于事。落後还不是照样落後,愚昧还不是照样愚昧。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对于一个国家管理系统来说,到底是制度的完善、运转有效重要,还是管理者本人的贤、愚、不肖重要?

韩非子是法家,他对治国的见解在于国家管理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精研“椟”的;不象儒家那样注重“致君尧舜”的贤相,刻意求“珠”。所谓“明珠投暗”,大概是两千年以降,儒生们始终不能释怀的吧。究其因,就是中国的国家管理系统始终是一口酱缸式的暗椟。

椟是人为雕琢的,可以尽其工。而人为不太可能干涉珠的自然形成,所以明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正是它的珍贵之处。珠有老,所谓“人老珠黄”。因为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总得氧化。但椟的化学成分却是木质纤维素。只要保护得法,是可以不老的。而如果用无机材料来制造椟的话,更可以永垂不朽。

国家管理系统的善恶是可以讨论,人为加以改进的。但英主、良臣的出现却是概率发生,单凭遗传无法保证其必然。

韩非子用这个寓言来暗示自己的政治见解。他显然不是在讥笑买椟还珠的郑人。郑有子产,强行推行过郑国的法制建设。郑人无不知之。故韩非子专以郑人为喻。後儒不通其理,反讥郑人的买椟还珠是不识货。

郑人除了买椟还珠外,还曾有过“宁信度,勿自信也”的《郑人买履》。後人笑他迂腐。殊不知当今西方国家赖以发达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度,正是来自《郑人买履》式的思路。

中国人自矜聪明,嘲笑美国人迂,办事太讲究板眼。但看看中国人把中国治得那付穷途末路的衰败样子∶“外边的架子还撑着,内囊早已经尽上来了”,怎能和美国人的迂腐相比?

当今流传的三个中国人和三个日本人的故事,其实拿破仑早就说过。拿破仑以组织良好的法国兵和悍勇的马木留克兵对垒为例∶一个法国兵对一个马木留克兵,法国兵必败;一小对法国兵对一小队马木留克兵,一胜一负--平手;一联队法国兵对一联队马木留克兵,法国兵必胜。中国人和日本人相比,有如法国兵和马木留克兵的对垒。今天地图上已经很难找到马木留克了,而法国即使经过滑铁卢的大败,至今仍是世界七强国之一。中国人就不看看马木留克的下场想想自己的前途吗?还有什么小聪明好耍?

郑国人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在思维方式上“全盘西化”了。可惜中国的历史从武王伐纣,秦灭六国,直到元灭宋、清亡明、国民党灭北洋、共产党驱逐国民党,从头到尾是一部野蛮击灭文明的历史。谁文明了谁就腐败无能,谁就被新兴的野蛮击败。地处中原的郑国因其地理位置不好,夹在“朝晋暮楚”之间,终为所灭。後人嘲笑了两千多年郑人,所以至今也进入不了现代化。

「六四」以後三年,总算有人提出“反省”二字了。但怎么个反省法,反省到哪一步为止,却仍未见明了。

综观世界,迄今为止,唯一能保证文明了以後不腐败的就是英国人发明的这个两院代议制。中国人到现在仍然困扰在要么廉洁而野蛮穷困,要么文明富裕而腐败的两难境地不能自拔。而这种困扰至少已经两千年了。但目前几乎所有关于“救中国”的口号,大都还是在重复做着前人已经破灭了的清秋大梦。

从中外历史的经验看,救治中国只有一途,就是“买椟还珠”。“买”下英国人发明的两院代议制的“椟”,“买”下美国总统直选的“椟”,“买”下日本人工业管理的“椟”;而大可不必进口撒切尔夫人、里根或者中曾根来当中国的总理。“还”掉这些“珠”是没什么可惜的。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923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