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品的最大优势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价格低廉,第二生产规模大。
无论是服装业还是汇率问题归根结底于中国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抢占了美国的市场,给美国的就业市场和经济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美国所采取的措施无不是想让中国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使中国产品丧失“价格低廉”这唯一的优势。这样让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得以喘息。
中国突然间提高纺织品关税这个举措太冒失,众所周知,MADE IN CHINA 除了有一个优势外,还有一个劣势,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几乎现在 MADE IN CHINA 成了劣质品的代名词。平心静气想起来,如果从质量这个角度去考虑我认为还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美国所要求的只是单一的提高价格,而老博的应对也只是见招拆招。提高关税价格提高,可以暂时满足美国的要求,而且丰富了国库(或者是小金库),表面上看好象是一石二鸟之计,但影响了中国长远的发展。
我认为提高纺织品价格来舒缓美国方面的压力是应该的,按官方语言来讲“不必因为纺织品进出口而影响了两国长期以来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但如此加法,实不敢苟同。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表现在低廉的价格的同时还要有可靠的质量,如果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是“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出口产品必取有必要的售后服务”,这势必会提高产品成本,但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中国产品品牌的信誉。而不是盲目的提高价格。这样就会保持住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可谓一石数鸟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