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王兆军:《谁杀了林彪》第十四章:杨余傅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王兆军:《谁杀了林彪》第十四章:杨余傅
资料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标题:
王兆军:《谁杀了林彪》第十四章:杨余傅
(1050 reads)
时间:
2002-5-25 周六, 下午5:53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谁杀了林彪
作者:王兆军
第十四章:杨余傅
林彪决心搞掉杨成武和与杨打得火热的空军政委余立金、北京卫戍区司令傅崇碧。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王力、关锋、戚本禹是江青的人,他们被打倒,是折了中央文
革的三员大将。原来,在公开场合出场的中央文革名单是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
姚文元,下边就是王力、关锋、戚本禹。现在王、关、戚倒台,烧饼打驴——一下子去了
半截。这不光是实力上的损失,而且是政治地位的损失。这个行动等于说:谁都敢对中央
文革下刀子。中央文革日照中天不容置喙的时光结束了。
江青大怒。她稍作调查,就确认这是杨成武干的。
康生告诉她,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才是这个行动的总指挥。
江青说:“这个老政客!他给我好看,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周恩来虽然获得很大胜利,但也有损失。他和中央文革一度修好的关系又出现裂缝。
他得罪了江青,得罪了整个中央文革。康生建议江青去找林彪谈谈:“周恩来这个人
,我是知道的,老奸巨猾的机会主义者。弄不好,将来我们都得倒在他手里。林彪不同,
军事上行,政治上不行。”
江青说:“那个人是神经病,不容易谈。”
康生说:“林彪不好谈,可以找他老婆。”
江青说:“那个人太庸俗,我对她没好感。”
康生说:“个人好恶是一回事,政治是另一回事。一定得取得林彪的支持。周恩来的
目的是扑灭整个文革烈火,建立官僚执政的体系。只要文革夭折,官僚系统复活,他就如
鱼得水,我们就够呛。说到底,他是对着我们中央文革的。如果周和林彪结合了,我们就
难堪。如果我们和林彪团结得好,事情就成功。我看周拉不走林彪,他们之间成见很深。
周只好拉拢杨成武,还有二月逆流那些人,这是个反党集团。”
江青说:“有证据就好了。”
康生说:“证据容易搞,关键要靠主席英明果断。”
周本来打算进一步推行他的政治策略的,因为发现了面前同时站着两个敌人:林彪和
中央文革。中央文革那些人,就是靠主席,暂时成不了很大气候,没有实力。中央文革自
以为在武汉事件中立了功,正向主席要赏赐,而主席另有想法,暂时不会给他们很大好处
的。军队更不会允许中央文革多摘桃子,他们以后会有一番搏斗,至少不会联合得很好。
如果他们受了刺激,狗急跳墙,被他们咬了还真不轻。可以把这条疯狗先糊弄住,集中力
量对付那只吃人的狮子。
于是周恩来不得不收回后半个计划,集中力量对林彪。只要弄到林彪,把他送给老虎
吃掉,这边的风险就小多了。毛泽东此时忙着清除造反派和军队这两个势力的社会基础,
不会整到周,甚至可能会利用原行政系统,重新修补大火烧毁的篱笆。因为社会上的主要
力量就这三种。
周庆幸躲过去一场灭顶之灾,换来了战略上的新局面,收获大于损失。但是,他的估
计有两点出入。第一,林彪势力确实和江青联合起来了,一致对付杨成武那些人。第二,
毛泽东没有同时吃掉两种势力的胃口,正一个一个地吃,而且吃的顺序是放下军队,先吃
红卫兵。
毛泽东动员工人组织宣传队进入大学,领导学校里的斗、批、改。
学生曾经拒绝接受这种安排。清华和北大都发生了学生与工宣队冲突的流血事件。但
是既然阎王叫小鬼去投生,拒绝是没有用的。红袖章再也不是光荣的象征,而是过时的标
志了。他们不仅要接受军管和军训,还要接受继之而来的上山下乡。他们走出了历史的舞
台,不得不到社会的阴影里生活。失意的红卫兵进入思考的阶段。
当他们走下舞台,才知道政治不仅把他们利用了,而且刚利用完就抛弃了。然而,他
们这个整体毕竟年轻,而且有红色的邪劲支撑着,有生理上充足的热情相鼓舞,他们并没
有抛弃理想。在灰色的暗夜里,他们不屈不挠地探索着人生的目标和价值,社会的昨天、
今天和未来。从大雪纷飞的北方到猿啼山啸的海南,从人声嘈杂的闹市到偏远沉寂的乡村
,利用劳动的间隙,农闲的机会,利用那些荒废的时间和愚昧的空草地,他们读书,争论
,写作。他们机警地等待着,同时充实着自己。热火烧干了泪眼,压抑的悲愤随时准备发
泄。红卫兵走向另一个阶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空前绝后的行动,其意义至今还不能完全总
结出来。就是说,它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将持续表现出来。统治集团将火热的红卫兵一下
子扔到社会最底层,是对青年学生的一次政治淬火。钢材因淬火而得到硬度,得到那种美
丽的钢蓝色。红卫兵走进农村,走入山乡,走进农民的茅屋里。他们才发现社会的真相:
专制统治无处不在,到处都是残暴。经济的重担由农民承担着,可是人民的生活如此困苦
,很多人不得温饱,乞丐的尸体就在他们过去欢呼的红旗和褪色的标语下。文化的落后加
强着人们的麻木,愚昧把野兽培养起来,觉醒还需要很长时间。他们迅速地失望,迅速地
反省,迅速地进入新的痛苦思考,也因此成长起来。
毛泽东叫知识青年接受农民的再教育,说对了一半。青年人在农民那里学到了顽强和
勤奋,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慢慢地做,要会忍耐,但是得咬牙坚持自己的要求,无论是追求
还是报复。他们也学到了农民的实际精神,懂得过日子是需要扎实的经济收入的,口号和
理想,乌托邦解决不了问题。农民对专制统治者的憎恨和对自己人的爱护,也深深地影响
了青年学生。学生们变得宽容了,善良了,也变得凶狠了。由于知识的差别,知识青年也
看见了自己的优秀,而优秀的人是要承担精英伦理责任的。他们感觉到自己肩膀上那种历
史赋予的责任。后来的民主运动和自由文化风潮,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密切的关系。
那个运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驱赶失业青年的冠冕堂皇的下流动作,但它无意中使青
年学生看见了魔鬼的后院和地下室。这个抛弃活动,使原来的忠诚的信徒变成掘墓人。在
中国历史上,用最短的时间反省社会和自己,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经久不散的阶层的,就
只有那一批知识青年。那是一次伟大的洗礼,中国社会在这种歪打正着的行为中得到了新
生力量。读过《水浒传》的人,会因此想到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
那时,所谓主流社会还在不断的争吵和斗争。当他们把大多数人排除在权力的范畴之
外,那个栅栏里边的狼虫虎豹撕咬得更惨烈了。
康生、江青、陈伯达对王、关、戚的遭遇很快就弄明白了。果然是杨成武在毛泽东面
前说了坏话。中央文革打算整杨成武,这一点正好和林彪不谋而合。
林彪先后四次在毛跟前说杨成武想把“代”字去掉,还说杨成武在军队里排挤李讷。
毛找江青对证,江青说:“杨成武这个人不好。”
毛泽东问道:“怎么不好?”
江青说:“这个人政治态度嗳昧。他的主人太多。名义上听你的,可背后听周恩来的
。杨成武什么事情都先给周恩来回报。他们是一个秘密势力。”
毛泽东说:“要知道,凭空诬人清白,将来是要下油锅的。”
江青说:“傅崇碧、余立金都是他们一伙的。他们应付主席,表面上办事恭顺,可另
外有集团。”
毛泽东说:“怎么到处都是集团?不要胡说啊!”
江青说:“我有天胆,敢胡说?胡说无用,我有证据。以周恩来为首的那个集团,是
一个走资派复辟势力。杨成武是他们安排在你身边的特务。他们背后是那些将军和老官僚
,还有文化界那些封资修上层人物。他们随时可以组织一个政府,一个军队,架空你。”
毛泽东说:“你们也可以架空我。”
江青说:“我们忠于毛主席,紧跟毛主席。”
毛泽东说:“量你们现在也还没有那个力量。”
江青说:“周恩来虽然有力量,暂时也不敢。不过不能让他们坐大。”
毛泽东吸着烟,沉吟不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摇了摇头,然后又点头说是。
江青高兴地告诉叶群:“那个山头(指杨成武)快被我拿下来了。”
叶群那边也策划了具体的方案,制造了很多罪名,目标就是把杨成武从总参位上弄下
来。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向毛泽东灌输“杨成武政治面目值得怀疑”的材料。
经不住各方面一起努力,毛终于起了疑心。
毛泽东对林彪说:“杨成武的问题,是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问题。”
六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数百人集中在人民大会堂内准备讨论中央文件。时间到了,可
是没有人上台主持会议。一会儿,上来一些服务人员,将台上的桌子搬走了。出来一个人
,说将有重要会议进行,请大家安静等待。又上来一些人,重新将台上的桌子排列,忙乱
了好一阵子。谁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突然一片掌声。林彪出现在主席台上。
主持会议的一位军官说:“现在由林副主席传达毛主席的重要指示!”
瘦小的林彪走上前去,向在场的所有人传达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示,杨成武
的问题,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杨成武名义上要树立毛主席的绝对权威……”
林彪讲话以后,毛泽东从后台出来,向大家招手致意,什么也没说。他就象个跑龙套
的演员似的,亮了相,表示这事他知道。然后,他们就在掌声中消逝了。整个事件极其短
暂,如走马灯,如戏剧的过场一样。
就在这个看起来极不严肃的走马灯仪式前,中共军队的总参谋长杨成武身陷囹圄。
不久,江青又借口北京卫戍区冲击中央文革,抓了余立金和傅崇碧。
杨成武先是被囚禁在北京,后来被关押在河南开封,而且是刘少奇死前住的屋子。在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总是睡不着觉。晚上作很多恶梦,梦里经常得到刘少奇的提醒。杨成
武不相信刘少奇说的那些话,不相信毛泽东是那样的人。他谴责刘少奇,说难怪毛泽东主
席要整你,你刘少奇确实对毛有二心。杨成武想到毛泽东那里说说,可刘少奇的严肃和诚
恳叫他无法怀疑。他经常在那种非常痛苦的恶梦中吓得一身虚汗。
杨成武后来又被押送到山西临汾。那个看守所在著名的盐池附近。那是关公的老家解
州。他想到风陵渡和永乐宫看看壁画,被视为不轨。康生曾经要送杨成武到军事法庭,被
周恩来压下去了。直到一九七二年,林彪垮台以后,杨成武才得到解放。
毛见到杨成武,说:“那些都是林彪搞的。我被林彪欺骗了。”
中央文革和林彪联合,打倒了杨、余、傅,双方的地位都巩固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准
备在即将到来的“九大”上分配权力。林彪这边,人事上比较稳定。中央文革那边,王力
、关锋、戚本禹下去了,剩下的人大都红得发紫。只有陈伯达情况不好。
他在中央文革内的地位正逐渐降低,好象那些人都不喜欢他了。
冬天,雪花飘飘。陈伯达一个人在钓鱼台伤心地哭起来。钓鱼台里的少壮派已经不拿
着他当回事了。他看见自己的地位在降低,但没有办法。一个江青,把他的计划打乱了。
他想找人倾诉肺腑,可是满朝文武,居然没有朋友。他打电话给叶群,说:“毛主席对我
不错,林副主席也很好,可是有人想整我。我很想到毛家湾拜访,可是又怕环境。”
叶群问:“你怕什么?”
陈伯达说:“我觉得政治环境越来越险恶。”
叶群没有完全明白陈伯达的意思,陈伯达也没再说。
叶群认为这是陈伯达想靠拢他们,心里暗自高兴。
其实不然。陈伯达那时已经知道毛对林彪已经产生了疑惑。
毛家湾没有慢待老夫子。
叶群大冬天派人去南方弄了些螃蟹。因为路远,等运到北京,螃蟹已经死了很多。叶
群拣好的给陈伯达送去一些。陈伯达非常感激叶群,专门写了信表示谢意。
这是陈、林靠近,也是后来庐山合作的开始。
“九大”就要到了,这对林彪是一个辉煌的时刻。此时林彪已经意识到,毛对他的信
任在变化。他焦急万分,但无法说明。“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感觉不断向他袭来。
叶群此时最关心的却是政治局名单。
一天,林彪正在吃饭,叶群突然进来了。
林彪恼火地说:“他们没告诉你我在吃饭吗?你一冲,我这顿饭就吃不下去了。”
叶群说:“都火烧眉毛了。马上就要选举政治局委员了!”
林彪没好气地说:“胡说八道!什么九大、政治局委员,一概不谈。”
叶群吃了一鼻子灰,自嘲地说“强巴头。”
林彪把碗一推,命令:“七天之内,不准见我。”
叶群出去了,继续担心她能不能进入政治局的问题。这时黄永胜打电话来,说政治局
委员名单由三个人组成的小组审定。成员是总理、康生和他。叶群指示黄永胜一定要保护
江青进入政治局,毛不让进,是伟大的谦虚。黄永胜当然明白,只有江青先上去,叶群才
有地位。第二夫人要让第一夫人。
“我怎么也不能在她前边啊。”叶群对吴法宪这样说。吴法宪说:“我已经和黄永胜
咬了耳朵。”叶群说,我最怕的是周恩来预先来毛家湾征求林彪对政治局名单的意见。林
彪那个人,他会把我的名字无情地划掉。”吴说:“你放心,我们会有办法的。”
叶群好几天都为此坐立不安,最后,她想起了一个只有她能想到的方法。
当总理要来这边征求名单意见时,叶群告诉他:“哎呀,林彪出汗了。不能见人。”
因此,政治局名单没有预先经过林彪就到了“九大”。
政治局名单定好后,秘书念给林彪听。
叶群在旁边胆战心惊地等待林彪说什么。
林彪问:“是否按姓氏笔划排列的?”
秘书说:“主席和首长的名字是大字排的,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的,小字。”
林彪在天空划了个大圆圈——通过了。
“九大”确定的班子,林彪势力大增。除了总参谋长黄永胜、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
员吴法宪、副总参谋长兼海军第一政委李作鹏、军委办公室主任叶群和副总参谋长兼总后
勤部长邱会作以外,还有总后勤部副部长张天际、张天云海军副司令员周仁杰、张敬一、
吴瑞林海军副政委张秀川、林绍宾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曾国华、罗元发、谭家述、何振
亚空军副政委江腾蛟、刘锦平炮兵政委陈仁麒炮兵副司令员赵章成、宋承志第二炮兵司令
员吴烈、政委吴法洪等。
各个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大部分是原四野的力量。他们不仅是军区的负责人,而且兼任
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革委会头目: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袁升平沈阳军区副司
令员江拥辉、邓岳、邹衍、张峰、汪洋、刘永源和政委李伯秋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肖文久、
刘海清、副政委吴岱南京军区政委杜平福州军区第一政委周赤萍、副司令员段苏权、吴瑞
山、吴保山、副政委程世清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副司令员毕占云、徐国夫、李化民、
潘振武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副司令员胡继承、胡炳云、王车保、谢正荣、政委张国华
、谢家祥西藏军区司令员任荣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张文、副政委刘西元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
、副司令员吴纯仁、江写元、叶健民、黄荣海、张景耀、欧致富政委刘兴元、孔石泉、任
思忠、郭成柱、陈德、苏克之青海军区司令员张江霖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龙书金、副司
令员罗荣北京卫戍区素司令员杨俊生、李钟奇、吴忠、副政委刘绍文、周树青。
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第一和第二书记中,林彪派系的占了十六人。其中十个省委第
一书记是:江西的程世清,福建的韩先楚,西藏的任荣,广东的刘兴元,山东的杨得志,
四川的张国华,青海的刘贤权,新疆的龙书金,湖北的曾思玉,贵州的蓝亦农。
“九大”前后,林彪和毛泽东的心情都有一段轻松的时期。毛泽东主要兴趣是研究党
内权力的平衡和中国的外交处境。林彪的则对儿女关心得多些了。
林彪的家庭关系并不复杂。他非常喜欢孩子,特别羡慕平民家庭中那种自由而和谐的
伦理关系。孩子倒是明白父亲的心情,对林彪感情很深。但是,他们家唯一的问题是叶群
。儿女都不喜欢叶群。林立衡甚至派人调查叶群是不是她的亲生母亲。
叶群知道孩子都不喜欢她。作为母亲,这使她非常伤心。她无法改变自己,但又渴望
改变这种家庭格局。什么样的父母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改善关系。一个无权无势的母亲可能
会用苦口婆心的诉说召唤孩子,一个态度粗暴的父亲可能对孩子打骂,叶群使用的却是权
力。
孩子越是要离开她,她就越想控制他们。
她越是想控制,孩子就越反感。
林彪多次对叶群说:“孩子的事情你少管,让他们自由发展。孩子有个性是好事严格
要求,但不要控制。”
叶群听不进去。她要保持母亲的威严,要替孩子作主。
叶群苦于找不到能够切入的点,苦于没有办法表示自己的那种由权力和母爱交织在一
起的感情。当林彪表示出对儿女婚姻大事的关心时,叶群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机会。叶群
要为儿子选一个美丽的贤惠的妻子,为女儿选择一个英俊厚道有本事的丈夫。未来的女婿
和媳妇可能会听她的控制。通过他们,可以实现对儿子和女儿的控制。那样,这个家庭的
关系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在决策的力量对比上,不会是现在的三比一,而可能是三比
三或者更好些。
“首长你说,什么地方的女子最好看?”
林彪说:“锦州的女人好看。”
他记起锦州,记起了那个叫做秀水河子的村庄。在那里,林彪曾经和一个漂亮文雅的
女子谈了一个多小时。谁也不知道那女子是谁。跟随林彪多年的将领们都知道,林彪一生
中很少和一个女子谈那么长时间,而且是和战争无关的话。
也许还有别的原因,使林彪对锦州的女人印象如此深刻。人的印象是很难琢磨的,比
如,在布满弹坑的山坡上,在尸横遍野的荒地上,战火的硝烟仍在弥漫,冰雪上是烧毁的
武器,突然有一个戴红头巾的女子从远方走来,那就可能是美景。或者,在行军途中,到
处都是一色的大兵,突然看见一个少女在湿漉漉的井台上打水,都可能构成当时动人的图
画。即使她不十分美丽,都可能成为眼中艳丽的美女。
根据林彪的指点,秘书们到了锦州。
被挑选的女孩都以为是到北京工作,很高兴地随着秘书们来到北京。她们在养蜂夹道
游泳,接受了叶群的评价。即使这时,她们也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直到来
到大会堂,参见了那个光秃秃的头,她们才知道这是林彪的家。
这些人都没有被选上。姑娘们蒙在鼓里,又回原单位好好工作了。
虽然这次没有找到合适的,但选美并没有停止。林彪觉得自己政治上已功成名就,不
仅帮助毛泽东从蒋介石那里夺取了大陆,而且帮助“明君”与政敌斗争并巩固了权力,这
就够了。当他意识到自己政治生命的秋天就要到来,第一缕寒风吹到那瘦削而敏感的面颊
时,他的反映是叹息而不是抗争。世道沧桑,如此而已,寒冷的政治空气无端地就吹来了
。除了尽力而为,还能做点什么呢?
林彪想得到一点家庭的温暖。这种想法使他走向儿女亲情。他只希望儿子有个美丽的
能干的媳妇,并不知道叶群在到处选美。大人物的悲哀就是老被人家欺骗。有什么办法呢
?这样的事,自己反正不能做,就让他们弄去吧。林彪既不想干涉,也不想操心。他希望
只是接受儿女的选择。事实就是胜利。
一位从南京选来的姑娘,名字叫张宁。张宁一米六九,亭亭玉立,如花朵似玉,是一
个有教养的城市淑女。可谓才貌双全。叶群偏说看不中。她嫉妒张宁,不希望儿媳妇个子
比她高。叶群带着明显的倾向问林立果:“老虎,你看呢?”
老虎是林立果的小名。他对张宁是满意的,但嘴上却说:“马马虎虎。”
叶群巴不得老虎这样回答,于是立即打发人送张宁回了南京。事情好象就这样断了。
可是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林家的要人,空军作战部的周宇驰告诉林立果:叶群
曾经派他们监视林立果,并且要找一个和叶群贴心的女孩子作老虎的妻子,选美是叶群要
控制林立果的方法之一。林立果听后勃然大怒。他找到父亲,直接把叶群的阴谋捅给林彪
。
林立果是个倔强的青年。他和妈妈顶上了。越是你叶群说不行,我越是说行你想给我
一个你满意的礼物,我偏不!林立果故意和叶群对抗,把张宁从南京偷偷接到北京。
叶群知道了,对儿子大发雷霆:“老虎你无组织无纪律!我还没政审呢!”
林立果说:“我爸爸同意的,你有本事去找他呀!”
叶群找到林彪,大声谴责道:“我辛辛苦苦为老虎找对象,你倒是成了摘桃派了。”
林彪没听懂,问:“你说什么?”
叶群拉大嗓子喊叫:“你——是——摘——桃——派!”
林彪也大声反问:“为什么说我是摘桃派?”
叶群说:“你摘的是女人,漂亮女人!“
“你再说一句,你再说一句!”
“你就是摘桃派,摘——桃——派!”
说时迟,那时快。林彪上去就给叶群一个耳光。
叶群挣扎着。
一不作二不休。林彪对叶群又是一阵子拳打脚踢,嘴里还不住地骂:“你这个坏婆娘
,你这个坏婆娘!你给我滚!我要和你离婚……”
叶群看见林彪真的翻脸了,趴在地上求饶。
就在他们夫妻吵架的时候,秘书何一伟进来了。
林彪说:“你来得正好。叶群说我是摘桃派。我要她滚开。我要跟她离婚。你给我作
证。”
何一伟出来,心里懊丧得不得了。他以为出人命了,原来是夫妻打架。
叶群对秘书们说:“何一伟何必插手我家的事呢?在他面前,我这个主任怎么当?”
何一伟懊丧透了,后悔不该进去。他向林立果抱怨叶群的不善。
林立果说:“主任这次挨批,就是我故意挑的。我没怎么着她,她倒是打起我的主意
来了,找人监视我。哼,老子也不是好惹的。”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79146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