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对高寒早年经历的一点看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对高寒早年经历的一点看法   
所跟贴 对高寒早年经历的一点看法 -- 六者 - (1386 Byte) 2005-5-12 周四, 下午10:39 (698 reads)
大汉子






加入时间: 2004/03/12
文章: 2453

经验值: 5


文章标题: 64、65年“杀、关、管”子女,“从高中考大学,那是绝对没门”,“绝对没门”不对 (337 reads)      时间: 2005-5-13 周五, 上午12:56

作者:大汉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的中学学长和同学当中,就有人、而且不止三个五个属于“被杀、关、管”子女,在64和65年都考入了大学,有些还是全国重点大学呢!其前提是:他们的学习成绩都特别好,在同级同学中绝对处于10-15%的高峰地位;同时,他们的“政治表”也是“好”的。

所谓政治表现好,虽然不可能超脱当时的一般标准,但他们的各自表现方式也并不完全相同。有些人确实左,是所谓的积极分子,但有些只是善于处理同学关系,一般表现为“不争论”,日常生活中乐于帮助同学,因此与绝大多数同学关系融洽;另一方面,由于功课好,有礼貌,多数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也不错。就是说,这些当年幸运的“黑崽子”,并不见得比一般学生更左。相反,假如他们表现“过左”,他们给老师、同学的印象反而不见得好,过犹不及,显得“不可信”。

总而言之,那个时候政策左得很,断送了许多出身有“问题”的人的学业前程。这是主流,也是“本质”的东西。但文革前毕竟还有“重在表现”一条,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个人身上,血统论发生作用的程度是有差别的。据我估计,在64和65两届大学生当中,出身不好的约占10-15%;与62届相比,确实是少得可怜了。大体说,自老毛重提阶级斗争,由62届到文革前最后一届(65届),大学生当中出身“不好”者的比例明显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还没出现过“绝对没门”的情况。至于77年以后,如所周知,一般来说,“分数”差不多成为升大学的唯一标准。对于此后不能升学作种种离奇的政治解释,那不过是掩盖自己考试失败的借口而已,虽然也不排除有极个别例外情况发生。



作者:大汉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大汉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9159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