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三十三年走日本……”续三 小城先后三次被屠 这次日本人没有屠城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三十三年走日本……”续三 小城先后三次被屠 这次日本人没有屠城   
呼延宇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三十三年走日本……”续三 小城先后三次被屠 这次日本人没有屠城 (849 reads)      时间: 2005-5-12 周四, 上午5: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三十三年走日本……”续三 小城先后三次被屠 这次日本人没有屠城

依山畔水 墙高城坚

东江劈相山而出,形成一峡口,在峡口的下游形成一冲积小平原。县城就座落在东江与相山交叉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东面是江,城墙畔水而建,西面是山,城墙依山而筑,南边是峡口,县城只在北面是开阔地,筑有很厚很高的青石城墙,城墙外是数丈宽的护城河,从陆地入城出城只有北门一条路。象一只蜗牛,一遇情况就收缩进壳内,合上盖子,铁桶一般。冷兵器时代,特别是小股流匪毛贼,想攻下这样的城是不可能的。

小城在历史上三次被屠

在古时,连住在城外的老百姓一有情况就都躲进城里来,把北城门一关,很安全。长此以往,人们就习惯了龟缩、躲避。可是遇到了蒙古人南侵,是以举国之力,加之于各自为战的小城,就免不了被各个击破的命运。俺县城当时与往常一样,关了城门对蒙古军队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本以为蒙古人少则攻打个三五天,多则三月五月的,只要能坚持下来,等待朝廷救兵一到,蒙古兵也就退去了,围和危也就自动解除了。没想到,这次朝廷也被蒙古人打败了,江山社稷早就被蒙古兵抢去了。蒙古人非打下此城不可,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城内人支持不住,城门终于被攻破了,除了从山路、从水上逃出去一部分外,蒙古兵杀红了眼,全城被屠。再次被屠是在明末清初,据说是吴三桂带领清兵追击李自成等流寇,顺便攻下了县城,又被屠了一次。李自成等小股流寇就是在俺县城的西南二十公里处的一个叫血滩的山谷内被全部最后歼灭的。第三次被屠是在太平天国时,县城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使太平军在俺县门口损失惨重,被太平天国封王的五王之一就是在这里战死的。县城被攻破后,太平军杀红了眼,被报复“不留活物”,连猫狗都不能幸免。反复被屠后人们才得出经验:抵抗愈烈,被屠愈甚。反正城门也早就被打破了,城墙也在多次的攻防中毁损了,这次日本人来之前,县长早就跑了,老百姓也各奔东西了,城门大开着,日本人根本就没遇抵抗,城就没有被屠。

呼家井 金甲村

县城内的北门附近有一眼泉水,至今还叫呼家井,井台与井框都是用大青石铺就的,水又清又凉,在石槽中缓缓的流着,永不息止。直到今天附近的人家虽有自来水,但还是愿意用这泉水,特别是在夏天,用只小竹筒做的水缸,舀半缸水,一饮而尽,透心凉爽。或弄几只小西瓜小香瓜,浸在泉水里,过半小时拿出来,慢慢享用,沁人心脾。这井从前就是俺家的,呼家的老祖宗迁来此城后就住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绕此井形成了一个家族群落。北门外是一片农田,弯弯曲曲的依着山水的走势,伸延开去。这些农田在古时候有许多都是俺家的,白天出城来在农田里劳作,晚上回到城里歇息,把城门一关,倒也安全。随着家属人口的增加,田种的越来越多,离城也越来越远。在离城八里地的靠山向阳的坡上,又有一眼好泉水,呼家人于是在那里又建立了一个村落,叫呼家村。家族中聪明能干的不是在县衙门中谋有差事,就是在城里有份商业、产业,、家业的,在城外也有田业,自己种不了,就租赁给别人种,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地主资本家什么的,都住在城里。家族中脑呆手笨又没有家业的,就都住到呼家村种田去了。早先一有事,呼家村的人还往城里跑,躲各种灾难。因此,第一次被蒙古人屠城时,呼家人损失惨重,除了留在呼家村的几个老弱病残的人守村看户外,住在城里和跑到城里避难的人全部被杀了。此后数百年,呼家才又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与从前一样,有头有脸的呼家人住城里,愚笨穷困的住呼家村。到吴三桂围城时,呼家人还没忘记蒙古人的教训,留了少数人在城里,多数人躲到了乡下。家族内虽然死了不少人,但没有伤元气。到了太平天国这次,太平军攻破小城后追击官兵,呼家有人在县衙中当小吏,与县官及守城的将军一起突围后逃跑,途中将军要与呼家小吏换衣服,小吏鬼使神差,穿上将军的金甲,骑上将军的高头大马,在前面跑,太平军在后面追,小吏跑回呼家村,就躲了起来,太平军把村子围的水泄不通,反复搜查也没找到那位金甲将军,于是就屠了村。县城与呼家村同时被屠,呼家遭到了灭顶之灾。只有几个因偶然原因幸存下来的呼家人,在呼家村生存了下来,呼家村被新搬入了不同姓的人家。在废墟中又发现了那副金甲,于是就被改名为金甲村了。到了走日本的时候,城里呼家井周围住的没有一个呼家的人了,城外金甲村也不过二十余个呼家人。呼家的精华在多次的屠杀中被消灭了,剩下的都是孬种的后代,所以俺辈都不成器。

祖宗从遥远的地方迁来

俺家老祖宗是最早迁来住在此城的人家之一,听说是在宋朝从江西的一个叫“袁市”的城镇迁过来的,那时兵荒马乱,人们四散逃避,压力是从北方来的,大家都往西、南方向跑,途中遇到了好的地势,能安身,就停下来,短则三天五天,长则三年五年,一有风吹草动,就接着跑,在路上该死的就死了,该散的就散了,一直跑到没有敌兵威胁的时候为止。俺家老祖宗就是这样跑到了这座小镇。如果再往上追,袁市的先人们是在唐代从河南一带迁来的。家里只有一张发黄的草纸写就的族谱,俺只见过一眼,没有更多的记载,只是口头传说。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6.70517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