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连战记者会公布两党会谈新闻公报/连战与胡锦涛举行历史性会面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连战记者会公布两党会谈新闻公报/连战与胡锦涛举行历史性会面   
所跟贴 ZT中国国民党(重建)公告(第三号) -- Anonymous - (258 Byte) 2005-4-30 周六, 上午5:23 (65 reads)
曾参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世银警告亚洲可能触发新金融风暴/上海楼市续跌 银行资金链随时崩裂 (63 reads)      时间: 2005-4-30 周六, 上午5:3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世银警告亚洲可能触发新金融风暴


送交者: 记者林于国香港二十八日电 于 April 28, 2005 12:12:36:

世界银行警告,东亚新兴市场去年吸引的外资已超越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前的水平,区内央行所持的外汇储备已增至新高。巨额外资流入将给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中国及马来西亚带来严峻考验,甚至可能触发亚洲金融风暴。
根据香港电子媒体报导,世银报告指出,九十年代东亚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当时各国经济因大量资金流入而蓬勃发展。至九七年,部分国家外汇体制未能承受投机资金的冲击而崩溃。从亚洲金融风暴的经验来看,要遏止炒卖投机的资金继续流入,有必要实行更有弹性的汇制及将货币升值。

世银认为,中国将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坏处大于好处,中国应放弃与美元挂钩,转而将人民币与一篮子外币挂钩。

世银指出,虽然危机迫在眉睫,但大量资金流入令区内经济脱离正常的发展道路,各国应该正视问题。而现在的政治及经济环境较九十年代更有利各国推行结构性改革。

报导表示,大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中国应抛弃对人民币汇制调整的浮动恐惧和升值恐惧,并积极推动改革,为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及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适度重估创造条件。随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已具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条件,问题只在于时机的选择。

--------------------------------------------------------------------------------

所有跟贴:

the sooner the better - welcome (0 bytes) 23:52:50 4/28/05 (0)
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的地产市场崩溃,今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将给上海的地产市场彻底崩溃 - 违背价值规律的炒作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0 bytes) 12:16:40 4/28/05 (3)
齐心协力去HEDGE - 乐观其成 (0 bytes) 14:23:51 4/28/05 (2)
老手Soros不出手 - 没戏!!! (3 bytes) 15:25:32 4/28/05 (1)
出个屁手,大陆的金融市场是封闭的 - 只能围城打援 (0 bytes) 17:04:27 4/28/05 (0)

$$$$$$$$$$$$$$$$$$$$$$$$$$$$$$$$$$$$$$$$$$$$$$$$$$$$$$$$$$$$$$$


(二)上海楼市续跌 银行资金链随时崩裂

----------------


送交者: 银行四成资金套在房地产,中国经济真相随时会曝光 于 April 28, 2005 10:36:39:

4月22日NBD上海报道说,“目前上海楼盘销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据新汉业不动产对网上房地产的楼盘销售情况跟踪分析,发现有50余个楼盘销售率尚不足三成,个别楼盘在此期间销售仅为1套。”
随着上海房地产步入闷烧状态,中国房地产市场上颇具特色的温州炒房团被困。上海房市泡沫一旦破裂,中国金融体系将面临严重问题,甚至危及中国经济。

银行四成资金积压在房地产市场

目前,中国房地产价格成为中国银行资金链条是否断裂的关键。中国银行的真实坏账数目仍然被掩盖,知情者透露,大量贪官外逃和国营企业给银行带来的坏账,中国国家银行实际上已经空了,中国民间的十万亿存款早没了。

目前中国国家银行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积压的资金占银行系统资金的四成,一旦房地产暴跌,必然引发银行金融危机。或者是政府开动印钞机印刷钞票,触发社会通胀,若导致民众大量提款,中国经济真相曝光,社会积怨将全面爆发。

上海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是中国经济危机的重要信号。国际金融界和中国资金都非常关注中国上海房地产价格的升降,这是民间考察中国经济的重要心理指标之一。

闷烧的上海房地产

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系列举措调控房地产行业,但未取得成效,房地产投资和房价继续保持高增长,房价已远脱离工薪阶层的支付能力。根据2004年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3元)和平均房价(8627元/米)来计算,买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上海人不吃不喝要花41年。另有调查显示,上海外环内的投资性购房比例已接近40%。

今年3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房价的通知,把稳定房价与地方长官责任制挂钩,上海在4月5日出台比较具有实质意义的房地产交易新政策,规定购房者必须在归还第一套房的按揭贷款之后,才可申请房产转移登记。这实际上停止了上海市的银行转按揭业务。

随后的这一个月,上海房价先跌超过10%,之后回升,高档二手房挂牌量大幅增加,但交易量未增,外来投资人减少,购房者转为持观望态度,多空双方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此间的上海房地产被形容处于“闷烧”状态。

温州炒房团被困

4月9日,温州的尤先生一下子抛出20多套上海高档房源,王先生则一下子抛出闸北感性达利的54套公寓房……今年2月在上海黄金地段买下两套房的张女士,每月的按揭是8000多元,她说,“现在上海楼盘投资成本太高。不少资金实力不强的炒房客开始从上海环线之外的楼盘撤出,但却寻不到新的买家,这样下去好危险,我有时候都不敢想下去。”

除了在上海被套牢以外,温州炒房团还在南京遭遇“滑铁卢”,近1亿元资金被套南京夫子庙大世界商贸城。同时,还从福州等城市开始撤资,甚至有人因为银行贷款压力等原因,已经开始亏本抛出。

经济参考报4月26日引述温州人的话说,“炒楼危害甚于股票坐庄,我们实在有些撑不住了,弄不好有人会跳楼的!"

房市崩盘 金融真相曝光

暴涨必有暴跌,这是投资市场的规律。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1年以后,中国政府为防范金融风险给股市降温,股市全面下跌。在历经慢慢4年熊市之后,专家指出,中国股市已经死了,股民仍在指望政府救市,可是政府拿什么来救?房地产市场亦然。

投资者在经历目前上海房地产的“闷烧”煎熬中,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经济资料,GDP持续高增长达9.5%,物价在高位继续攀升,房价持续高涨。普遍认为中央银行将进一步调高利率,炒房团还能在闷烧中忍耐多久?当预期未来的房价不会再涨时,他们将撤出市场,房价将出现雪崩。银行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和住房抵押贷款的结构性风险也将水落石出。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的银行坏帐据官方资料已高达25%,民间估计为60%,政府长年赤字,楼价一跌,银行倒楣,金融体系将面临严重问题,其可能的连锁反应,非香港房地产泡沫后历经七年衰退,日本经济十多年不景气的问题,更可能是引发中国经济大滑坡。

香港因为有健全的金融体制,得以渡过房价持续下跌的难关。日本八十年代房地产价格高涨,银行呆坏帐比例高达12%,楼价下跌,导致日本多家银行倒闭,但日本政府财政丰裕,政府接管银行,贴补了坏帐缺口。尽管如此,日本经济从九十年代至今仍未能转机。


--------------------------------------------------------------------------------

所有跟贴:

上海地产大跌是好事,这至少可以告诉上海人经济与政治是分不了家的 - 上海人比犹太人差远了 (0 bytes) 10:40:50 4/28/05 (1)
这事不能怪他们上海,主要是温州宁波人炒起来的:为了哄抬价格,温州A老板故意用高价把B老板的房子买过来,然后再抛给INDIVIDUAL的买主,整体利润由A/B老板平分。对整个市场不是好事,但这充分说明温州人的精明和战略意识。坦率的讲,即使我为苏北人提供这样的炒作资金,他们也干不出这样水平的交易来。 - 叶向农 (0 bytes) 11:23:58 4/28/05 (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526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