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写给争相出卖中华民国给中共的连战和王希哲们:ZT不以三民主義反攻大陸 國民党必衰敗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写给争相出卖中华民国给中共的连战和王希哲们:ZT不以三民主義反攻大陸 國民党必衰敗
所跟贴
批伪民运及国亲卖台政客经典文献:ZT王策"写在国、亲两党主席访问大陆之前"
--
Anonymous
- (3778 Byte) 2005-4-22 周五, 上午5:56
(49 reads)
曾参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伪民运王/徐抹黑台湾民主经验,就是汉奸卖国贼--ZT國家統一的前提是民主
(53 reads)
时间:
2005-4-22 周五, 上午6:0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跨世紀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 ----- 國家統一的前提是民主
董立文(中華歐亞學會研究部主任)
壹、前言
在影響兩岸關係的因素中,有一項重要變數較少得到充分的討
論,那就是兩岸各自內部的政治發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實際上台海
衝突的基本根源在於中共政權的專制獨裁本質,國共鬥爭乃至於兩岸
分裂分治,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制度之爭,近十年台灣民主化的迅速
推進,更深刻的影響到兩岸的互動及未來的發展。
1987年11月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啟台海
兩岸民間的大量交流,民國80年李登輝總統修改憲法宣布廢除動員
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兩岸關係正式的從「國共鬥爭」邁進「兩岸互
動」的時期。同時,1987年7月經國先生宣布解除戒嚴,反對黨獲
得合法地位,自此,台灣也進入快速民主化的時期,可以這麼說,兩
岸互動與台灣的民主化是同時間一齊起步開跑,形成李總統主政十年
的兩條主軸。
所以,觀察90年代兩岸關係的發展,台灣政治民主化成為不可
被忽視的重要變數,並且是展望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起點。在台海兩
岸政府均有意願追求中國未來統一的情況下,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現
實,使得統一與民主成為相互關聯的不可分割物,任何主張或關心中
國統一的人,都不能無視於這個現實,且有義務沿著民主的道路來規
劃中國統一的進程。
中華民國政府的「國家統一綱領」明訂統一的目標是「建立民
主、自由、均富的中國」,李總統多次重申「中國必須統一在既照顧
全體中國人利益,又合乎世界潮流的民主、自由、均富的制度」的理
念,辜振甫先生在去年(1998)訪問中國大陸時,亦當面向中共總書
記江澤民先生提出「大陸民主化是實現兩岸統一的關鍵」。顯而易
見,兩岸至少有一方把民主視為統一的目標,如此,在未來的兩岸統
一談判中,民主已經是不可迴避的議題。
中共對台政策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目前實行於香港,
香港的政治地位與台灣大不相同,香港的回歸由宗主國英國與中共進
行談判即可進行,台灣則是主權獨立的民主體制國家,這樣的統一模
式無法套用在台灣。「一國兩制」本身是一種過渡性質的暫時安排,
所謂的「五十年不變」,五十年以後如何,無人可知。更重要的是香
港以「特別行政區」的名義統一於大陸,這種統一方式的真實含義是
以「特別」一詞為統一後的大陸與香港劃下一條不可跨越的界線,所
謂的「特別」之意最重要的是香港「基本法」第一章第二條及第五條
所規定的「實行高度自治」及「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及政策」。
香港回歸只是名義上的主權統一,它的實質意義就是在統一後維
持一個「井水不犯河水」的格局,大陸與香港仍是兩個地方,祖國母
土的制度與政策不能實行於香港,香港的制度及政策與它的祖國母土
也沒有關係,這種「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統一方
式,非但不能帶來國家的長治久安,甚至在情法理上為將來香港的分
離留下一條出路。
「和平統一」則是兩岸的共識,也是最符合兩岸人民福祉的統一
方式。在中國現代史上中國人已經流過太多的血了,以致於每一個登
上政治舞台的領袖,莫不把爭取和平當作一個政治要務。如眾所週
知,中國大陸直到本世紀的80年代開始,才終止動亂爭取到和平的
時間進行現代化建設,因而締造了人類史上的經濟發展奇蹟。台海局
勢則早了二十年維持了基本和平穩定的形勢,使得台灣比大陸多了二
十年的時間進行現代化建設,因此也創造出舉世所稱道的經濟與政治
發展奇蹟。
回顧過去中國人五十年的歷史,就可以發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
遺訓「和平、奮鬥、救中國」,的確是對中華民族的寶貴教誨,值得
每一個中國人深思。
兩岸的統一,肯定是影響未來中國發展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如果
兩岸統一要用和平的方式,並且又要達成實質上而非形式上的統一,
那麼民主可能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就此而言,本文將分別從民主與和
平的關係、民主與統一的關係與內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這三個方面,
重新反省兩岸關係的本質,進而得到本文的結論:「實現民主、鞏固
和平、追求統一」。
貳、民主與和乎的關係
民主本身就是一種和平解決爭端的方式,與其他政體相比,民主
更有可能消除以暴力手段解決社會內部爭端的必要性,這種作用直接
來自民主政府的特性,因為:一致同意通過某種參與的體制處理社會
事務時,所有參與者便都承擔服從決議的義務,即使這些決議某些人
並不滿意。民主不僅通過發揮參與者承擔某種義務來鼓勵和平解決爭
端,而且創造一種使訴諸暴力以達到目的成為不必要的和戰略上不明
智的局面。民主鼓勵和平解決爭端,因為民主從來不會做出任何使少
數派有正當理由訴諸暴力的決定。所有专制社會,每隔一段時間都會
面臨急劇而重大的變革,在實行民主的社會內,這種變革較少產生暴
力的反應。
即使是不同的社會之間,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民主體制更有利
於和平。對於民主與和平關係,當代西方人做出了大量極有價值的研
究,逐漸形成「民主和平理論」(democratic peace theories),
其意即有民主體制的國家之間,比較不容易發生衝突或是戰爭。它主
要有兩種理論型式:
1. 民主國家跟其他政治形態國家比較起來,較少涉及對外戰爭、危
機或是暴力爭端;
2、民主國家間極少彼此發動戰爭。
為什麼民主國家比較酷愛和平?解釋原因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兩
類:
1. 由於民主制度的限制及民主國家的決策結構限制,主要是反對黨
的作用、決策權威的分散、決策者可能付出代價太大與民主決策的資
訊公開等,使得民主國家的領袖們不太容易使用暴力或是戰爭的方式
去解決爭端,於是安全產生於彼此國內的限制,和平來自於民主的政
治結構。
2、民主與自由的價值與規範,使得民主國家的領袖、政治菁英與公
民習於日常發生的、和平的、有限制的競爭(bounded
competition),這種公開公平的競爭系統所指的不僅是選舉,它有
廣泛的型式與行為者涉及在內,包括所有形態的立法與行政工作、公
民的組織過程及表達利益的方式,這其中所展現的民主與自由的價值
與規範,使得和平解決爭端成為一種常態。
對於民主和平理論儘管還存在許多因果關係或是操作上的爭議,
但是上述的理論原則已經成為學術界的一般共識。並且它對中國大陸
內部、兩岸關係或是亞太局勢的安定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從正面積極
的方向來看,由於民主政府的制度結構限制及價值規範的影響,使得
民主國家傾向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相反的,極權國家恰恰是因為
缺乏制度限制,沒有以人權為重的民主自由思想,使得獨裁者容易甚
至習慣以暴力方式解決問題。
從亞太安全來說,戰略學家席格爾(Gerald Segal)極力主張東
亞地區要建立一種網路性的安全架構,從長程的眼光來看,經濟成功
與社會穩定是區域安全的必要條件,卻遠非充分條件,只有在東亞的
主要國家國內建立了健全多元的政治系統後,東亞和平才能有較大的
保障。從歐洲的情況看,只有在法國與德國建立了完全的民主體制之
後,對戰爭的選擇才真正的從議事日程上去除。
在這個地方,他質疑中共:「中國如果不能正確的對待它自己的
人民,將被認為它也不能正確的對待它的鄰國」。
的確,和平(或是穩定)的問題必須從大陸內部、兩岸關係與亞
太局勢一併觀察,中國大陸如果出現動亂,就沒有兩岸或是亞太的和
平穩定存在,相對的,如果亞太區域不安定,就沒有兩岸關係及大陸
內部的和平穩定。從外部環境來說,國際社會對中共的不信任即在於
它不是一個民主的國家,這在「中國威脅論」中體現的很清楚,中共
被視為世界和平的威脅,其主要根據之一是:中共仍是一個有意向及
能力控制其人民所有層面的思想、行為與溝通的極權政體。
為什麼中共在經濟、軍事與文化上各個層面的發展會被外國認為
是「威脅」?顯然其中的關鍵還是在中共政權的本質,只要中共維持
專政獨裁的本質,這是說中共沒有有限政府的觀念、不保護個人權
利、沒有司法獨立及中立的媒體、政府不在被統治者同意與多數人的
意志下運作,那麼亞太區域的民主和平就不可能。尤有甚者,中共現
在把民主改革視同社會混亂,在大陸社會要求民主的壓力下,中共會
更趨向強調愛國主義式的團結及不可質疑的共產黨的領導,這樣一
來,台海的緊張不可避免,因為中共政權將無法尊重台灣人民決定自
己未來的政治權利,否則如何面對將來大陸人民比照台灣要求中共尊
重對自己未來做選擇的政治權利?
民主對於中國大陸內部的和平穩定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從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開始至今,中共當局就把「維持穩定」視為最
重要的施政方針,所謂的「穩定壓倒一切」,事實上,民主體制就是
一種維持社會穩定的最有效的機制,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保證。國內
和平的維持與鞏固也有賴於民主的建立,對於這一點,中共的第一代
領導人毛澤東曾有過詳細的討論。
在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提出「用爭取民主去鞏固和平」的主
張,他認為「和平實現與和平鞏固是兩件事……提出『爭取民主』的
新口號,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和平,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抗戰……民主
與和平是互為條件的」。不僅於此,他還明白指出「一時的後退現
象,不能代替總的歷史規律。因此不能否認新階段,也不能否認民主
任務的提出。況且無論什麼情況,民主的口號都能適應,民主對於中
國人是缺乏而不是多餘,這是人人明白的」。
可惜的是毛澤東雖然有這樣的想法跟主張,但是在中共建政之
後,他並沒有這麼做,反而是朝黨的集權、個人獨裁的方向發展下
去,終於導致「文化大革命」的悲劇。80年代以來中共的「改革開
放」雖然斷斷續續的進行一部分的「政治體制改革」,但是,觀察其
內容,中共的「政治體制改革」不但不等於「民主政治改革」,甚至
中共政治改革(包含「黨的建設」的改革)的目的是在強化政府的施
政效率及共產黨的控制能力,建政五十年來,中共沒有在民主的道路
上走多遠,反而在強化「黨的領導」上大有斬獲。
回到兩岸關係來看,兩岸原本具有實現「民主和平」的條件,因
為兩岸中國人同文同種,具有重要相同的文化根源,在種族與文化認
同上沒有衝突存在,而這正是傷害民主和平最嚴重的地方,非但如
此,兩岸中國人具有特殊的情感,有著顯著的經濟交流與大量的民間
交往,具備了民主和平的充分條件,只要中國大陸進行有意義的民主
政治改革,那麼,大陸內部的穩定、兩岸的統一與亞太的和平則可能
一同到來。
參、民主與統一的關係
台灣的辜振甫先生到中國大陸訪問時,向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先生
當面提出:「大陸民主化是實現兩岸統一的關鍵」後,中共中央的反
應相當強烈。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分別發表了評論文章,猛烈批評台灣
的民主經驗,並把台灣要求大陸民主化視為台灣要求獨立的藉口,這
種「中國人敵視中國人」的心態,是讓親者痛、仇者快,我們寧願相
信這種誤解是來自於兩岸制度與觀念的差異,而不是來自於黨派或個
人政治利益而故意的加以歪曲。
台灣的民主經驗的確還不是完美的民主政治模式,但是不能就因此全
盤否定它的民主成就,甚至放大台灣的部分缺點,進而抹黑醜化台灣
的民主實踐,無論如何,台灣的民主經驗是中國人進行民主實驗的一
大試點。台灣的民主經驗至少有三項成就,為我們所珍惜,並認為可
能可以當作中國百年來追求國家穩定人民安樂的一個解答: 第一,
這是在中國人的土地上,第一次趕上世界現代化的潮流,建立由全體
國民直接選舉政府的各級領導人的制度,這種制度真正的意義在於,
把政府的政策、領導人的操守,定期的直接的交給人民來檢驗,由民
意來監督,以確定責任政治原則,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法比定期直接選
舉更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
· 第二,這也是第一次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用「數人頭代替打破
人頭」的和平方式,來解決政治權力轉移的問題,來決定國家的政治
事務,擺脫了中國現代史上贊成者與反對 者相互殘殺、相互消滅的
革命陷阱,以後關於政治事務,不再是敏感的事情,而是人民日常生
活的一部分,用選票來決定權力歸屬,不必動用公安武警軍隊力量,
用暴力流血的鬥爭手段來解決矛盾,這才是國家社會求穩定的根本辦
法。
· 第三,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建立體現「多數統治,尊重少數」的民主
政治制度,民主的意涵不僅在於多數統治,更重要的是尊重少數,尊
重少數人的意見不能依靠領導人仁心雅量,而是需要制度保障,保障
少數的意義不只是讓少數人的意見能存在,而是少數人意見有沒有經
由公平制度的競爭而成為多數的可能,保障少數成為多數的可能性,
才是尊重少數的真義。
台灣的民主經驗正是在責任政治、和平轉移及尊重少數這三個意
義上,凸顯出民主的價值與涵意,擺脫台灣悲情歷史的束縛,邁向新
台灣人的境界,進而希望自己所珍視的台灣經驗能夠與中國大陸共
享,這不是把自己的民主模式強加於人,而是分享中國人的民主經
驗,關鍵的地方不是什麼模式的問題,而是判斷民主與不民主的價值
標準問題,不能說因為有歷史文化傳統、政治經濟發展程度、人民素
質等等條件的不同,就把所有的政治型態,都用「民主模式不同」這
句話含混帶過,台海兩岸的差異不在於所謂的民主模式的不同,而在
於政治價值理念的不同,這正是兩岸制度與觀念差異的根本所在。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二十年,不能說在政治現代化上面一點進展都
沒有,但是中共所進行的是政治體制的改革,不是政治民主的改革,
體制改革的目標在於提高政府的效能,民主改革的目標則在於提高人
民權利的保障,嚴格的說,政治體制改革的後果可能造成更有控制效
能的政府,這跟民主改革完全是不同的事。即使是使用「社會主義民
主」或是「協商式民主」等概念,這些概念裏面恐怕都必須包括「責
任政治、和平轉移及尊重少數」等價值,才能符合世界所公認的民主
定義,也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
中共認為台灣「以民主作為不要統一的藉口」,兩岸之間不是民
主與不民主之爭,也不是民主的形式之爭,而是要不要維護國家的主
權與領土完整之爭。
中共的這些想法不只誤解了台灣主張的用意,甚至有意的忽視了
中國統一所包含的意義,中國將統一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每一個中
國人都應該嚴肅思考的課題。
中共的看法,是迴避了中國統一的實質問題,而只關心統一的形
式問題,按照中共的想法,兩岸只要名義上統一就好,之後台灣繼續
享受民主自由生活,而大陸老百姓則需要在社會主義法制政治下,繼
續擁護共產黨為領導核心。僅僅是從新華社文章的這種說法來看,就
可以知道他們對民主的誤解很大,這種「一國兩制」的思維方式,並
不能保證國家主權和領土的長久完整,中國歷代的分裂,乃至於國共
鬥爭的原始理由,不就是為了一個制度之爭?中國統一的實質問題,
即在於如何尋找一個能使國家長治久安,不再陷入中國歷史上分合治
亂的循環悲劇。
中共認為「一國兩制方針體現了對兩個制度的差異性的尊重與包
容,是符合民主精神的統一方案」,這種想法把問題過於簡單化了。
最近,香港的「一國兩制」就發生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香港終審法院
裁定港人在大陸的婚生或非婚生子女均享有「香港基本法」所賦予的
居港權,中共新華社隨即發表文章,強烈批判香港法院的判決,指稱
這判決違反基本法,嚴重挑戰中共全國人大地位及「一國兩制」,簡
單的說,中共認為「香港基本法」的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而不是香港
法院,換言之,什麼東西符合「一國兩制」,什麼不是,也由中共決
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國兩制」只是形式上的民主,而不是實
質上的民主,香港的案例說明了,在一個國家之下,你走你的陽關
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是根本行不通的。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博讯螺杆痛批"歌颂反分裂法并借抗日替专制转移矛盾"的伪民运徐/王
--
曾参
- (500 Byte) 2005-4-22 周五, 上午6:13
(5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496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