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日本政府、台湾总督`外交部和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交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日本政府、台湾总督`外交部和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交往
自由歇手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日本政府、台湾总督`外交部和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交往
(712 reads)
时间:
2002-5-17 周五, 下午7:34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以下所有资料均来自公开资料,《民国春秋》一书在大陆出版发行, 繁体字的资料来自国民党对孙中山的历史档案
《民国春秋》第二章 流血广州
作者:刘凤舞
“9月18日,孙中山等由神户经马关抵台湾,即在台北建立起义指挥中心,招揽了一批军事人员,等待起义军进抵厦门时渡海接应。他们与日本的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的代表后藤新平取得联系,请求支援他们的活动。”
《民国春秋》第三章 孙、黄同盟
作者:刘凤舞
“ 孙中山接到义军沿海岸东上的电报,想方设法接济义军,竭尽了全部心力。
他致函犬养毅:“吾徒人心虽勇,而兵器弹药尚乞接济之源。久持非计,不得不先
作未雨之绸缪。敢乞先生一为尽力,游说政府,为吾人借一臂之助。若今得洋铳万杆,
野炮十门,则取广州省城如反掌之易耳。广州既得,则长江以南为吾人囊中物也。时不
再来,机不可失,支那兴亡,在此一举。贵政府如允济弱扶危,则各物可从台湾密送,
文当划一切施行之策,可保无虞。如何之处,务乞早示佳音。”
孙中山电令宫崎向菲律宾独立军借用枪枝弹药。
他又多次向儿玉源太郎、后藤新平接洽,请他们援助武器弹药。
可惜,孙中山的一切活动,都落空了。
原因是:日本政府更换内阁,新任内阁总理伊藤博文禁止台湾军火外运,禁止日本
军人参加中国起义军,也不准兴中会在台湾活动。
宫崎复电孙中山:“枪械难送。”
”
[儿玉源太郎]简历:
(1852---1908)日本山口县人。陆军大将,台湾总督。在日本明治时代的军阀中,以善于玩弄权术著称。1894年在甲午战争中任大本营参谋。1898年2月始出任台湾总督,对台湾统治加强。1904年日俄战争时兼任参谋本部次长,后复任台湾总督。1906年,出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筹建委员会委员长。
以下选自国民党的教育机构的历史教材:
“在臺興中會之成立
次年(18 9 8)1月下旬,孫中山先生得知兒玉源太郎接任臺灣總督,後藤新平任民政長官,趁其未到任在東京之便,先與聯絡致意,以助興中會在臺灣的發展。 1898年閏3月上旬,陳少白二度來臺重晤後藤新平於臺北,指導興中會臺灣分會黨務活動,穿梭在同志、商人、文士之間。 8月,戊戌變政失敗,六君子殉難,興中會臺灣分會發動集會追悼。 9月,陳少白募集革命經費,以協助創辦《中國日報》,臺灣分會會員捐獻三千元。次年(1899)12月10日,《中國日報》發刊於香港,是中國革命機關報的元祖,與同盟會時代的東京《民報》,同為革命黨的精神堡壘,發揮出強有力的宣傳功能。
”
台北國父史蹟紀念館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平西路交會點,原名為梅屋敷,意為種有梅花林的旅舍,它是一幢日式木造單層建築,築於1907年,在當時是台北第一流的旅館。
中山先生自1900至1924年為革命國事奔走的歲月中,曾出入過台灣三次。
1900年9月,中山先生自神戶搭船經馬關前來臺灣,於28日抵達基隆。當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率副官等至基隆親迎;那時正逢八國聯兵之役,慈禧及光緒帝倉皇西走,北京已呈無政府狀態。日本方面對惠州之役也充滿厚望,答應中山先生在台北成立指揮部,舊址就在今天長沙街一帶。雖然惠州之役最後失敗了,但台灣在國民革命史上,也留下光榮的歷史。
中山先生第二次來台,是在1913年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失敗後,取道台灣前往日本,想要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8月5日當中山先生所搭乘的「撫順丸」在基隆靠岸後就立即被總督府的人員接走,前往台北梅屋敷下榻進餐。日方這次名為護送,實際上是為了怕消息走露,得罪袁世凱;另一方面也不想讓中山先生接觸台灣民眾以免引起台胞的反日情緒。中山先生住進梅屋敷後,還親筆寫了「博愛」及「同仁」兩幅字,送給店主大和宗吉及店主的弟弟藤井晤一郎。
台灣光復後,梅屋敷被政府指定為國父史蹟紀念館,除將中山先生當時的起居室加以保存,並陳列有關革命史料供人瞻仰。1954年,蔣中正先生親題「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十四字,勒石、立碑、建亭以作為中國國民黨建黨六十周年之紀念。1985年,因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施工,國父史蹟紀念館向北位移五十公尺,除了移碑、建亭外,也修整曲橋、蓋台榭,加以美化一番。
前往日本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山先生轉往日本,住在陳少白的寓所。那時日本外交部曾派遣宮崎寅藏、平山周、可兒長一三人到中國調查秘密結社及社會情形,因此他們不但敬佩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很想與之結識。是年八月,宮崎三人來到陳少白家中,希望透過陳少白認識中山先生。碰巧陳少白到臺灣推展革命活動,所以開門迎客的正是中山先生本人,宮崎等人於此與中山先生認識並結為好友。此後,透過宮崎寅藏與平山周,日本進步黨領袖犬養毅也認識了中山先生,並對他十分敬佩。宮崎寅藏曾在「三十三年落花夢」一書中寫出對中山先生的觀感,書中如此描述:
「他的胸中藏了百萬軍隊
他的度量比別人大了幾百倍
他的能力可以指揮天地
他的面容如同四季間最美的景色」
中山先生在日本停留二年,重點是宣傳革命與籌備起義事項。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並曾與宮崎寅藏自日本前往香港,但為香港政府禁止登岸入境。八月,鄭士良在惠州三州田起義;中山先生則在臺灣指揮全局,這也是他第一次到臺灣。中山先生原本計畫在臺籌措經費,等鄭士良攻下廈門後,便前往會合,然而起義因為彈藥與糧食不足而失敗,同志史堅如也因暗殺兩廣總督被捕殉難。史堅如遇難不久,另一同志楊衢雲在香港遭到暗殺;同年八月,鄭士良飲酒後死去,據說是清吏派人在酒中下毒所致。
惠州之役失敗,加上鄭士良等親密戰友相繼去世,中山先生遭逢一連串打擊。但並未就此灰心喪志,並由臺灣回到日本繼續為革命奔走。兩年後,因法國派駐安南總督韜美屢次邀請,他前往安南並在河內成立興中會分會。之後,再由日本轉往檀香山。
国父孙中山历史
惠州起義
這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對於國父革命推翻滿清表示同情,所以當國父來到臺北後,他就派民政長官負責聯絡,並允許在起事後,設法相助。國父很高興,就在臺北籌備起來,又加聘許多日本軍官,又下令鄭士良馬上發動。鄭士良便在光緒二十六年閏八月十五日晚上,在惠州三洲田樹起革命義幟,向新安、深圳等地進兵。
鄭士良派會黨首領黃福率領敢死隊八十人襲沙灣。沙灣的二百多名清兵不知道革命軍虛實,不戰而潰。這一戰,四十人清兵被革命軍打死,而且奪去四十支洋槍和幾箱彈藥。
清兵雖然失敗,但是主力沒有損失。清將何長清在淡水列陣,用一千名大兵堵塞革命軍的去路。鄭士良才有六百人,他又臨時招募了一千新兵,經過短短訓練,在閏八月二十二日向鎮龍迫近。
結果,打敗了清兵,奪洋槍七百多枝,彈藥五萬多發,戰馬十二匹,旗幟袍褂翎頂等。
這時在惠州興中會的梁慕光、江維善等人聽說鄭士良等人已經在三洲田起義,也聚集一千多位義士,準備分兵攻博羅縣城。
惠州知府沈傳義得到報告,將博羅至惠州的浮橋截斷,阻止革命黨人,又招募二百名士勇加強防備。
自從李鴻章調走,兩廣總督換了滿州人德壽。他連忙令提督馬維驥、劉邦盛;總兵黃金福、鄭潤琦;都司吳祥達、莫善積等人,各率所部感到惠州接應。清兵勢大,革命黨只好散退在惠州鄉間。
清將劉邦盛,將所有兵力,轉用於清剿鄭士良部。
鄭士良善於用兵,多次打敗清兵,得到不少青年投效,最後達到兩萬多人。鄭士良計劃以五天的時間,衝入福建境內,疾趨廈門,跟國父商量後,再向內地進攻。
這時,日本志士山田良政來轉達國父給鄭士良的手令,上面寫:「政情忽變,外援難期,即至廈門,也無所得,軍中之事,請司令自決行止!」
原來國父在臺灣時,知道鄭士良屢戰屢勝的消息,很興奮,打電報給在日本的宮崎寅藏,要他把以前菲律賓獨立軍代表彭西答應借用的槍械彈藥,盡快運到惠州給鄭士良軍隊。國父自己去臺灣見總督兒玉源太郎,請他屢行諾言,供應武器。
但是日本內閣改組了,新內閣有新政策,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仇視中國革命,他命令兒玉總督,不准幫助中國革命黨。這時,宮崎打電報給國父說菲律賓獨立軍以前購存的槍械,上了日本商人中村彌六郎的當,幾乎全是破槍爛槍,不能使用。
所以本來的計劃都幻滅,只有「全軍為上,攻城次之」的兵法原則,保全人力要緊,派山田良政去香港,荊海豐,而至白沙前線。
鄭士良收到這個壞消息後,不得不下令解散隊伍,以後再捲土重來。
山田良政在鄭士良解散對午後,因為迷了路,被清軍捉去殺死。這是外國人士為中國革命流血犧牲的第一人。
鄭士良在惠州起義時,史堅如在廣州想響應。史堅如看著總督德壽在調兵遣將,聚集二萬清兵,知道是圍剿鄭士良義軍的。他見鄭部勢孤立弱,自己無力救助,就決定改變原來的計劃,探取暗殺手段,他選擇廣州大吏如總督將軍之輩,暗殺幾個人,這樣子廣州政府無人主持。東江戰事可以緩和,鄭部義軍就可發展。那時自己再發動東西、北江的綠林、會黨,以及防營弟兄,進取廣州。
廣東巡撫兼總督的德壽,官階最高,全市最盛,如果殺死德壽,就可緩和鄭部的危機。
史堅如以三千元代價,賣了一部份家產,拖鄧蔭南在香港購買了二百磅德國炸藥;自己在廣州偵察德壽的行動,計劃行刺方法和地點。
德壽因為革命軍聲勢浩大,平時深居督署中,不敢外出。史堅如就租了一幢靠近督署的民房,和二哥古愚、同志練達成、黎禮、鄧蔭南等五人在這居住。他們針對德壽的臥室,挖掘一條高約五尺的地道,把炸藥裝入鐵桶裡,放在洞底,然後接上引火線。九月四日,史堅如點燃引火線,預計四五十分鐘後,炸藥就爆炸。
點燃引火線後,史堅如等便各自分途出城,約定在渡船碼頭見面。但是到了渡船碼頭,天色快亮了,還沒聽見爆炸聲。史堅如要個人先回澳門,自己進城回原屋察看,原來引火線受了潮濕,燒到一半就斷了。
史堅如等到第二天黎明,再把引火線點燃。史堅如怕引火線會再發生狀況,決定暫時不出城,去西關朋友家等消息。果然聽到「轟」一聲,驚動全城。只是炸毀督署後牆及民房幾間,死傷幾個人,總督大人只受一場虛驚。史堅如心中不高興,去找興中會會友胡心泉兄弟寓所商談,準備再買炸藥,重來一次。湖氏兄弟勸他離開廣州,避避風頭。史堅如便往碼頭搭輪船到香港,但是被埋伏在碼頭的兵攔住,將他推入轎中,抬往南海縣署。
南海縣令景福,捉到史堅如,想藉此邀功。甘言蜜語,苦刑拷打。史堅如只承認謀炸德壽,其他寧死也不答覆。史堅如在九月十八日被處斬,他死時才二十二歲,是革命黨人因暗殺而成仁的第一人,也是繼陸皓東後,為建立民國而壯烈犧牲的第二人。
兩廣總督德壽不甘心,要追究主謀的人,他認為督署被炸跟惠州起義事是同出一源,主謀另有其人。因為革命黨的基地在香港,他的權力達不到那裡,只能出錢買兇手,採取暗殺手段。
第一次起義失敗後,國父經過香港去日本,楊衢雲也離開香港逃往安南,後到新加坡、印度、南非洲等地。到每個地方他都要宣傳革命,籌設興中會。光緒二十五年秋天,楊衢雲聽說國父從歐美回日本,他也從新加坡經過香港到日本,和國父見面。
第一次起義失敗,主要原因是楊衢雲當會長後,先著手組織自己的衛隊,使大家不高興;然後在分配槍枝時,不公平,大家對他不信賴。
他這次來日本,很受到同志們的責難。國父寬宏大量,對他和以前一樣,楊衢雲把家眷搬到橫濱,以教授英文為生。
楊衢雲辭去興中會會長,請國父擔任。
楊衢雲對康有為、梁啟超等來日本組織保皇會大加反對。他好幾次跟梁啟超談論,交換意見,都沒結果。
光緒二十五年年底,哥老會、三點會、興中會聯盟,成立興漢會。國父決定在廣州惠州等地作軍事行動,楊衢雲從日本到香港,負責籌備工作。
鄭士良在三洲田起義後,使廣州大小官員們恐慌。南海縣令斐景福就派員來香港見楊衢雲,提出招撫的條件:
一、招撫黨人各首領,分別以道府副將在用。
二、准帶軍隊五千人。
三、給予遣散費若干萬元。
楊衢雲跟國父商量,拒絕了。
鄭士良以接濟困難,解散所部。革命軍各首領都分別逃到香港。滿清官吏們都以為楊衢雲在幕後指揮。史堅如炸德壽的案子,德壽也把這筆帳算在楊衢雲身上。滿清政府便懸賞三萬元,購買楊衢雲的首級。
同志們都勸楊衢雲離開香港,但是楊衢雲以置個人身死於度外,他說:「男兒能死於國事,已可已做人模範了,又何必逃來逃去,向老鼠見了貓一樣!」
十一月二十日,清吏買通刺客,知道楊衢雲會在結志街五十二號教授英文,趁他不備,將他射傷在教室中。
楊衢雲被送到香港國家醫院急救,流血不止,在醫院中還若無其事,和人大事宣傳革命排滿的重要性。因為傷到要害,第二天清晨,流血過多,去世了,享年四十。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30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