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日外相将成为逾半世纪以来首位访华时需要面对针对自己的示威的外国政要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日外相将成为逾半世纪以来首位访华时需要面对针对自己的示威的外国政要
根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3/17
文章: 522
经验值: 52
标题:
日外相将成为逾半世纪以来首位访华时需要面对针对自己的示威的外国政要
(621 reads)
时间:
2005-4-16 周六, 上午2:36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日外相将成为逾半世纪以来首位访华时需要面对针对自己的示威的外国政要
据报道,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将于明天,也就是4月17日访华,历时两天。而咱中国大陆的反日网站、论坛、手机短信及QQ(在咱大陆比较普及的一种网上聊天方式,类似于国外的OICQ),这几天据说不少都在竭尽全力呼吁更多城市的民众在本周六和周日站出来,举行大规模的反日游行示威。其中有些还明确地要求,游行示威时将矛头直接指向周日来访的日本外相。
这个周六、周日大规模的反日游行,我估计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倘如是,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的话,那么这名日本外相,将会成为建政半个多世纪以来,头一位在访华期间需要面对针对自己的抗议游行示威的外国政要。
众所周知,其实早在十多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访华的时候,就曾经由于游行示威的缘故,而需要临时改动欢迎地点和方式,甚至搞得连最起码的红地毯礼节都没享受上,弄得很是没面子。但是,他所遇到的那些游行示威并非直接针对他而来,所以算不上访华时需要面对针对自己的抗议游行示威的外国政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町村先生能够同时蒙大陆当局和大陆民众的“垂青”,“历史性”地捡到这个“头衔”,真可谓是“幸运”至极,可以在青史长留其名矣。能够获得这项“殊荣”,我看町村先生就算与中方的会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亦已经不虚此行了。当然,在访华期间直接或者间接听到、看到冲着自己而来的抗议、示威,我想町村先生一定不会觉得很爽的,建议事先往鼻梁处架上一副墨镜,往耳洞内塞俩耳塞,倒也可以做到“眼不见心不烦”的。
另一方面,我觉得仅仅从日本外务省在町村先生访华时间的安排之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外交水平实在是太令人不敢恭维了。难怪日本将跟众邻国的关系处得这么糟糕,把整个东亚地区弄得简直跟某些时候的日本国会似的。
中国大陆这些反日示威,也不是才开始一天两天的事,从爆发到现在已经延续好几个星期了,就算再怎么迟钝的脑袋,恐怕也能够总结出来其中的时间规律了吧——工作日是没有的,只有在周六和周日才会有,而且总的来说周日要比周六激烈一些。
个中原因其实也很好总结归纳——其一,参加户外反日活动的人士,大多是工薪一族,工作日时白天要上班,赚钱要紧,哪有时间也毫无必要专门请假出来搞这事;其二,这些人士有些不能把双休日享受全,其中的不少周六还要上半天到一天的班,这是周六的活动规模和声势没周日那么大的原因之一;其三,周六的时候即使有空闲,这些人士也得先花一定的时间去作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横幅、标语、布条等等玩艺,这是周六的活动规模和声势没周日那么大的原因之二。所以,这些活动每逢周一到五就沉寂,到了周六、周日才会热闹起来,而且周日总要比周六火爆一些。
而这名外相先生,一个星期有七天,他却早不选晚不选,偏偏选择一周内针对他的抗议示威规模极可能最浩大、反应极可能最激烈的那一天,来作为他访问的起始日子,而不会选择另外六个遇到抗议示威的规模可能小一些,甚至不会遇到抗议示威的大好日子。
俗话说:外交无小事。你说这个日本,外交竟颟顸、笨拙到这种地步——连个最起码的“吉日”和“凶日”都选不来,还专门挑枪口去撞,而且不是枪口的地方他还偏偏不去往上撞。连这么小的事都办不好,您又还能指望他们干出啥象样的成绩来?!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1336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