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变法群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变法群英   
刀子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变法群英 (649 reads)      时间: 2005-4-09 周六, 下午3:3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戊戌变法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百日就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值得认真研究。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积极的改良主义道路关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激烈的革命成为改变中国的主要手段。领导和参与戊戌变法的人物,除了著名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变法失败后就义的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还有其他一些杰出人物。小刀在杂七杂八的阅读当中,看到不少自己敬仰的人物参与了戊戌变法,由此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兴趣。下面是几个参与变革的人物。

黄遵宪。黄遵宪曾作为外交官员先后到过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他有十多年是在国外度过的。他在日本呆过5年多,是变法集团中对日本具有很深研究的人物。梁启超曾说,黄撰写的《日本国志》使他开始明白日本由弱变强的原因。黄遵宪自己也以中国的伊藤博文自许,多次向光绪帝进言变法图强。光绪在实行变法前两个月阅读了《日本国志》,大概也是他下定决心的原因之一吧。黄遵宪现在作为著名诗人被后人纪念,他以“我手写我口”创作了很多语言通俗的诗歌,他的《日本杂事诗》在当时的中日两国都有很多读者。

容闳。容闳是中国近代获得西方著名大学学位的第一人,这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当年他读完预科准备升入耶鲁大学的时候,耶鲁提供奖学金的条件是要他毕业后成为传教士。容闳以作传教士不能使他充分发挥才干,报效祖国而拒绝。后来他在一个妇女会的资助下进入耶鲁大学。容闳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做了很多开风气之先的工作,如负责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大型兵工厂江南制造局,促成并率领第一批学童留美,这些学童中出了詹天佑,唐绍仪等著名人物。戊戌变法时容闳已年届70,但仍积极行动鼓吹新政,他的寓所也一时成为维新领袖的会场。变法失败后,他流亡美国,晚年撰写了他的著名传记《西学东渐记》。

严复。严复早年留学英国,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严复主要通过翻译,撰写文章和办报等形式鼓吹变法,尤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救亡图存有很大的鼓动作用。严复是著名的翻译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就是他最早提出的。

张元济。张元济早年供职于翰林院,后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在上海南洋公学主持译书院。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深远的图书,商务印书馆也从一个小印刷厂变成首屈一指的大出版社。张元济和他的至交蔡元培一样,提倡教育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新式教科书,不但起到了普及教育的作用,也是商务印书馆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章炳麟。在戊戌变法的酝酿和推行期间,章炳麟是鼓吹维新运动的健将之一。变法失败后,他倾向于排满革命,和梁启超展开了激烈的论战。章炳麟被誉为最后一位古文学派大师。

以上这些人,加上康,梁,谭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黄遵宪,容闳,严复等人是当时对西方和日本了解最深的人物,当时的维新派阵容之整齐,几乎可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种情况下,维新运动的失败,真让人扼腕叹息了。中国地广人多,历史悠久,巨大的文化惯性对于变法维新的阻碍作用实在不可低估。

苏东坡曾撰文称赞柳宗元,刘禹锡等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的人,认为这些人杰即使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他们凭自己的其它才能仍足以名垂后世。上面这些参与戊戌变法的人物,同样可以当此评价而无愧。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1523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