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退休金危机腐蚀中国铁饭碗 |
 |
圣火令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本文来自青鸟网经济人回望论坛
http://www.qingniao.net/bbs/view.jsp?articleid=6167&columnid=1003
中国的铁饭碗正在遭受退休金危机的腐蚀。该危机正在消耗国家的财政资金。美国顾问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估计,这有可能导致中国的公共退休金制度在2005年前崩溃。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预测,中国须在2020年前创造出4兆美元的退休金资产。届时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共同及退休基金市场。
ING Pensions Trust Asia执行长哈顿(David Hatton)表示:"美国的社会保障系统只涵盖7,000-8,000万员工,而中国的退休金体系至少要保障几亿城镇员工。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退休金计划。" 如果中国的退休金制度顺利发展,麦肯锡估计到2005年,交由外部管理的资产总额将由800亿美元左右成长至1,500-2,500亿美元。届时中国微不足道的基金业将一跃而成为亚洲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韩国。
上述前景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带来的好处相形见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师认为,中国加入WTO仅能使从现在至2006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多增长0.1%,而为全球经济带来的好处只有900亿美元。
纽约Global New World Strategies执行长马尔科夫斯基(Paul Markowski)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指出:"中国需要解决庞大的结构性问题。。。此外还有银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构成最大的金融风险。" 中国社会相对年轻,平均年龄为30岁,但也是老化速度最快的社会之一。到2020年,中国将有1.7亿退休人口,而到2050年,相对于每六个领取退休金者,将只有一个工作者。
根据应用最普遍的统计模型计算,中国政府应负担的退休金估计已占到GDP的145%。
辽宁省是进行退休金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试行的退休金制度实行三方分摊的原则,即由国家出一部分,单位和个人义务负担一部分,以及个人自愿缴纳的部分。在最基本的水平,新制度只提供现有福利的一部分,这也是导致最近北方上万人示威的一个因素。 对于一些人来说,此事难以令人乐观,但有些人则认为,此事可以促进中国领导层深化改革。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谢国忠估计,中国在未来五年每年需要1,260亿美元的股票基金以维持经济成长速度,同时避免激化经济改革导致的社会问题。
多数中国人更希望政府在退休金问题上作出承诺,而不太关心研究公司所作的成长预期,特别是国外公司的预测。 他们不信任股市。每当监管当局声称要整顿股市的时候,股市就面临崩盘的危险。而中国的封闭式基金迄今以来的表现一直不佳。
麦肯锡在香港合伙人皮奇利斯(Emmanuel Pitsilis)表示:"一个主要不确定性与客户需求有关。他们愿意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快速将存款转至开放式基金吗?" 但国外投资银行、基金和退休基金经理却在热切地期望中国重现美国80年代和90年代的美景。当时资金涌入美国共同基金,推动股市出现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牛市行情。 哈顿相信,民营部门基金经理人今年年底前可能以顾问的角色参与中国的退休金制度改革,并可能在两年内管理部分政府退休基金。
他说:"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只是在退休基金资产的管理方面缺乏专业。"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公众可能大量拥有金融资产,但是并不一定以资本所有者的形式直接拥有,而是通过金融中介以多种形式间接地拥有。培育这种金融中介,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途径。养老基金是此类金融中介当中很重要的一种。
中国养老基金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一是非基金养老体制在中国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甚至在目前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二是当前养老体制所涵盖的人口比例极小,排斥了大部分乡村人口。中国的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0%稍多,养老金制度又仅仅涵盖60%的城镇人口,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仅仅涵盖了经济生活人口当中的大约18%的比例。目前这种养老体制,使得在不同的企业和省份之间财务负担很不平衡,这就很容易降低那些负担较重企业和地区提供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养老保险基金是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从满足社会发展和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两个方面来说,改革养老金的体制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养老保险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常又将前两项合并,分为城镇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退休养老保险起始于1984年的职工退休养老基金,1986年又建立了合同制工人退休保险制度。1991年起国务院要求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实行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负担。1995年起明确规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方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于1991年,当时政府决定在一些富裕的农村地区开展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涵盖的人口比例还很小。
到2000年底,全国1.0448亿职工和317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全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278亿元(含征缴收入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补助),总支出2115亿元,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947亿元。企业年金制度继续推进。到2000年底,全国参加企业年金制的从业人员为560万人,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滚存结余192亿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规范工作继续进行。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6172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95.5亿元。
另外,到2000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89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96亿元,工伤保险滚存结余58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6.8亿元。
由于中国的社会养老基金制度刚刚起步,基金规范还很小,涵盖的人口比例也很小,所以基金占GDP的比重很低。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基金的增加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对于目前比例本来就不大的各种基金规模来说,政府于1994年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仅限于国债,由财政部每年向城镇职工养老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简称“两金”)私募定向发行国债。
规定“两金”只能投资于国债,也许是出于对于股票市场风险和状况的考虑,因为199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综合指数比上一年降低了22%,并且在1995年和1998年都曾出现过负增长。现在的问题是,每年“两金”认购的国债量很少,不足以对国债市场产生有效影响;由于对“两金”发行的国债多半是不可流通且利率相对较低的国债,往往带有行政摊派的成分。这样不仅不利于基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提高,也谈不上充分发挥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国债市场的参与,不利于发挥这类投资的作用,比如稳定市场、集中社会各种资金形成规模效应。
结果,实际上形成了其他各种各样的资金运用。每年养老基金除了将部分结余认购国债外,其他部分基金结余额往往被各级政府(因为是分级管理的)用于本地的贷款、产业投资等多种用途,事实上被作为当地政府掌握的一块经济建设资金做了安排,甚至不排除有部分基金结余通过某些渠道投向股票市场。
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工具不丰富、市场投机性强,股份制度及相应的信息披露、会计标准与其他监管水平不尽如人意的时期,将养老基金结余全部投资国债的政策限定还是较为合理的,但应该取消原来那种仅是将“两金”作为国债行政分配渠道的作法。将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作为一种具有长期储蓄和投资性质的机构投资者,由掌管机构根据本身基金营运之需自由选择各种债券,包括抵押债券、保值债券、长期附息债券、基础设施债券等。使养老基金既可以购买持有不可流通债券,也可以投资于可流通债券,既可参与一级市场认购,也可参与二级市场交易,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国债交易方式进行组合投资管理。还应该针对这类基金特性发行期限较长的定期附息债券,为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服务。这样,才能逐步培育起养老保险基金和国债市场间相互促进的良性作用机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随着中国资本的市场机制的健全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应当允许甚至鼓励养老保险基金,特别是积累式养老金进入包括股票、公司债券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寻找合适的投资组合。届时养老基金也将成为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另外,资本市场的运转和发展战略应该注意养老金积累资本规模和介入程度,对利率以及资本市场结构所带来的影响。
http://www.qingniao.net/bbs/view.jsp?articleid=6167&columnid=1003 >Link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